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吃喝玩樂購」 這些消費提示讓你舒心過大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進入臘月二十三,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濃。

新春佳節,親朋好友相聚,“吃喝玩樂購”自然一個都少不了,備年貨、購禮品、計劃出遊、預定年夜飯等成了市民目前最操心的事兒。然而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和花樣翻新的促銷,如何才能買的放心、吃的安心,又讓很多人心存憂慮。為此,我們專門採訪了食品藥品監督和工商管理部門,整理出一些消費提示,以供參考。

春節“吃喝玩樂購” 這些消費提示讓你舒心過大年

有機食品 認證標識更靠譜

近年來,食品醜聞的頻發,讓人們愈來愈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有機食品也成為熱門話題。不可否認,有機食品在安全、健康和口感方面確實更有保障,但也不排除個別商家借用“有機”概念進行炒作,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掏的是有機食品的高價,吃的卻未必是真正的有機食品,也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吐槽點。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食品才算是有機食品,消費者又該如何判斷呢?

有機食品是根據有機農業標準進行生產、加工,並經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在種植、生產、加工過程中不允許使用任何農藥、化肥、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生長激素、抗生素等化學物質。此外,有機食品不允許含轉基因成分,不允許使用輻射,動物不得用非自然飼養(例如給牛餵動物下水)等。有機食品還要求有兩年以上的轉種期,在轉種期內不得使用過農藥、化肥等。經過兩年以上的轉種期後,再生產出來的農產品才叫有機產品。

春節“吃喝玩樂購” 這些消費提示讓你舒心過大年

不難看出,有機食品的整個生產過程因為沒有使用任何的農藥、化肥、生長激素等化學物質,所以在食物中殘留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比普通食物會少很多。但這並不意味著普通的無公害、綠色食品就不安全,這些食品在進入市場前,也是要經過嚴格的檢測,各項指標都必須符合食品安全的範圍。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經研究發現,有機食品的營養價值不一定就比常規食品高。例如,有機蔬菜與一般蔬菜在維生素、微量元素上相差並不大。

市民在選購有機食品時,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仔細辨別:

一是看標誌。有機食品貼有“有機食品國家標誌”,標誌上標“中國有機產品”和英文“ORGANIC”字樣,同時標註了“有機碼”和國家認監委批准的認證機構名稱。

二是查網站。消費者可登錄國家認監委官方網站“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輸入有機碼,查詢每一張有機認證證書的相關信息,證書信息中標示了認證機構、證書編號、獲證企業、認證證書類型、認證產品名稱、生產基地名稱和地址、認證年產量等。

三是核查證書。消費者可以向銷售單位索取該有機食品的認證證書和銷售證書等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材料,來“驗明正身”。

禮品保健品 擦亮雙眼防忽悠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各種禮品必不可少,老年人保健品、海參、燕窩等高檔商品也會成為不少人的選擇。對此,工商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人員提醒,消費者一定要仔細辨別、理性消費,防止上當受騙。

鄭州市鄭東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盧高義介紹說,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它不是藥品,絕不可以代替藥品。市民要特別防範那些打著“祖傳秘方配製”、“國內外×××知名專家多年潛心研究成果”、“×××科研院(所、協會)大力推薦或監製”等極具欺騙性、冒充藥品的非法保健(功能)食品。

據瞭解,正規的保健品都印有“藍色草帽形標誌”,都有“國食健字[G或J××××××××]”和“衛食健(或進)字[××××]第××××號”的批准文號,均可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的保健食品信息查詢系統中查詢到。

春節“吃喝玩樂購” 這些消費提示讓你舒心過大年

1月2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也特別發佈2018年春節消費提示:歲末年初,一些無良經營者往往以“感恩答謝”“回饋老客戶”的名義,通過頻繁組織老年人參加免費的招待會、懇談會、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旅遊、贈送禮品等會銷活動,誘騙老年消費者購買質次價高甚至是“三無”保健品。請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務必遠離此類感恩答謝等會銷活動,避免上當受騙。

盧高義說,因為保健品、海參、燕窩等高檔禮品利潤高,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動會鋌而走險造假。而這些直接食用的商品關係著人身的健康,因此提醒廣大市民一定要選擇信譽度高的正規商場、商店、藥店購買這些物品,購買後應索取購貨發票,以利維權。

另外,市民在採購年貨時,也要理性對待商家的優惠促銷,防止掉入“循環購物”“明降暗漲”“先漲後降”等商家精心設置的陷阱;辦理預付卡時要審慎瞭解商家的資信情況,充值金額不宜過大,以防不法商家捲款跑路後損失慘重;注意防範掃碼送禮品等新型詐騙。

年夜飯 這樣吃著更安全

辛辛苦苦打拼一年,再苦再累,除夕之夜一桌豐盛的菜餚和家人的歡聲笑語足以慰藉。年夜飯,不管是在家一展廚藝,還是到飯店提前預定,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只有吃的放心,年過的才會祥和。

好的食材,是飯菜安全的基本保障。市民在選購食材時,要注意觀察食材是否新鮮,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漲袋、胖聽)現象。不要購買和食用有關部門明令禁止、來歷不明的食物(如各種標稱“野味”的食品)。需冷藏或冷凍保存的食材應及時放入冰箱,生熟分開、葷素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春節“吃喝玩樂購” 這些消費提示讓你舒心過大年

為了讓市民能購買到放心的年貨,各地的工商、農委、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也在春節前夕集中開展了專項檢查。以鄭州市鄭東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為例,該局先是召集轄區食品企業、商超、農貿市場等場所負責人進行食品安全動員,然後組織各站所監管人員每天下去進行抽檢,計劃春節前抽檢600至1000批次。“對於抽檢不合格的產品和商家,我們會嚴肅處理,及時發佈公告、立案處理,起步處罰就是5萬元”,該局局長盧高義表示。

家庭製作食品時,要注意生熟食品、加工用容器分開;肉類宜分成小塊冷凍,避免反覆解凍、冷凍造成變質;凡即食加工後的熟食品低溫冷藏條件下不應超過24小時。家庭聚餐時,要注意飲食均衡,合理搭配穀類、肉類、蛋類、蔬菜、水果等多種食物;飲食清淡,不暴飲暴食、不過量飲酒。

春節“吃喝玩樂購” 這些消費提示讓你舒心過大年

預定年夜飯,要注意查看餐廳是否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等,選擇食品安全條件較好、設施齊全的餐廳就餐。據瞭解,為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要求餐飲單位必須對“一次性承辦10桌以上”的年夜飯進行申報備案,並對每個單品留樣48小時。消費者則要保留好相關的消費票據,以便維權。

春節期間,如發生疑似食物中毒,應及時到醫院救治,注意保留剩餘食品和吐瀉物,並立即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部門報告。如發現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