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詐騙,應如何處理?詐騙罪應如何立案?

詐騙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騙子的詐騙技術一次比一次高明,詐騙花樣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騙子做不出的。那麼,生活中,常見的詐騙方式有哪些?遇到詐騙時,我們應如何處理呢?

遇到詐騙,應如何處理?詐騙罪應如何立案?

常見的詐騙方式有哪些?

1、電話詐騙

在電話詐騙中,最經典的詐騙例子莫過於騙子冒充某機關的工作人員詐騙受害人錢財。比如,騙子會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的銀行卡被惡意透支,誘騙受害人提供銀行卡卡號、密碼、動態交易碼等信息,進而盜取用戶資金。

2、網絡詐騙

網絡詐騙常見的例子有網上購物退款詐騙、網銀升級詐騙、郵件詐騙、建立假冒網上證券網站,騙取用戶賬號密碼等。此類詐騙手段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如果事主不瞭解詳細的操作流程或者無法辨別網站的真假性,就會很容易被騙。

3、街頭詐騙

常見的街頭詐騙有以銷售物品為由進行掉包詐騙、拾物平分詐騙、借打手機詐騙、利用假錢幣進行詐騙等。

4、短信詐騙

短信詐騙常見於積分兌換禮品,信用卡積分兌換或者冒充熟人發送帶病毒鏈接的短信等。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戒備心下降,一旦點開即會造成損失。

詐騙防範措施有哪些?

對於此類詐騙,大家就應該防患於未然,將其扼殺於“搖籃”中。那麼,群眾如何做才可以防範上述的詐騙呢?

1、電話詐騙——接電話前要檢查是否是陌生電話,能不說話就不說,時刻保持警惕性。另外,要禁得住誘惑,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有機會的話可以對通話記錄進行錄音。

2、網絡詐騙——(1)不要隨便洩露自己的電話號碼和身份信息;(2)只要涉及到“錢”,應該謹慎提防;(3)熟人之間借錢要打電話確認;(4)不要貪小便宜,掃描二維碼、點擊相關鏈接等。

3、街頭詐騙——要學會察言觀色,要有強烈的防騙意識,不要貪圖橫財,也不要貪小便宜。

4、短信詐騙——即使是熟人發的短信,也不要隨便點擊短信中鏈接,鏈接可能帶有木馬病毒。

遇到詐騙,應如何處理?

相關多實踐經驗表明,騙子的騙術與時俱進,群眾有時候也難以識別騙子新穎的騙術。此種情況下,受害人一旦被騙了,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例如,受害人被詐騙的第一時間,要學會這樣處理:

1、保存好轉賬、支付或者被詐騙的憑證,並立即撥打110報警,請求警方開展緊急止付工作,儘可能截停被詐騙的款項;通過轉賬方式支付款項的,受害人還有應向警方準確提供騙子的銀行賬號、開戶名等;

2、報警後迅速到附近的派出所報案,並向警方說清被騙的詳細經過;

(備註:報案不等於立案,只有在受害人被詐騙的數額達到一定標準的情況下,公安機關才會對該案件進行立案。)

3、警方立案後,受害人需向警方提供有關被詐騙的證據,包括但不限於聊天記錄截圖、電話錄音記錄、款項轉賬記錄等。

上述的“詐騙數額達到一定標準”,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可知,不同類型的詐騙犯罪,立案標準也有所不同,具體如下所示:

1、詐騙罪的立案標準:2000元以上(包括本數);

2、單位詐騙罪的立案標準:50000元以上(包括本數);

3、信用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5000元以上(包括本數);

4、保險詐騙罪的立案標準:10000元以上(包括本數);

5、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30000元以上(包括本數);

6、網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2000元以上(包括本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