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反詐中心上半年爲7.5萬名羣衆挽回近2.2億元經濟損失

广州市反诈中心上半年为7.5万名群众挽回近2.2亿元经济损失

广州市反诈中心上半年为7.5万名群众挽回近2.2亿元经济损失

●專業隊破獲電信詐騙案件847宗,同比增加40%

●反詐中心為23萬餘名群眾挽回6.73億元經濟損失

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今天(7月4日)通報:廣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以下簡稱廣州市反詐中心)著力提升實戰化運作能力和水平,不斷優化和完善公安機關與其他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快速聯動協作機制建設,實現公安機關相關業務警種、銀行機構、電信運營商派員帶資源和權限進駐合署辦公的新型實戰化運作模式,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事前、事中、事後開展全鏈條、多環節的防範打擊治理。自2015年4月1日成立至今,已成功為23萬餘名群眾挽回6.73億元經濟損失。2017年至今,通過直接勸阻、快速攔截等工作措施,成功為近16萬名群眾挽回5.23億元經濟損失,其中今年上半年,為7.5萬名群眾挽回近2.2億元經濟損失,成效顯著。

2018年以來,廣州市反詐中心結合全市各區公安分局新成立的打擊新型犯罪專業隊,形成新時代打防結合新格局,推動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走在全國前列。其中在近期開展的“颶風9號”“颶風11號”“颶風13號”等統一收網行動中,盡顯廣州市反詐中心警銀聯動“點對點止付機制”的突出優勢,廣州市反詐中心與前方專案組緊密配合,對繳獲涉案銀行賬號資金進行快速攔截、實時查控、緊急止付,三次行動共協助專案組查詢及止付300多個涉案嫌疑賬號,緊急止付1588萬餘元涉案資金,為固定犯罪證據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州市反诈中心上半年为7.5万名群众挽回近2.2亿元经济损失

反詐中心勸阻攔截典型案例

案例一:堅持不懈終勸醒事主,保住450萬元

事主不配合,多次掛斷110臺勸阻電話:5月21日11時許,廣州市反詐中心根據線索,獲悉一位事主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值班員多次撥打事主電話均被拒接,但仍不放棄,直至13時事主終於肯接聽電話,但卻一直否認接到詐騙電話,並稱很忙,讓110臺不要打擾自己,多次掛斷110臺電話,不肯配合值班員的詢問與勸阻。

值班員耐心勸阻,事主幡然醒悟:值班員憑藉豐富的反詐工作經驗,認為這位事主的反應異常,經研判很可能已被騙子深度洗腦,於是繼續回撥詢問、提醒,向事主反覆分析騙子慣用的話術劇本,說明嚴重後果。經值班員的耐心勸阻,事主終於承認曾接到自稱“警方”要求“配合調查”的電話,其已向“警方”提供自己的銀行卡賬號,並告知對方共有450萬元存款。經值班員反覆勸阻分析,事主才幡然醒悟那是冒充“公檢法”的騙局。14時11分反詐中心通知海珠區公安分局派員到場核實情況並做好勸阻。14時41分派出所回覆,已找到事主開展現場勸阻,經核實事主資金安全。

保住鉅額資金,事主家人打來感謝電話:次日,反詐中心值班班長仍盡職盡責跟進該案例,發送防詐騙提醒短信給事主及其丈夫。事主的丈夫隨後撥打110電話,對反詐中心“以人民為中心”高度負責的工作精神給予充分肯定與讚揚。反詐中心秉持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堅持不懈終於勸醒事主,助其保住450萬元鉅額資金。

案例二:快速攔截被騙資金,追查資金去向再截千萬元

2017年12月14日晚上,廣州市反詐中心接到公司財務鄧女士報警,稱其接到自稱“公安局”和“檢察院”辦案人員的電話,對方以她涉嫌貪汙要求配合資金調查為由,騙其轉賬400萬元。值班員立即通過與銀行建立的點對點機制查詢涉案的5個嫌疑賬號,並於凌晨2時多成功止付了30萬元涉案資金。之後的連續3天,在反詐中心領導的統籌指導下,值班民警繼續追查資金流向,發現被騙資金在多家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交遞流轉,涉及87個賬號290多筆交易。反詐中心協調多家銀行再次止付了1048萬元涉案資金,在為鄧女士挽回部分損失的同時,也為其他事主攔截了被騙資金。

案例三:勸阻事主攔截260萬元,破獲郵箱詐騙案

2017年12月18日晚,廣州市反詐中心接到某公司財務劉某報警,稱其公司郵箱收到一封客戶公司的郵件,稱更改收款賬號並要求匯出貨款。事主通過手機銀行向對方銀行賬戶轉賬17.4萬元,隨後對方公司告知其公司郵箱被盜號。12月19日反詐中心在跟進警情、追查資金流向時,發現19日12時有另一位疑似深圳事主朱某向該一級嫌疑賬戶一次性轉賬60萬餘元,並迅速分流到20個二級嫌疑賬號。反詐中心三位值班員默契配合、通力合作,一方面,立即協調多家銀行對20多個嫌疑賬號進行查詢及緊急止付,止付金額共計60.63萬元,為事主朱某全額攔截被騙資金;另一方面,立即聯繫深圳反詐中心提供匯款人朱某的信息,協調深圳反詐中心火速聯繫朱某,朱某當時還沒意識到被騙,經勸阻提醒後及時終止第二筆200萬元的轉賬。共為事主朱某挽回約260萬元損失。

與此同時,在止付嫌疑賬號的過程中,值班員發現有個別嫌疑賬號資金通過ATM櫃員機提現,取款地點在佛山。隨後,中國銀行反饋其中一個嫌疑賬戶持卡人於19日下午曾到該銀行佛山某網點櫃檯詢問其銀行卡為何被凍結,隨即離去。獲悉這一情況後,反詐中心立即聯繫佛山反詐中心協助現場布控和調取監控錄像,並指令荔灣區公安分局迅速與佛山警方對接聯動。荔灣區公安分局於12月22日分別在廣州白雲區、佛山市抓獲2名嫌疑人,繳獲涉案銀行卡多張,並同案抓獲另外3名外籍吸毒人員。經審訊,嫌疑人對詐騙行為供認不諱。

改革創新走前列,創新“智慧新偵查”模式

全市各區組建打擊新型犯罪專業隊

為積極探索擴大打擊破案工作層面,開展專業化、集成化打擊,開創具有廣州特色的“新時代”“新偵查”刑偵工作模式,根據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楊江華提出的“體制不變,機制先行”的指示精神,在市公安局統一部署下,從今年3月30日起,全市11區公安分局陸續組建打擊新型犯罪專業中隊(以下簡稱專業隊),先行先試,創新“智慧新偵查”工作模式,通過“數據偵查”提升打擊“網上網下”犯罪的能力,以專制專,著力推動新時代新形勢下刑偵工作的轉型升級,構建起與新時代打擊犯罪相適應的偵查破案模式,努力營造走在全國前列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各區公安分局專業隊全面承擔各自轄區內電信網絡新型犯罪立、破案工作,對電信網絡詐騙警情案件進行研判分析和串並,挖掘警情案件線索,對涉案電信、短信、網絡、違法信息等開展核查,溯源分析,統籌轄區內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偵查打擊的組織指揮協調工作。目前各區公安分局專業隊人員已全部到位,截止今年4月底,全市新增專業隊民警277人,各區公安分局專業隊現有民警共438人,輔警約350人,並已完成專業培訓,迅速進入工作角色。

各區公安分局成立專業隊以來,共計破獲電信詐騙案件847宗,同比增加40%,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031名,同比增加346%;繳獲作案物品包括電腦主機1256臺,筆記本電腦1臺,平板電腦1臺,涉案服務器14臺,手機2061臺,手機卡39255張,貓池31臺,U盤4個,涉案銀行卡一批,紅酒92箱,白酒107箱,茶葉213盒,油畫37副,涉案偽劣保健品、茶葉、假字畫一大批;共凍結銀行賬號4455個,凍結資金7220.93萬元。

“颶風行動”統一收網,凸顯專業隊優勢

4月17日,在市公安局統一指揮下,抽調直屬單位及各區公安分局專業隊1500多名警力,開展“颶風9號”“颶風11號”專案統一收網行動,共依法刑事拘留693名犯罪嫌疑人,搗毀銷售保健品詐騙犯罪窩點9個、以銷售為名實施電信詐騙犯罪窩點4個,繳獲服務器32臺以及用於詐騙的藥品等涉案物品一大批。該兩專案的成功收網,是廣州市歷年來打擊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抓獲嫌疑人最多的大兵團會戰,也是各區公安分局成立打擊新型犯罪專業隊後的第一次全市統一抓捕行動,充分體現出廣州警方踐行“智慧新偵查”新型警務和擴大刑偵部門打擊層面改革取得的豐碩戰果。

5月10日,市公安局抽調警力聯合天河區公安分局專業隊開展“颶風13號”專案收網行動,抓獲嫌疑人289名,依法刑事拘留254名犯罪嫌疑人,繳獲涉案物品一大批,打掉以網上交友方式虛構事實高價銷售茶葉、酒類的電信詐騙團伙5個。

專業隊打擊新型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海珠區公安分局專業隊偵破冒充“公檢法”詐騙案

4月10日11時,事主韓女士接到自稱“保險公司”的電話,告知其在武漢市涉嫌騙保理賠、洗黑錢等,要求其將個人資金轉入“安全賬戶”配合公安機關調查,事主共轉出2679200元,直至4月19日17時接到公安機關的防詐騙提醒電話,才知被騙。

海珠區公安分局接報後,刑警大隊立即組織專業隊開展深入偵查。在省公安廳反詐中心、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和分局合成作戰中心等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偵查民警通過對涉案資金的流向進行追蹤、核查,循線不斷深挖線索,於4月21日研判出部分涉案資金落地廣東省珠海市。

專業隊隨即組織力量奔赴珠海市,經採取調取視頻、深度研判及縝密偵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於4月27日在珠海拱北口岸廣場將林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當場繳獲銀行卡54張、葡幣909020元、人民幣1800元、美元500元、港幣100元。

經進一步審查,專業隊於5月27日在珠海抓獲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蓮某。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案例二:天河區公安分局專業隊偵破網絡交友詐騙案

事主夏某5月到天河區公安分局報案,稱自2017年3月起,被人通過微信交友談戀愛的方式詐騙共計19萬餘元。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三大隊主動出擊,通過對案件分析,研判出一名李姓的嫌疑人,刑警支隊隨後把相關信息反饋天河區公安分局專業隊跟進。5月29日,三大隊聯合天河區公安分局專業隊民警趕赴北京,同時通過警企合作,在某公司的支持下,在北京市朝陽區某住宅內抓獲嫌疑人李某(女,30歲,內蒙古人),現場繳獲作案用手機和銀行卡。

經審訊,嫌疑人李某供述與事主夏某通過微信認識,但從未見面,兩人確定網戀關係,對於夏某先後向其轉賬19萬餘元的原因,嫌疑人李某無法解釋清楚,且後期編造各種理由欺騙夏某,直至把其微信拉黑。目前,嫌疑人李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並押解回廣州移交天河區公安分局繼續跟進辦理。

案例三:番禺區公安分局專業隊抓獲6名販賣公民個人信息嫌疑人

5月下旬,警方根據線索,發現有多名涉嫌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嫌疑人在番禺轄區內作案,番禺區公安分局立即部署線索核查工作及收網行動。5月30日,番禺區公安分局專業隊在市公安局網警支隊等部門的支持下,聯合分局情報合成化中心、現勘大隊、洛溪派出所等部門,經過連日來對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線索進行分析研判和細緻偵查,在海珠區、番禺區等地抓獲6名涉嫌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嫌疑人,現場繳獲手機、電腦、銀行卡等物品一批。經初步審訊,6名嫌疑人均供認有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目前,6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新時代新格局,共建共治共享

全民反詐,你我有責,共築“電詐防火牆”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廣州市反詐相關部門、個人積極投身到反詐工作中,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爭先創優,帶動和引導全社會和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到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工作中來,不斷增強市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並非公安部門一家之事,需要多部門聯合作戰,從事前、事中、事後開展全鏈條、多環節的防範打擊治理,彙集社會各方力量與智慧,形成同心圓、向心力,共築“電詐防火牆”,才能取得更好的打擊治理效果。

广州市反诈中心上半年为7.5万名群众挽回近2.2亿元经济损失

警銀聯手反詐領域湧現“行家裡手”

5人當選廣東省首屆“反詐先鋒”“反詐達人“”

廣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局際聯席會議辦公室高度重視打防電信詐騙犯罪工作,在全市範圍內深挖反詐工作先進典型,湧現出一批“行家裡手”。他們奮戰在公安、銀行、通信等多條戰線,精準解剖、捕捉詐騙分子的蛛絲馬跡。2018年初,在廣東省首屆“反詐先鋒”“反詐達人”評選活動中,廣州市反詐中心餘奕劍(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三大隊副中隊長)榮獲“反詐先鋒”稱號,海珠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關治坤(打擊新型犯罪專業中隊中隊長)、天河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宋恆宇(打擊新型犯罪專業中隊中隊長)、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派駐廣州市反詐中心專員譚潔儀、葉志健分別榮獲“反詐達人”稱號。

打防多面能手——餘奕劍

餘奕劍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打防專項工作近10年,熟悉電信網絡詐騙警情案件的研判分析、防範宣傳、案件偵辦。2016年以來,餘奕劍具體負責廣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聯席會議辦公室、廣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的組織籌建及實際運作,是公安機關內部各單位協調配合、公安機關與金融、通信部門反電信網絡詐騙聯動協作機制運作對接的聯絡員和信息員,直接參加了20多宗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被騙資金的攔截、串並和偵辦工作。工作中,他始終認真負責,踏實細緻,服務群眾,服務領導,服務基層,是廣州市反詐中心的中堅力量,並通過實際行動和擔當作為,為廣州市反詐中心贏得口碑,擦亮品牌。餘奕劍的信念是,哪裡有電信網絡詐騙,哪裡就有正義亮劍!

實幹破案能手——關治坤

自2012年到海珠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反詐騙中隊至今6年來,關治坤愛崗敬業,衝鋒在前,帶領中隊全體民警攻堅克難,先後抓獲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357名,其中境外犯罪嫌疑人10名,打掉作案團伙90多個,破案3000多宗,有力打擊了詐騙分子的囂張氣焰。其中,2013年,關治坤組織搗毀了由資金操控人、取款人員、電話中介、打電話人員組成的特大“猜猜我是誰”電信詐騙團伙,抓獲並依法逮捕7名犯罪嫌疑人。該團伙作案涉及全國26個省市,涉及案件200餘宗,涉案金額高達800多萬元,是廣州警方近年來破獲最大的此類詐騙案件之一,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反詐精英能手——宋恆宇

2008年4月,宋恆宇調整至天河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五中隊開始從事反詐騙工作,至今已在反詐騙崗位奮戰十個年頭,具有豐富反詐騙經驗。2017年8月,宋恆宇在廣東省公安廳、廣州市公安局及天河區公安分局的推薦下,被抽調至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合成作戰平臺,任境內重點地區打擊組組長。宋恆宇積極學習新的技戰法,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反詐精英請教,業務能力得到新的提升。在公安部的指揮下,依託反電詐平臺,結合互聯網公司的大數據資源,直接帶領境內重點地區打擊組指導廣西賓陽和海南儋州打掉了一系列的詐騙窩點,抓獲涉案嫌疑人200餘人,破獲案件一批,繳獲存量卡一批,對以上兩個地區的詐騙犯罪進行了沉重的打擊,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

資金攔截能手——譚潔儀、葉志健

譚潔儀,現任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營業部業務處理中心工作人員。2016年10月,她進駐廣州市反詐中心,協助市公安局進行資金賬戶的快速查詢、處置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她兢兢業業,吃苦耐勞,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對銀行涉案賬戶進行快速查詢、鎖定。她踐行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在自身崗位上默默奉獻,竭盡所能為反詐事業作出不懈努力,得到各方肯定和認可。作為銀行反詐業界的優秀代表,譚潔儀最大的心願就是全民反詐,天下無騙!

葉志健,任職於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營業部海印支行。2017年加入廣州市反詐中心,並迅速轉換角色,及時調整工作定位,將自己多年在銀行從業的特長與維護社會治安的工作結合起來,默默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義無反顧地全情投入反詐事業。在工作中,他密切配合公安部門,對公安部門傳送的通知書進行緊急處理。

工商銀行自2016年進駐廣州市反詐中心以來,共查詢止付涉案工行賬號2212個,成功為群眾挽回1720.5萬元經濟損失。

銀行反詐故事

故事一:工商銀行駐點專員快速聯動,全額攔截被騙資金

5月14日13時許,廣州市反詐中心接到某公司財務報警,稱有人通過QQ冒充其公司董事長,要求其向指定銀行賬號轉賬,導致其被騙33萬元。在得知有大額詐騙案發生後,工商銀行駐點專員本著“急群眾之所急,主動擔當”的精神,主動詢問是否涉及工商銀行賬戶,並隨時待命處理。在確認被騙資金通過其他銀行一級嫌疑賬號全額流入工商銀行二級嫌疑賬號後,工商銀行葉志健、譚潔儀、崔勇三位駐點人員快速響應,密切配合,迅速止付二級嫌疑賬號餘額330047.33元,為企業挽回全部損失。

故事二:被騙女孩連“騙”4老人,銀行職員報警終抓獲女騙子

年輕售貨員好奇,多問一句就中招:4月30日15時許,某舞蹈用品店座機響起,年輕售貨員小梁接起電話,對方自稱是“電信工作人員”,通知該座機兩小時後將被強行“停機”。店鋪固話將要被停機,這事本來無論真假也跟身為售貨員的小梁沒有直接關係,但小梁就是好奇,多問了一句“為何要停機”,“電信工作人員”順著詐騙套路告知小梁其個人信息洩露。小梁著急了,對方便趁勢指引小梁向公安部門報警,小梁又說了一句“我不知道公安部門的電話啊。”正中了騙子設下的圈套,對方便主動幫她將電話轉接到所謂的“公安部門”接聽。

二線騙子“警官”詢問了小梁的姓名、身份證號以及QQ號碼後,便說查到小梁“涉嫌詐騙犯罪,涉案金額高達258萬元”,轉接三線騙子“檢察長”接聽電話調查案件。“檢察長”通過小梁的身份證號查到其5張銀行卡的資料,並分別將銀行卡尾數逐一與小梁核對。讓小梁驚奇的是,這5張卡的尾號對方都能準確無誤地報出,這下小梁完全相信對方真的是“辦案人員”了。

騙子用“老土套路”,騙取女孩錢財:“檢察長”讓小梁到附近的銀行將銀行賬號內的資金轉賬給他,由“檢察長”查清小梁的資金是否清白。小梁信以為真,於4月30日18時,分別在兩個銀行的自動櫃員機取出共19000元現金,存入到自己其中一個銀行賬號內,再轉賬至“檢察長”提供的一個個人銀行賬號內。“檢察長”收到轉賬後讓小梁先回家,但不要斷了與他的聯繫,要通過QQ隨時向他彙報個人行蹤。

“連環騙”套路,“調查員”女孩首“騙”六旬獨居老人:5月1日8時許,“檢察官”讓小梁去辦理一張銀行儲蓄卡,並按其要求開通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和動態令牌。“檢察官”告訴小梁,有幾位老人同樣是涉嫌詐騙的嫌疑人,要求小梁配合他對這些老人展開調查,以此來證明小梁是清白的,小梁才能拿回她自己的19000元資金。

當天13時許,“檢察官”通過QQ發來一位吳奶奶的住址,讓小梁到越秀區上門找吳奶奶開展“調查”。吳奶奶是一位六十多歲的獨居老人,小梁到了她家中,“檢察官”讓小梁協助打開QQ視頻與吳奶奶對話。“檢察官”告訴吳奶奶,小梁是由公安部門派來調查她的詐騙案件的“調查員”,讓吳奶奶把銀行存摺、身份證、密碼交給“調查員”。已被騙子洗腦急於“自證清白”的吳奶奶便以為小梁是“警察”派來調查她的,按照視頻提示將5本存摺及身份證交給小梁。

“檢察官”讓小梁將老人家存摺裡的錢轉出或取現金,由於當天是“五一”勞動節,很多銀行都沒開門,無法取現。5月2日9時,小梁在番禺區一銀行營業網點櫃檯辦理業務,將吳奶奶其中兩本銀行存摺裡的資金共6萬元全部轉到小梁自己名下的銀行儲蓄卡內。“檢察官”通過QQ指令小梁將手機收到的驗證碼和動態令牌的密碼告訴他,對方分兩次將小梁銀行賬戶內的6萬元快速轉走。

“調查員”接“檢察官”新任務,又騙七旬老伯:5月2日11時,“檢察官”通過QQ指令小梁到越秀區尋找一位七旬老伯黎某,小梁按對方提供的地址於13時來到越秀區某賓館門口。黎老伯出來迎接,小梁按“檢察官”事先教的表明身份“我是公安局派來的調查員”,黎老伯帶著小梁來到4樓他事先開好的一間客房。進房後“檢察官”讓小梁打開QQ視頻與黎老伯對話,通過QQ發來一張涉嫌詐騙案件的“通緝令”。黎老伯看到“通緝令”後非常害怕,“檢察官”通過視頻說服黎老伯,因他有涉案嫌疑必須要配合“調查員”開展調查,證明清白。黎老伯在“通緝令”面前無話可說,只好將自己的5本存摺、身份證、密碼交給小梁。

小梁按“檢察官”指示,在附近的兩個銀行的營業網點櫃檯,將黎老伯所有存摺內的存款共計12.8萬元全部轉移到她自己名下的銀行賬戶內,再通過櫃員機將所有資金轉到她自己名下的另一個銀行賬戶內,並向“檢察官”彙報。“檢察官”通過網上銀行,將小梁賬戶內的全部資金快速轉走。

“調查員”受指使,再騙八旬老奶奶:5月3日14時許,小梁再次接到“檢察官”通過QQ視頻發來的指示,到天河區尋找一位八旬老奶奶黃某進行“調查”。小梁按“檢察官”提供的住址,找到了同樣已被騙子洗腦急於“自證清白”的黃奶奶。“檢察官”用同樣的套路恐嚇黃奶奶,要求她配合“調查員”開展資金調查。但黃奶奶在QQ視頻裡對“檢察官”說,小梁沒有佩戴警察證,不願意將自己的存摺、身份證交給小梁。“檢察官”馬上通過QQ發“警察證”圖片給小梁,要她馬上到附近的圖文店打印證件,再買個證件套裝上。小梁按指令製作好“警察證”再次回到老人家中,黃奶奶看到“警察證”就相信了,但是要求小梁寫張收據並把“警察證”交給老人保管,然後老人才安心將自己的5本存摺、1張國債券、身份證、存摺密碼交給小梁帶走。隨後,小梁按“檢察官”指令,到附近的銀行櫃檯,將老人其中一本銀行存摺共計18.5萬元資金,轉賬至“檢察官”提供的一個個人賬號。

“調查員”騙第四位老人,終在銀行被抓:5月4日13時,“檢察官”再次通過QQ視頻指示,要求小梁到天河區某科研單位找一位六旬老伯張某進行調查。小梁按“檢察官”指引,用同樣的手法獲取張伯的2本銀行存摺、身份證及密碼,到附近的農業銀行營業網點櫃檯操作。小梁填好轉賬單交給銀行櫃檯工作人員,正要把老人存摺內的存款共計11.3萬元,轉賬到“檢察官”提供的一個個人賬號,工作人員感覺可疑,設法拖延時間並馬上報警。民警迅速趕到,將小梁帶回派出所調查,及時為張伯攔截了11.3萬元資金。

經過派出所民警的耐心開解、勸說,小梁才如夢初醒,原來“調查員”“檢察官”都是騙局!至此,小梁不僅自己被騙19000元,還協助騙子將3位老人共37.3萬元積蓄轉移給了騙子!幸虧農業銀行營業網點櫃檯工作人員警惕機智,否則這位女孩可能還會繼續受騙子的教唆,騙取更多無辜群眾的錢財。

警方呼籲:防詐反詐 人人參與

1.各銀行櫃檯工作人員需多加留意以下兩類情形:一是年輕人(多為90後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攜帶老年人的身份證、銀行卡、存摺等,單獨(或共同)前往銀行櫃檯,代為辦理資金定期轉活期、理財產品贖回、提現、轉賬等業務。二是老年人單獨(或由年輕人陪同)前往銀行櫃檯,要求開通網銀業務。銀行職員務必提高警惕並加強甄別,如認為情況可疑,請立即撥打110電話向反詐中心舉報。

2.各類可以進行圖文打印、複印的公司店鋪需多加留意,如遇到店打印“公安機關工作證”“公安刑警隊協勤證”等的可疑人員,請立即撥打110電話向反詐中心反映、舉報。

3.市民如遇撥打親友電話時發現有“停機、空號”等異常情況,需提高警惕,設法通過其他途徑聯繫該親友,核實並提醒謹防上當受騙。

警方提醒

1.公檢法機關沒有所謂“安全賬戶”!要求你“電話/QQ視頻/微信視頻”做筆錄的,都是騙子!要求你通話內容“絕對保密”,通過QQ、微信發送“通緝令、逮捕令”的,都是騙子!

2.凡是電話中自稱“通信管理局、電信運營商、銀行”等客服人員,以“個人信息洩露、涉嫌洗錢、涉案”等為由,主動幫你轉接“公安機關”的,都是騙子!

3.任何要求把資金歸集到指定賬戶(無論是自己名下的賬戶,還是對方提供的賬戶),要求開通網銀並提供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的,都是騙子!

4.任何上門索要銀行賬戶存摺、身份證、密碼、驗證碼的人員,都是騙子!

5.接到陌生電話,如有疑問,請立即撥打110電話向反詐中心諮詢、舉報。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這是廣州市反詐中心的始終目標和堅定信念。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戰鬥中,廣州市反詐領域全體人員並肩作戰,創新廣州模式,首創專業隊走在全國前列,大力推動警銀合作、警企合作精準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結出累累碩果。廣州市反詐中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全力以赴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重大責任,積極地回應著人民群眾對和諧平安的新期待。反詐中心呼籲更多的企業以及個人投身到反詐工作中,進一步展現企業價值和社會責任,與廣州市反詐中心持續建立良好的協作機制與溝通平臺,進一步開展更為廣泛友好的合作,攜手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共同為新時代平安廣州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