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前,長春人民「戰天鬥地」的結晶——新立城水庫!

半個世紀前,長春南郊,人們鑿山挖石,推土填河,在伊通河上游攔河築壩。

四年後,2630米長的水庫大壩勝利合龍,1970平方公里的新立城水庫開閘蓄水。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是什麼讓長春人民下定決心修建這座大型水庫?

激情燃燒的歲月裡,水庫建造者們怎樣完成一個又一個艱難任務?

半個世紀的風雨磨礪中,新立城水庫又是如何化解危機,日夜守護這樣一方水土?

半個世紀前,長春人民“戰天鬥地”的結晶——新立城水庫!

科學選址 大勢所趨

1958年夏,在長春市二道河子區的街頭巷尾,人們都在口口相傳著一個好消息:二道區和鐵北地區要通自來水了!消息靈通的人士說,長春市要修建一座大型水庫,建成後可以解決全市市區居民的用水問題。1958年7月20日,這個傳聞在媒體上獲得了證實。當天,伊通河畔鑼鼓喧天,紅旗飄揚,數萬名長春市民奔向長春市南郊伊通河邊,他們要在這裡親身參與和親眼見證長春市第一個水利設施——新立城水庫的建設,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興奮與憧憬,在他們心中,這座水庫將是自己未來生活用水的保障。

在這個火熱的夏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機緣讓長春人民下定決心在新立城修建一座大型水庫?

1954年9月,經過數次踏查,長春市建設局提出《飲馬河趙寡婦溝水源計劃任務書》,國家計委批示,要求在1955年底前提出飲馬河、伊通河、地下水、伊通河和地下水並用等四個水源建設方案。1956年7月,東北地質學院提出了地下水勘察報告,得出了地下水不適於飲用的結論而否定了地下水的方案。而關於新建飲馬河水庫方案,由於庫區上游有冶金工業部預定新建礦山兩座,須向飲馬河排出有毒性的汙水,每日為26萬立方米,因此,不能利用飲馬河作為給水水源。基於上述情況,長春市的水源工程只能在伊通河流域選址。到了1958年,長春市剛剛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結構和城市面貌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正逐漸向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城市轉變。進入第二個五年計劃後,國家先後在長春建立了客車廠、機車廠、七九三廠、光學儀器廠等一大批中型企業,地方也同時建起了自行車廠、燈泡廠、鐘錶廠等,還發展了一批街道工廠。但長春市當時的供水能力,已遠遠滿足不了迅速發展起來的工業和不斷增加的城市人口的需要,而此時的水庫選址問題也進入了倒計時。最終經過科學考察、論證,1958年2月28日和4月9日,國家計委和國務院分別發文,批准新立城水庫一次建成方案,並批示新立城水庫建設應該以保證城市供水為主,儘可能滿足伊通河流域農業排洪、防澇和灌溉方面的要求。

半個世紀前,長春人民“戰天鬥地”的結晶——新立城水庫!

就這樣,長春市第一個水利設施定置新立城。位於松花江水系飲馬河支流伊通河的中上游,北距長春市中心16公里,南距伊通縣城41公里。

眾志成城 全民築壩

1958年7月中旬,上萬名水庫建設者陸續到達工地,為即將迎來的大面積施工做最後的準備。

在新立城水庫,有一條小路叫生產路,在水庫修建期間,大多數土方和石料都是從這條路運到大壩上的。小路下面的魚塘和房屋,在修建水庫的時候,是工人居住的地方,由於沒有時間和資金修建工房,那時這裡是一片延綿的蓆棚子。

蓆棚子是一種簡易住房,主體框架由木頭構成,屋頂和四周牆壁都是葦蓆。夏天不能完全遮風擋雨,冬天更是抵擋不了嚴寒。

簡陋艱苦的生活條件沒能阻擋建設者們的熱情。建設工地上,幾萬名長春市民夜以繼日地挖土攔河,伊通河兩岸到處都是穿梭往來的施工者。

當初選擇築壩的地點,其中一個原因是現在大壩兩側各有一座小山,按照當地居民的叫法,分別是“東山”和“西山”。原本,修建大壩的壩基應該用石料,但是新立城水庫大壩的主體卻是土料。如果填築長達2600米長的大壩,土料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大壩從兩側向中間修建,顯然,從大壩兩側的東山和西山分別取土是最為方便的。但問題是,兩座小山雖然相隔只有幾里地,土質卻截然不同。

西山上的土是紅色的少黏性土,吸水性差,不適合填築大壩。而東山上的土是黃色的亞黏質土,有很好的吸水性和穩固性。所以,築壩只能選擇東山上的土。工人們用軲轆馬子把東山上的土推到大壩上。

“軲轆馬子”是當時對“軲轆馬車”的習慣叫法,這是一種在軌道上靠慣性行進的簡易運載工具。在修建新立城水庫的那個年代,這條從東山土料廠到大壩的“軲轆馬子”軌道雖然尚屬先進,但運量遠遠不能滿足大面積作業的需求,大多數土料運輸還需要用柳條筐人工挑土,為了提高運土的效率,工人們自己動手,試製了一種木輪手推車。《木輪手推車試製成功》的新聞報道還刊發在《新立城水庫報》試刊號第一版上,為什麼一個簡易木輪手推車的試製成功,可以引起這樣的轟動?當時,全國正在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鍊鋼鐵”運動,可以用來製作手推車的鋼鐵已經很難見到,在工地上,人們只能根據可以找到的材料自己動手製作手推車。

當時修築大壩的工人們經常是晝夜開工,高強度的勞動使得一些工具很快被損壞,在物資匱乏的形勢下,這些工具能修的修,不能修的就收集起來重新制作。勞動工具的循環利用為水庫建設節省了大量資金。

在水庫建設工地的眾多勞動者中,義務勞動的佔了大多數,他們來自長春市各個縣、區以及各個單位組織,按縣、區分成若干小隊,打起“青年突擊隊”的紅色旗幟,展開爭先創優的工作競爭,表現突出的可以得到流動紅旗插在自己小隊的工段上,這在當時是一種非常令人羨慕的榮譽。

新立城水庫建設工地上,工人們互相較著勁兒幹,各項勞動成績都會產生最高紀錄,而紀錄保持者往往會獲得表揚,並通報整個工地。義務勞動大軍是流動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工人來到工地上,當時長春市所有成年人幾乎都在水庫工地上勞動過,包括正在讀書的大學生們。

半個世紀前,長春人民“戰天鬥地”的結晶——新立城水庫!

長春市新立城水庫的修建,在當時已經不是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整個長春市市民的事情。在水庫修建期間,省內省外的演出團體也多次來到工地上為工人們義務演出,這成了工地上難得的片刻休閒時光。

1959年11月9日,新立城水庫大壩勝利合龍開始蓄水,整個水庫最重要的主體工程完工,大壩全長2630米,壩高15.3米,防浪牆高1.2米。1962年,水庫全部工程竣工,水庫總容積5.92億立方米,貯水面積97.5平方公里,正常水位時貯水量2.88億立方米,日供水能力22萬噸。在長春市工業發展、居民增長的關鍵時期,新立城水庫開始逐漸發揮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位於亞泰大街淨水路附近的原南嶺淨水廠,成立於1932年,是日本在長春進行偽滿洲國國都建設時與淨月潭水庫同時配套修建的,1936年初開始供水。在之後的40多年裡,長春市的成品水全部由南嶺淨水廠製造生產。

1960年12月9日,新建成的新立城水庫開始向長春市區提供源水,在正常情況下,每天可以供水22萬立方米,但在當時,南嶺淨水廠的日製水能力還不到10萬立方米,新立城水庫輸送提供的源水,有一半以上無法得到處理。針對這種情況,1960年,國家投資128.65萬元開始擴建長春市南嶺淨水廠。同年,一座向二道河子與鐵北地區輸水的二級泵站建成。之後,國家又投資1196.72萬元增設了向這兩個地區供水的管網。

1960年新立城水庫向長春市區供水前,長春市日供水能力為9.92萬立方米,用水人口62.4萬,用水普及率為80%,日人均生活用水量55公升。到了1962年末,長春市日平均供水量達到10.43萬立方米,用水人口發展到86萬人,用水普及率達到89.9%,日人均生活用水量73公升。在當時長春工業建設全面開花、工業用水量激增的情況下,日人均生活用水量還能有較大幅度地提升,這完全得益於新立城水庫為長春市區提供的充足源水。

新立城水庫一直是長春市區源水輸送的最大水源地,直到長春市另一座水庫——石頭口門水庫建成。1977年10月,我省有關部門在長春市城市用水增加的情況下,規定石頭口門水庫每天向長春提供源水22萬噸。從此,新立城水庫與石頭口門水庫一起,成為長春城市供水的兩大水源地。

半個世紀前,長春人民“戰天鬥地”的結晶——新立城水庫!

興利除弊 水清魚肥

1963年7月3日,省給水排水勘察設計院的辦公室裡突然接到險情報告:新立城水庫大壩發生管湧。

管湧又稱潛蝕、流土,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況下,在滲流作用下,土體細顆粒沿大壩骨架孔隙隨滲流水從大壩內部逐漸向外流失,形成管狀通道的現象。管湧發生時,大量湧水翻沙,使堤壩土壤骨架被破壞,基土被掏空,會引起堤壩塌陷。

新立城水庫大壩發生管湧,如果處理不及時不得當,一旦水庫大壩決口,洪峰將以每秒17萬立方米的流量衝進長春市區,造成的損失將無法估量。

在新立城水庫大壩後側大約60米的地方,有許多很深的井,它們並不是一些普通的水井,而是針對大壩管湧專門預設的,叫減壓井,它們的作用就是解決給水庫大壩帶來致命威脅的管湧問題。

為了儘快開鑿減壓井,設計人員和施工隊伍24小時工作在管湧現場,不到半個月時間,成功開鑿了43眼減壓井,解決了這次大壩管湧事故,新立城水庫成功度過了1963年的汛期,抵禦住了自建成以來的首次威脅。

1975年8月初,前所未有的暴雨突降河南駐馬店平原地區,連續幾天的強降水不斷地刷新著以往全國乃至世界單日降水量的紀錄。1975年8月8日凌晨零時四十分,河南駐馬店地區板橋水庫潰壩,九縣一鎮東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範圍內頓時一片汪洋。幾天時間,全地區大小26座水庫相繼潰壩,400多萬群眾被洪水圍困,300多萬間房屋倒塌,數萬人死亡。這次災難過後,掀起了全國範圍內的水庫除險加固熱潮。

1975年11月,水電部全國防汛和水庫安全會議將新立城水庫列為全國重點險庫之一。1976年,吉林省革命委員會緊急召開了新立城水庫安全度汛工作會議,確定了1976年的防汛要求:“必須低於吉林省已經出現過的三日降雨量400毫米的洪水,需要開挖非常溢洪道一條。”所謂溢洪道,就是指為宣洩超過水庫調蓄能力的洪水或降低水庫水位,保證工程安全而設置的洩水建築物。

從設計到建成使用,新立城水庫只開闢了一條溢洪道。1975年河南駐馬店地區26座水庫相繼潰壩,讓遠在東北的長春人意識到,新立城水庫只有一條溢洪道將無法對抗最大洪水。但是在1976年的汛期又沒有充足的時間來修建新的溢洪道,只能在西壩頭的西面,開一個臨時溢洪道,等於又扒了一個口子,要保證洪水來時大壩地安全。

半個世紀前,長春人民“戰天鬥地”的結晶——新立城水庫!

臨時溢洪道修建完成後,1978年6月省給水排水設計院完成新立城水庫保壩工程初步設計,向國家有關部門上報了這次保壩工程完整的設計說明和圖紙,並向國家申請資金支持。

這次保壩工程除了把原有的大壩加高1.35米,新建正常溢洪道、加固原溢洪道、加做壩後蓋重、新設減壓井和壩基灌漿等除險加固措施。1982年,國家計委批准新立城水庫保壩工程概算,決定國家補助1200萬元。

經過了這次保壩工程,新立城水庫原來比較薄弱的防洪功能得到了加強。水庫抗洪能力從原來可以最多抵禦千年一遇洪水提高到可以抵禦可能最大洪水的程度。

這次保壩工程之後,新立城水庫又陸續進行了幾次除險加固工程,曾經氾濫成災的伊通河在流經新立城水庫時,變得溫婉和順。

作為一個調節型水庫,除了汛期需要洩洪外,在保證源水供應的同時,新立城水庫還需要在豐水年份將河水貯存起來,以防枯水年時無水可供。

半個世紀前,長春人民“戰天鬥地”的結晶——新立城水庫!

長春市第三淨水廠成立於1966年。在1966年以前,第三淨水廠的水源全部來自深井中的地下水。1996年5月,新立城水庫開始同時向長春市第一淨水廠和改造升級後的長春市第三淨水廠提供源水,供水量超出了每天22萬噸的核定水量。同時向兩個淨水廠供水,新立城水庫幾近乾涸,最少的時候水庫只有幾十萬立方米的存水。

1999年12月,石頭口門水庫向第一淨水廠供水,新立城水庫絕大部分的源水只供給長春市第三供水廠,並將原有的明渠供水方式轉為地下管道供水。

為了保證水質,新立城水庫在庫區周邊的山上種植水源涵養林3000多公頃。2008年,經國家投資,新立城水庫實施了水土保持規劃,在水庫庫區周邊安裝上了防護欄,並且在水庫上游建造了1200多公頃蘆葦溼地,這也是長春市在北方內陸地區首家實施“生物治水”模式。通過蘆葦的生物降解,氮、磷等被吸收,淨化的水再流入庫區內,使市民的“水缸”水質明顯改善,溼地生態效益已初步顯現。每天凌晨,都有幾條漁船從水庫大壩西壩頭的碼頭出發,在水庫庫區的水面上起網捕魚。隨著水質越來越好,水庫裡的魚也逐漸增多,並且已經形成了品牌。

除了水產養殖,旅遊業也是新立城水庫逐漸發展的一個產業。早在建成之初,新立城水庫就成為了長春地區一個重要的旅遊景區,雖然是水源地,沒有人工的景點建築,但天然的山水風光已經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2002年,新立城水庫被水利部列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從1958年開工建設到今天,這座由千萬長春市民親手建造的宏偉水利工程,愈發堅固雄偉,水清魚肥,松青草綠。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磨鍊後,新立城水庫唯一不變的,是為長春市民始終服務的如一情懷。

半個世紀前,長春人民“戰天鬥地”的結晶——新立城水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