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他們用半噸海水,爲您解密一片海洋

導語

六八世界海洋日到了,作為清潔能源的供應者,核電站在環境保護、環境監測中做了哪些工作呢?

下面,請隨小編深度探訪紅沿河核電站的海水監測工作吧。

世界海洋日|他们用半吨海水,为您解密一片海洋

初夏的一天,天晴風輕,紅沿河核電化學環保處的小夥伴們出海了。這不是出海兜風、釣魚燒烤,他們此行只有一個目標——取海水。這可是個力氣活——容量為25公斤的塑料桶要裝滿25桶,小編掰著指頭算了一下,足有半噸多重。打這麼多海水要弄啥勒?聽小編一一道來。

測量海水放射性核素水平是否變化,是核電站環境監測的一個重要方面。工作人員每次提取海水都有固定地點,便於對比歷次監測的數據變化。這些小夥伴每年要進行4次海水監測,並形成專門的監測報告。

世界海洋日|他们用半吨海水,为您解密一片海洋

這天,工作人員要測量的是海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濃度。海水先要攪拌一段時間,然後加入化學試劑。看,加入高錳酸鉀之後,海水的顏色立刻變成紫紅色。

根據紅沿河核電站《環境監督與監測大綱》,核電站周邊海域的海水要進行10種目標核素的測量,包括銫-137、鈷-60等。監測項目多,小夥伴們才會取這麼多海水。

世界海洋日|他们用半吨海水,为您解密一片海洋

實際上,海水、空氣中都有一些放射性物質,但含量非常低,對我們的健康不會造成影響,核電站則重點監測環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濃度,即是否由於核電站運行造成放射性核素的增加。

世界海洋日|他们用半吨海水,为您解密一片海洋

隨後,海水經過氧化、沉澱、過濾、加熱、研磨等程序,才能提取到海水成樣。看,100公斤海水最後提煉出32.5克的海水成樣。它呈深灰色,與常見的粉末無異。

世界海洋日|他们用半吨海水,为您解密一片海洋

這些樣品不能馬上檢測,而是要裝入小盒靜置26天,這個過程要防潮、避光,讓樣品中的天然核素自然衰變,從而避免天然放射性核素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

靜置26天后,海水成樣才能正式檢測。它被放入專門的伽馬譜儀中,測量8萬秒(相當於22.2個小時)後,電腦會自動給出讀數,工作人員將結果認真填入《核素分析結果記錄表》,並與核電站建設前的天然本底樣本數據做對比,編入專門的監測報告。

世界海洋日|他们用半吨海水,为您解密一片海洋

小編了解到,自從紅沿河核電站2007年8月開工建設以來,紅沿河核電站的海水放射性水平一直保持穩定,說明核電站的運行未對海水水質造成影響。如果大家對紅沿河核電站的環境數據感興趣,可登陸公司網站www.lhnp.com.cn查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