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非洲成为硬通货,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货币

长期以来,说起津巴布韦联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通货膨胀”,该国发行了迄今为止世界上面值最大的纸币,丧心病狂的100万亿。

人民币在非洲成为硬通货,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货币

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独立建国之初,津巴布韦被誉为非洲粮仓,经济增长曾连续数年位列非洲前列;良好的工农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在非洲相对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民众,使津巴布韦曾经被认为是非洲的希望之星。

人民币在非洲成为硬通货,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货币

但进入21世纪,因为各种外部和内部问题,津巴布韦经历了该国历史当中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到2006年,该国的年通胀率为1042.9%,2007年则冲到10000%以上。到了2008年6月末,已经跌到了1美元就能换1000亿该国货币!

人民币在非洲成为硬通货,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货币

那一年津巴布韦政府为了让经济能够再次运行,想办法多次发行了大面值纸币,结果是津巴布韦先后推出了货币面额为1000万、5000万和1亿、5亿的钞票。后来,面额为100亿的钞票也正式问世。

最终,当通胀达到1000000000%后,政府无以为继只能宣布停发本国货币,为拯救已陷入奔溃的经济采用了一篮子货币组合来代替本国货币进行流通。

此后,美元、欧元、英镑、南非兰特等多达9个国家的9种货币,都先后在当地开始流通。

人民币在非洲成为硬通货,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货币

然而,即便政府将津巴布韦元兑换成其它货币种类,因为长期缺乏美元储备、货币投放量不足、缺乏流动性,再加上津巴布韦央行开始实行严格的管制,规定每天每个账户只能提取50美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实际意义肯定不大,这也给当地迫切急需进口产品的中小制造业型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流通性问题和麻烦。

随着中国在非洲投资的逐年增加,在津巴布韦,人民币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流通货币。不过,因为年代长等原因,美元仍然是该国流通最广的外币。

人民币在非洲成为硬通货,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货币

现在津巴布韦央行就提了个建议,想将咱们的人民币作为非洲东南诸国国家央行的储备货币来使用。提议很快也得到了很多的非洲国家认可,这也因为,该地区的大部分国家都与中国有密集的经济往来,并接受来自中国的帮助、贷款或捐赠,所以用人民币来偿还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说,人民币在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中已成为所谓的“共同货币”也就不奇怪啦!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小编会持续为大家分享财经信息和知识,请大家持续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