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學: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動力

身邊的好學校

天津市級重點中學——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學建於1955年。在“行健教育”為辦學特色有力引領下,這所歷史名校煥發勃勃生機。學校現有八緯路、十五經路兩個校區,坐落於河東區音樂街,擁有絕佳的地緣優勢——地鐵9號線、1號線近在咫尺,更被海河環繞,金阜橋、直沽橋的通達性連接河東、河西、和平三區,吸引更多家長垂青,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辦學成績在河東區名列前茅,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一次合格率達100%,近幾年的高考本科一次上線率達98%,收穫了國家級高中示範校,天津市重點中學,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天津教育“最具影響力”學校、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天津市知識產權教育示範學校、天津市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等一系列榮譽。

凝鍊“行健”辦學特色內涵

足球運動在第五十四中學已開展60餘年——一路走來,校足球隊捧回了大大小小的獎項,培養了成百上千的足球人才,誕生了十多名國腳和一批國家級優秀教練員。2015年,河東區被認定為首批全國校園足球試點區縣,第五十四中學入選第一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足球特色校

健體魄、強精神——作為校園文化的核心體現,如何融合到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核心價值觀?第五十四中學近些年積極藉助天津師範大學等高校資源,首先對學校“行健”辦學特色的內涵加以提煉,明確了“行健”的原意。“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的運行以日月星辰不停頓的運轉為最顯著特徵,其標準就是強健。君子效法天,就要學習上蒼的那種永無止境的精神,自己要依靠不斷增強自身的力量來達到持續發展,永不停息。同時學校在繼承文化傳統基礎上,開始將“行健”用“厚德而行,自強而健”進行總括性解釋,確定“德、行、自、健”是行健教育的關鍵。“德”是行健教育的基礎,“行”是行健教育的核心,“健”是行健教育的追求,“自”是行健教育的關鍵。

從一個項目到一門學科,從學科精神再到學校文化,五十四中學由足球項目優勢到體育學科優勢再到學校辦學優勢,由足球運動到體育精神再到學校文化精神,由足球項目經驗到學科教學經驗再到學校辦學理念……第五十四中學“行健”辦學特色最終形成。

創設“五行”課堂教學模式

藉助天津師範大學的專家團隊,第五十四中學積極探索基於“行健教育”特色的校本教學模式,即知行合一的“五行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導行、自行、同行、伴行、踐行”教學實驗。“導行”,教師要引導學生,使他們知道將要做什麼、怎樣去做;“自行”,學生自己去嘗試,在親自做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同行”,在做的過程中要交流經驗,同伴之間要互相幫助,在相互鼓勵與啟發中一起前行;“伴行”,教師要伴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引領和指導;“踐行”,將所學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淬鍊,獲得再一次提升。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五行”課堂

2013年5月,第五十四中學與天津師範大學合作,成為“天津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實踐基地”。自此,天津師範大學的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九科專家進駐學校,每月定期與教師們一起教研、評課,舉辦專題講座,“專家引領”成為常態。各學科組認真積極教研,強化集體備課,至今共推出了研究課近100節,師大學科專家走進課堂,當場進行課堂教學診斷。評課時專家們高屋建瓴,站在學術前沿的高度並結合我校學情,從教學設計著眼,提出中肯的意見。老師們也暢所欲言,思維的碰撞激發了智慧的火花。經過專家點評,教師們豁然開朗,真正做到了中學智慧與高校智慧的融合。在師大專家的引領下,五十四中學積極實踐具有本校特色的“五行課堂教學模式”,並引導教師們進行教案和學案的融合,組織編寫了《教學案例集》和《導學案設計集》。2014年5月,學校承辦了由河東區教育中心和教育局中學科聯合舉辦的“五行課堂教學模式”研討展示活動,每個學科推出一節精品課,全校課堂同時開放,活動收到很好效果。2015年5月,作為天津市語文學科基地校進行了全市展示課活動,青年教師李瑩講授《古代文化常識》,王金玉老師講授《新城道中》,把“五行課堂教學模式”展示給全市的同行們,收到了高度認可。2017年9月,青年美術教師王浴在天津市高中美術課程改革落實學科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利用“五行”課堂教學模式展示《審美自律》一課,再次獲得好評。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平板課堂

搭建“行健教育”特色課程體系

新高考改革,滿足個性化、具有成長性的課程體系尤為關鍵。在校本教學模式確立之後,第五十四中學繼續與天津師範大學共同構建“行健教育”特色課程體系。現已推出《行健教育 學科特色課程―做中學》系列,《行健教育 足球特色課程》,以“活動體驗”型校本課程為特色,從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人文藝術薰陶、社會生活實踐、科學探索等方面展開。目前,學校自主開發、較為成熟的校本課程有:《古今禮儀在中國》、《奇幻的海洋動物世界》、《詩詞中的地理知識》、《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數碼成像及圖像處理》、《足球文化》、《物理學和天文學簡史》、《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天津的區域文化》、《身邊的高科技》。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實驗課

大學、政府、學校三方合作的模式,大學智慧與中學智慧的融通工程的實施,使五十四中學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巨大提升,既促進了課堂生態的改善,又促進了教研生態的改善;既促進了教師群落生態的改善,又影響了學生群落生態;既促進了學校管理生態的改善,又影響了師生的精神生態;既提升了教師素養,又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十二五”期間,學校共承擔各級課題22個,參加課題研究人數超過教師總數的98%,所有11個區級課題已順利結題。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與生涯規劃融合育人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心理運動會

2015年榮獲“天津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2016年被授予“天津師範大學心理與研究院創新實踐基地”、2017年12月榮獲“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成為河東區第一所獲此殊榮的學校……一系列榮譽的取得是第五十四中學長期堅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詮釋:“快樂日記”裡,寫滿了畢業班學生對於母校的依依不捨,以及同學相處的點滴快樂;完全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微電影大賽,把學生們自己生活、學習、交往中的衝突、煩惱、困惑以及許多“大道理”編成“小劇本”,裝進大熒幕;每天中午按時開放的“心語苑”心理輔導中心,提供從個別諮詢到團體輔導、從閱讀書籍到宣洩情緒的多重功能。學校還先後派老師參加各種心理培訓,取得心理健康諮詢C類證,邀請師大專家,從教學角度加強學科的心育滲透;在學校舉辦的心理運動會上,師生和家長代表通過精心設計的心理互動遊戲,在放鬆身心的同時,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品嚐了溝通、合作、共享的成果。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生涯指導課

面對新高考改革,第五十四中學及早動手,探索創建心理健康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的融合育人體系。2017年9月,針對高一年級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進入課表,心理輔導中心的指導老師創新形式,讓學生們瞭解不同職業的能力需求和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學校還引入“生涯教育”軟件系統,通過“生涯測評系統”“學職信息系統”“選課決策系統”“生涯教輔系統”“生涯測評整體生涯評估報告”等五個部分,使學生對更清晰地認知自我,對學科興趣與特長、專業選擇乃至未來職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提前思考與規劃。此外,學校還不斷開發實踐體驗基地單位,拓展校內外資源,讓學生們進行職業體驗,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積極拓展德育教育多樣性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啦啦操隊

足球、籃球、健美操、合唱團、IT研究室、機器人社團、辯論社、烘焙社……第五十四中學在校註冊的社團已有20多個。生動活潑、特色各異的社團活動,成為啟迪智慧、提升道德境界和人格品質的有效載體。第五十四中學德育教育已實現分年齡、分年級逐步開展:高一以“養成習慣、學會感恩”為目標,帶領新生開展慰問社會幫扶人員等社會實踐活動;高二以“審美情趣、責任意識的提高”為目標。校園藝體周極大發揮了學生們的熱情與才能,受到極大歡迎;高三以“人格健全、個性發展”為目標。每年面向畢業年級舉辦的18歲成人儀式、百日誓師大會、畢業典禮儀式,讓同學們和老師、家長一起收穫感動,以最佳狀態迎接中高考。前不久,學校成為天津市家校合作項目試點學校,通過專家講座、課題研究等方式,實現家校合作的德育目標。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管樂團

此外,第五十四中學重視國學對於學生人格的滋養,整合校內外資源開展了一系列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帶領同學們走進天津戲劇博物館感受傳統戲劇魅力;邀請天津民間收藏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何志華老先生,為學生們帶來《清代複式禮儀文化》講座;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天津雜技團著名演員肖桂森,帶來精彩的古彩戲法表演;邀請中國書畫學會終身會員凌國強老先生,為社團同學們帶來《京劇臉譜繪畫課》等。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學

學校地址:河東區六緯路135號

招生電話:24122043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本文刊登於《每日新報》2018年7月6日20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