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hone值得等待嗎?

王平

毫無疑問,Surface Phone是目前為止最為神秘的一款手機。基本上沒人能確定它是否真的存在,目前它也只是活在傳聞之中,但從曝光的資料來看,這是一款了不得的產品,如果真的誕生也是相當轟動。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以微軟的實力這款產品會很驚豔,但不會很賣座。同樣假如真如傳聞所說的話,這也不會是一款消費級別的產品,更多的是一款生產力工具。主要還是面向商務人士,或者公司企業等。換言之,不需要等待,除非你是一名發燒友。不然有點浪費時間的感覺。

此前一直有傳聞微軟將會在2018年推出“不像手機”的智能設備,最後又推遲到2019年。據說其是一款可摺疊形態的手機,類似於Surface平板電腦的設計語言,極具視覺衝擊。關於這款產品的專利設計也頻繁曝光,或許這意味著微軟該款產品已經逐步成型。根據曝光的專利顯示,微軟Surface Phone採用可摺疊雙屏顯示,特色的鉸鏈等特性,簡單來說,它可以像書一樣展開180度展開,而鉸鏈處還支持消息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從資料來看,Surface Phone就是一款相當超前的作品,比較科幻,而且看起來也相當有吸引力。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明年這款產品都沒辦法面世,那傳聞中的Surface Phone無論是真正存在抑或極具創新也是無濟於事,畢竟大家都看過微軟對待WindowsPhone營銷能力。當然,行業需要創新,而創新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大家也想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所以不妨再給微軟一點信心、耐心。


科客

對於當今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來說,一提到“智能手機”,大家首先會想到的不是Android(安卓)就是iOS(蘋果)。但是,如果時間倒推回2007年,當時的智能手機低端的代表是塞班(諾基亞),而高端的話,毫無疑問就是微軟的Windows Mobile了。

眾所周知,塞班系統如今早已作古,而WM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就在上個月,流量監測網站NetMarketShare發佈了全球手機操作系統的份額數據,其中Android的市佔率最高,達到了68.5%,iOS設備30.65%位列第二,這兩者加起來就佔據了99%,而搭載Windows手機系統(包括Windows 10 Mobile以及更早的Windows Phone)的手機呢?僅僅只剩下了0.19%而已!

事實上,就連微軟自己都已經對Windows 10 Mobile系統不再抱希望:早在去年,微軟就已經宣佈不再為這個失敗的移動操作系統提供新功能和新硬件,換句話說,它真的已經“涼了”。

WM涼了,可它的原隊友卻還在”蓄力“

有趣的是,雖然Windows 10 Mobile系統現在看來已經涼涼,但微軟原本為它“欽定”的隊友卻至今沒有亮相。不僅如此,它似乎也並沒有被放棄,而是還在不斷地研發、曝光、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微軟Surface Phone,它的第一次曝光甚至要追溯到2007年——當時,就有媒體發現微軟註冊了一個名為www.surfacephone.com的域名。而到了2012年,當諾基亞推出WP旗艦手機Lumia920之後不久,時任諾基亞CEO埃洛普便宣稱,“我們歡迎 Surface Phone,它將有助生態系統”,從而間接證明了這一產品(企劃)的存在。

時間推移到2016年,彼時微軟的Surface平板、筆記本等產品早已是大獲成功,而這也促使用戶們更加期待手機形態的Surface產品。當時既有傳言,稱Surface Phone將會在2017年到來,甚至還有些“業內人士”信誓旦旦地稱Surface Phone會有三個版本,配備了類似Lumia950上的 Continuum 模式等等……

不過,Surface Phone最終沒能如期到來,取而代之的是關於它的各種外觀、配置、功能、專利的持續不斷的“爆料”——諸如摺疊屏、背部觸控、壓感筆支持等等,要說起來確實都是些足夠“黑科技”的賣點,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全都是些非常花錢的配置。

蟄伏的Surface Phone,執念還是另有隱情?

從2012年首次被官方確認存在,到如今“一直在跳票,從未被放棄”,很顯然,Surface Phone在長達六年(甚至可能更多)的研發時間裡,其實際的產品形態、功能特徵都勢必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換句話說,微軟肯定已經在Surface Phone上投入了大量的“沉沒成本”。特別是在如今連原定搭載的操作系統都已經不再繼續的情況下,是什麼促使微軟還在持續推進著Surface Phone項目,甚至時不時地還對外“吹風”呢?

很簡單,因為對於微軟來說,“Surface”的存在意義遠不止單純的硬件產品子品牌。雖然現在Surface平板銷量口碑雙豐收,雖然SurfaceBook 2確實是目前最好最強的Windows變形筆記本,但它們被研發出來的主要目的並非只是賺取銷售利潤,而是要以“官方設備”的身份對其他廠商進行指導,指明相應形態的Windows設計所應有的方向,甚至是相當於直接給予了一種“參考設計”。

同時,對於用戶來說,Surface家族也意味著可信賴的、“原汁原味”的Windows體驗。事實上,諸如Windows Hello生物識別、Windows Ink手寫輸入這些新版本系統中的新特性,最早都是在Surface系列上實裝的。比起廣告片、宣傳資料這些東西,看得見、摸得著、能夠直觀體現Windows系統“先進性”的Surface家族硬件,其實反過來也是微軟給自家軟件和服務做的一次“硬(件)廣告”。而且它的效果遠比常規廣告宣傳更好。

想通了這點,其實我們就不難明白微軟至今堅持Surface Phone研發投入的理由了:雖然Windows 10 Mobile可能已經涼了,但微軟的移動端操作系統研發之路顯然不可能就此停頓——比如說,傳聞中採用“Windows Core OS”理念,代號為“ Andromeda OS”的全新系統,就顯然需要一臺足夠給力的全新設備來作為它的“官方參考設計”。特別是在如今多家手機和PC廠商都已經退出Windows Mobile陣營的情況下,也只有尚在襁褓中的Surface Phone能夠當此大任了。

“官方設備”實為業界慣例,但微軟手機確實不好當

當然,稍微有些常識的朋友,此刻或許就已經想到了谷歌的Nexus、Pixel產品線,它們著實是比微軟的Surface產品線更加純粹的“官方參考設備”。除此之外,其實對於蘋果而言,iPhone、iPad甚至是mac產品線不也是如此麼——雖然蘋果是獨家封閉系統,但誰又能否定它的硬件產品不是自家服務的官方載體呢?畢竟,在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單純靠賣硬件早已不是可持續的盈利之道——軟件、服務、內容才是長久的用戶黏性來源和保障。

不過,對於微軟來說,目前擺在Surface Phone面前的困境,或許遠比當年初代Surface平板電腦面臨的還要更難解決。畢竟,Surface當年做的,只不過是靠著超凡的設計與品質,讓消費者對於“平板觸控PC”這一早已存在的產品品類產生新認識而已;但如今的Surface Phone,恐怕將不得不承擔起重建消費者信任、從業已發展成熟的競爭對手那裡搶奪份額的任務。

當然,重擔之下誕生的Surface Phone,說不定反而會異常出色呢?這樣一想,其實微軟這麼多年的隱忍和投入,或許都是為了這一次翻身的“大殺器”吧!


三易生活

微軟似乎放棄了Windows Phone的努力,然後賣掉了諾基亞的功能手機部門和版權。該公司Lumia品牌粉絲已經漫無目的地徘徊,希望得到一些好消息。自去年10月以來出現了幾次洩漏,指出代號為“Andromeda”的產品可能是微軟新一代智能手機。

微軟在過去的幾年裡為可摺疊移動設備提交了多項專利,最近幾年的目標是“磁性鎖定機制”。昨天發佈該公司於2016年提交的專利,描述了一種鎖定設備的機制,以防止它在不受歡迎的時候打開,很像Surface鍵盤在顯示器底部“點擊”以創建舒適的打字表面。除此之外,它還允許磁鐵“旋轉”,讓設備翻轉然後固定。該專利也可能指向Surface Book的新設計,該設計目前具有支點鉸鏈。

微軟在過去幾個月提交的其他專利包括描述Surface Phone如何處理其相機的專利。該專利暗示,該公司可能將一臺照相機集成到一個封閉的內部和外部使用的設備中。這是通過使用定製鏡頭配置來實現的,該配置允許一個傳感器檢測來自任一側的光。除此之外,它還提出了一個“凹凸的浮動相機”。

微軟的Surface團隊一直以其對新產品秘而不宣而聞名,所以直到該公司正式宣佈新的硬件事件之前,以上內容仍然是傳言。然而,這個想法激起了外界對於微軟重新回到移動市場的巨大興奮。


cnBeta

確實很期待



自從告別我的小黃人(lumia 1020)之後,就進了蘋果的坑,本來是過年換IP X的,偶然看見了suface phone的新聞,勾起了我對小黃人無限的懷念,完美的顏色,流暢的操作,逆天的相機和後期製作工具,最重要的,小娜才是人工智能,siri 就是個智障。不說了,用我的IP 6S再戰一年,等你呦surface phone 。


87tengfei

用了N多年的WP系統,真心不錯。不知為什麼最後停產了。安卓的根本沒法與其相比。ios系統雖然也不錯,可是外觀有些千篇一律,有質感,但是無新意。懷念lumia系列,920 925 1020 1520 950無論是外形,還是系統,絕對的物有所值,無奈軟件太少。

期待WP的復活啊!希望能找個大品牌合作,做有品質的復出,我們可以等。不能總讓安卓隨便弄個外形,起個名字,就騙大家的RMB了。


MR王某某先生

不值得期待!看看現在的微軟應用商店,軟件簡直少得可憐,而且同樣的軟件win版比ios和安卓的要簡單很多。哪怕現在surface可以算是取得了一點小成功,但微軟商店仍然是雞肋!不管你手機外觀做得多NB,應用生態解決不好,手機都不會好用!


什麼值得談

完全值得期待,win10的生態鏈,對於商務辦公以及相對ios的開放性,安卓的安全性來講,都是獨一無二的,其穩定性及可操作性和擴展性都是微軟多年以來最具有優勢的地方,此款手機一出必將顛覆現有ios和安卓的高端客戶群體,市場指日可待


Frank60280749

生產力工具的芯片目前似乎一直和移動芯片不是一種指令集,另外x86也貌似沒有辦法使用網絡信號,我設想過,基於人體和科技力量結合的最終設備,我們要在幾個點取到最適合的比例,第一,要有物理鍵盤,這是在生產力工具中保證效率的底線,不是能做就行的,第二,屏幕的尺寸要夠用但還要裝的進口袋,因為手機就是這樣,我們也希望手機放在身上或者手持狀態下小巧可控,但是視覺體驗上還要屏幕大,這對現在科技條件下很矛盾,所以這個點很難,第三,需要一塊如mbp一樣的觸摸板,真正替代鼠標做到便攜,其他方面也有要權衡的部分,比如cpu要能處理網絡信號,又提供x86平臺架構,系統上也是移動狀態和工作狀態有區分,如果這樣的產品出來,我想會比較不錯,我希望surfacePhone能做到一定的取捨,相對完美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