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戰役死了那麼多人,爲什麼考古沒有發現大量屍骨?

wm30947889

看過歷史書的小夥伴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大型戰役,其實是非常殘酷的。

不但雙方兵馬交戰激烈,死亡人數還動不動就是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那麼既然那些大戰役死了那麼多人,為什麼考古學家沒有發現大量屍骨呢?

首先,大多數的骨頭很有可能已經腐爛掉了。在古代,戰後人們通常都會將屍體掩埋起來,人類的骨骼裡含有大量的有機化合物,容易被大自然中的微生物分解掉。

即使骨頭很堅硬,只要密封條件沒達到,還是會在日積月累中慢慢腐爛消失。

其次,古代醫療衛生條件比較差,為了防止屍體腐爛變質帶來瘟疫和疾病,戰後人們都會用火來焚燒屍體,在燃燒的高溫作用下,屍骨有的被燒焦,有的變成了粉末,加上風吹日曬的影響 大多數都消失得一乾二淨了。

另外,也會有將屍體棄之不理這種情況,屍體暴露在野外時間長了,很有可能會被路過的野狗野狼給吃掉。

實際上,通過考古發現的萬人坑還真不少,像是常平遺址,永錄屍骨坑,都曾經發現過數量驚人的屍骨,這些骨頭上都有明顯的傷痕,說明他們生前都遭受了嚴重創傷

所以,戰爭是非常可怕的,但願這個世界永遠和平。


愛問愛答

在日常生活中,媒體時常有報道考古研究隊發掘了“某某朝代的屍骨,並且保存完整”這類新聞,於是許多人就會認為骨頭應該不會腐爛。



而真實情況是:骨頭是會腐爛的。無論是動物的骨頭還是人類的骨頭都是由蛋白組織和鈣質、磷脂組成,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地腐爛。我們應該為此而感到慶幸,要不然人類生活在森森白骨的包圍之中,那將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呀。


古代大戰役死亡人數眾多,為什麼考古沒有發現大量屍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原因:


一、信息有誤造成


史書上記載的傷亡人數往往是一筆帶過,戰場具體地址也是一個大概的範圍,這給考古發掘帶來一定的難度。例如,山西長平之戰的遺址,發現了一些群葬坑,但屍骨數量十分有限,俗話說萬人坑,不代表有一萬具遺骨,考古發現完全無法與文獻記載對應上。


二、地理位置造成



屍骨能夠留存下來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土壤的深度、溼度、質地等,一些古戰役如淝水之戰、赤壁之戰都是在河邊或者水中進行,屍體被水沖走了或沉入水底被魚蝦啃食,屍骨能夠留存下來的幾率極低。


三、環境變遷造成


地球時刻都在運轉,幾千年過去了,由於地殼運動、地震、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滄海變桑田,或者是人為的把山坡變成平地,屍骨會逐漸變少甚至消失。


四、掩埋方式造成


在古代,戰場上的屍體極少有專人處理,一般是用火焚燒或者是匆匆掩埋,加上沒有機械設備,全靠人工開挖,深埋的可能性極小,屍骨很容易腐爛或者是被各種野獸破壞。



五、死亡方式造成


近代戰爭用的是槍、炮,“突、突、突”幾發子彈過去傷亡無數,死者全在一起。而古代用的是冷兵器,刀、槍、矛、箭等,中招後不會立刻死亡,而是在逃跑的途中慢慢死去,造成了屍骨分散或消失。



有書共讀

說起古代的大戰,著實不少。但遺憾的是,由於中國歷史的書寫習慣,留下來的關於大戰的詳細記載,十分少見。

中國古代是啥書寫習慣呢?就拿記載戰事而言吧,主要是三點:一是異常簡略,一場大戰,人家打了好幾年,或持續幾個月,他分分鐘寫完。能寫出一長段的十分少見,多是三兩句話一筆帶過。二是缺乏細節,好比這道題問,每次大戰死那麼多人,屍骨都哪裡去了?這個問題涉及到軍隊後勤、醫療、戰爭善後等諸多方面,可相關記載異常的少;三是詞多誇大,比如戰死人數,極少有史家做詳密考察,提出證據,卻動輒輕率地記曰:“伏屍百萬、血流漂櫓”等等。好聽不好信!

我們研究歷史,最煩古人寫史太惜筆墨。多寫幾句會死嗎?!為什麼不寫詳細點、多帶點細節?我幾乎就沒見過哪本正經史書詳細地、原原本本地記載過一場戰爭。比如三國時代,大戰那麼多,可關於三國時期戰爭的記述,多呈現在《三國演義》裡,正史裡頂多幾筆,看得太不過癮!

你要說小說不可信吧,可史書的許多記載跟小說一樣不可信。

比如一說起屍骨,馬上讓人想到的秦趙長平之戰,史書記秦軍坑趙卒四十萬。從常理來分析,根本不可能嘛!這還不夠,幾十年後,項羽又坑秦卒二十萬。這真是一個“坑”,你要輕信了,就掉進去了。

正由於中國古書記事這樣大而化之的特點,使得我們對歷史上的眾多疑問難以得到解答。

回到問題本身,根據前文的介紹,我首先當強調:古代戰爭的規模並不如史書上寫的那麼大,什麼秦徵趙,動員百萬之眾,一坑就坑人家二十萬、四十萬,莫可信莫可信!

雖然在今天山西長平之戰的遺址,發現了一些群葬坑,但屍骨數量十分有限(俗話說萬人坑,不代表有一萬具遺骨),考古發現完全無法與文獻記載對應上,不可稱“證據確鑿”。此其一。

第二,說起“大戰”,當分“戰爭”與“戰役”。戰爭概念更大,往往包含若干次戰役,直接戰死人的,是戰役或更小的戰鬥。一次戰爭,雙方即便動員軍民過百萬,真正在戰場上對陣廝殺的,只是前方的野戰部隊。

第三,一場大的戰役,參戰部隊很多,但不可能上萬人、十餘萬人去爭一個山頭,或像小說和影視劇裡表現的,兵對兵將對將,直接撒歡幹起來。一場有著上萬人規模的戰役,作戰區域可能闊達上百平方公里,在很大的一個區域機動作戰(陣地戰、野戰、穿插作戰、圍城打援等等),就像解放戰爭時的三大戰役,雙方參戰部隊多達百萬,戰鬥在河北、山東、遼瀋的廣袤土地上展開。死者很分散,不會像書裡記的幾十萬人落一個“坑”裡。

第四,在冷兵器時代,雙方對沖,戰作一團,由於無法充分展開,實際上直接戰死者不會太多——如書裡記的,“留下幾百(千)具屍體逃跑”,就了不起了。戰敗者一方,死者多是在逃亡途中被分散殺死,或受傷後因傷重或各種併發症斃命,死者將分佈在一個廣大的地區,絕不會“扎堆兒死”。那時可沒機關槍和大炮,殺人最實在,要一刀一刀砍,一槍一槍撅的,這樣的“效率”下,戰場上直接殺死的人很有限!許多人都是受傷後慢慢死掉。

最後說說戰死者的屍骨去哪兒呢?為什麼現在找不到?

死者死亡時間參差、死亡地點分散,是一個重要原因。

戰爭結束後,死者的屍體不會任其暴露,但如果挖坑掩埋,則需用的人力和時間都太巨,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焚化。

焚化有其必要性,否則任屍橫遍野,很快就會疾疫流行。

但打起仗來,可能顧不上那麼多,拋下大批屍體部隊就開拔了。古代沒有“人道主義”,也沒有紅十字會一類的公益機構(但寺廟往往會幫忙做些功德之事),仗打完了,屍體沒人收,多伏露草野,任野狗吞食,沒多久骸骨散架,慢慢就消失在敗草之中了。

(反映“土木之變”的蠟像)

我印象中,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後,隨駕出征的二十萬明軍,史書記載“全軍覆沒”,事實是,許多人逃了(四散奔逃),或被俘了,並非都死於野了。但這次大戰,明軍在撤退過程中,遭到瓦剌騎兵的連續追殺,確實死傷慘重。但犧牲戰士的屍骨一直沒人管。直到景帝即位後,憐憫死者,才專門派人去當時的幾個主要戰場收屍。在茂密的深山密谷裡,到處都能發現明軍的屍骨——經過一兩年的風吹雨淋和動物侵害,多已不完整。明朝方面只能就近掘淺土,草草掩埋而已。

人骨是極易腐朽的有機物,埋於土,或棄於野,不消幾年,即塵歸塵土歸土,化而不見了。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自有人類以來,已經上萬年了,古人死了多少?總也有一個億吧!古人又不興火化,都是土葬,漫說戰死者,就是那些死於戶牖之下的大眾,他們的屍骨都到哪裡去了?


皇帝不稱朕

古代打仗戰死者的屍體去哪兒了?共三種結果,有兩種太殘忍!

戰爭雖然是殘酷的,但是朝代的更替卻少不了戰爭,古代戰爭每一次都是幾萬或者是幾十萬的人,一打起來,就是混亂的場景,死傷肯定也就在所難免了。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古代每一個戰爭都死那麼多人,這些戰死者的屍體去哪兒呢?為什麼近代考古沒有發現大量的屍骨,這些屍體戰後都怎麼處理的呢?

其實古代戰爭過後,這些屍體的處理辦法一般只有三種,第一種就是暴屍荒野。不得不說這種辦法是三種裡面最殘忍的,因為杖一旦打起來,就顧不了這麼多了,想要成功脫險,只有扔下大量的屍體開跑。在古代打仗其實沒有什麼人道主義,杖完了,屍體也就留在原處,然後任由野狗這些動物吞食,過不了多久,屍骨也就消失了。

第二種就是焚化,這種辦法聽起來很殘忍,但比起暴屍荒野已經算很好了。很多戰爭不僅僅是在一個地方進行戰鬥,所以死亡人的地點和時間都非常分散,處理起來未免太麻煩了,如果不想這些士兵暴屍荒野的話,那就只有進行焚化了,這樣很方便便捷。畢竟挖坑掩埋需要的太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了。

焚化雖然有點淒涼,但至少這種辦法也可以讓死者得到自由,屍體也沒有被踐踏。

最後一種就是三種裡面最好的了,但是或許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勝利的那一方。那就是將這些戰死者的屍體全部抬回去,進行埋葬,或許有些士兵的屍體還可以回到故土。當然如果是大將軍之類的人物,不管是勝利方還是失敗方肯定都會是最後一種情況。

其實除了以上的三種情況,也不乏遇到寺廟做好事,將死者的屍體進行埋葬超度。當然人的屍骨也是很容易腐朽的有機物,在埋於土或者是暴屍荒野之後,過不了幾年,也會被氧化,最後也就歸於塵土,消失不見了。


問歷史

我們平常人,在有時候看有關考古方面的記錄片的時候,常常會看見,被埋葬在古墓裡的死人在考古發掘的時候往往骨頭都保存的很好,就會錯誤的以為,人死後骨頭是不會爛的。

今天,哥們我在這裡告訴大家,你們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普通的人類骨頭,放在露天裡的話,一般幾年不到就會完全消逝掉。而人類骨骸消逝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幾種情況:

1、腐爛掉

普通人,常常都以為,人類的骨頭由於含鈣量比較高,所以應該像石頭一樣是由無機物質組成。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人類骨骼雖然含有大量的鈣元素,但是這些鈣元素也是以有機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所以人類的骨骼哪怕是看上去很堅硬,像石頭一樣,但是也是完完全全的有機化合物,既然是有機物,那麼在自然界的條件下,肯定就會分解,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類骨骼,不管是埋在地下的還是裸露在地表的,只要密封條件不行,就肯定會在陽光、空氣、微生物的侵蝕下腐朽掉,沒有任何的例外。

2、被動物吃掉

這個就好解釋了,埋藏在地下的骨頭自己腐朽,裸露在地表的骨頭有的時候就會被路過的動物吃掉。比如被野狗吃掉、被野狼吃掉、被老鼠吃掉、被野豬或者其他的什麼食腐動物吃掉,反正是吃掉了。

3、在人類的生產活動中被毀掉

唐寅曾經在一首詩裡寫的好:“桃花山下桃花仙......不見武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人類的日常生產活動,對於自然環境是一種很大的破壞,這種破壞自然也會波及到人類死後的遺骸。

像那種埋了幾十上百年的墳墓,會因為無人供奉便會漸漸的塌朽,然後那些骨骸就會被種地的農夫犁成碎片,變成泥土的一部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長久,那些被埋在地下的骨骸自然也會因為人類的生產活動不管的被消耗掉。

地下的骨骸都是如此,地上的就更不要再提了。

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份子,理所當然的要參與自然界的循環,赤條條的來,也赤條條的去,我們沒有必要為古人的屍骸被毀去而難過。反而我們還要感謝大自然能夠讓人類的骨骸可以自然消逝掉,不然的話,要是這些骨骸完全都不能被毀掉,那麼今天的我們估計連站都要站在先輩的骨骸上面生活了,想想就恐怖。


落下m

首先,戰場遺址的確認本身就有難度。戰場具有臨時性和隨機性,不像墓葬和城址那樣會在地下或地表留下可供我們判斷和識讀的永久性標誌,比如墓壙和城牆。戰場的判斷就相對要困難許多,除了文獻中的記載之外,發現多少戰場殘留物才可以作為認定的標準?比如出了多少兵器或者出現多少具遺骸?才可以認定此處為文獻中記載的古戰場。目前發現的古戰場遺址其實並不多,和歷史上著名戰役相關的少之又少,而且不少都是地方為了打造旅遊而盲目認定,缺少充分的科學依據。

其次,古代很多大的戰役都是水戰。戰爭的地點發生在江河湖海之上,遺骸很大的概率直接落入水中,這種情況下屍骨是很難保留下來的。

再次,即便是陸地上的戰場,我們來看古代打掃戰場的方式。查閱文獻可以發現掩埋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其他處理方式還包括集中堆放、用火燒掉或者乾脆棄之不顧。集中掩埋的遺骸今後被發現的可能性還存在,後面的幾種處理方式,就很難給我們留下什麼蛛絲馬跡了。

最後,考古也不是完全沒有發現大型戰役的戰場遺骸,如在長平之戰的古戰場遺址,就發現了大型的屍骨坑。幾十平方米的範圍內,埋葬了數百具屍體。

考古工作發現大量屍骨的前提是首先得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調查來確認古戰場遺址,然後再看戰場的周邊地形是否具有集中掩埋的條件。最後通過考古勘探和部分的試掘來確認是否有和戰場相關的大量遺骸存在。


考古君

從公元前三十世紀傳說的神農時代起,至公元一九一一年清朝滅亡之間,我國發生過的大小戰役較為繁多,那麼古代的戰役傷亡情況如何,在現代考古活動中有沒有發現和戰爭有關的大量屍骨?

一.中國古代戰死人數的真實性果真如史書記載嗎?

本文僅簡單列舉幾個規模巨大、影響深遠的戰例以供參考。長平之戰號稱四十餘萬趙軍被秦坑殺。鉅鹿之戰中項羽領導的楚軍趁夜把秦軍二十餘萬人坑埋在新安城南。官渡之戰曹操2萬精銳以少勝多,將袁紹10餘萬大軍殲滅7萬餘人。赤壁大戰孫劉聯軍5萬餘人在赤壁戰場將曹操率領的20餘萬大軍打的一蹶不振。淝水之戰謝玄率8萬餘人與苻堅領導的近百萬之眾殊死抵抗,最後苻堅敗至洛陽,僅剩10餘萬人。

這五大戰役乃是史書中空前絕後的大戰。但是古代戰爭的真實情況在史書中往往很難客觀反映。中國曆代的史學家對於軍事戰爭的記載有這樣的特徵,一是極其簡練,高度概括,細節不足;二是忽略精確性,忽視量化統計,語焉不詳;三是喜好文辭修飾,常常陷於誇張的感性敘述;四是對於戰事的重視程度往往是結局優於過程、宏觀影響甚於具體細節。種種原因使得我們在對古代戰爭中戰死人數的衡量上會有疑問。

二.考古發現過和戰爭有關的大量屍骨嗎?

答案是肯定的。最為大眾熟知的應該是長平之戰遺址永錄1號戰國屍骨坑,這是長平之戰的血腥寫照。

該屍骨坑位於山西省晉城高平市境內。1995年10月20日,山西省考古所、晉城市文物局、高平市文博館聯合進行了發掘。

整個坑長11米、寬5米、深1.2米。在坑內,屍骨無規則地亂扔亂放,層層疊壓,有的是仰面,有的是側面,有的是俯身,有的頭與軀幹分離,有的頭部有鈍器、刃器、石塊造成的創傷等,很是觸目驚心。此外,坑內還出土刀幣17枚,銅鏃2件,銅帶鉤1件,鐵帶鉤1件,鐵簪1件,陶盆口沿殘片1件。

三.為什麼考古較少發現和戰爭有關的大量屍骨?

1.戰爭遺留屍骨本身有限。

如前文所述,我們對於古代戰爭的參戰規模、傷亡人數認知來源主要是歷史文獻,但文獻記載不可盡信。

從兵器看,在火藥發明並廣泛使用於戰爭之前,長期處於冷兵器時代的古代,兵器的殺傷力是有限的。從作戰方式看,作戰雙方往往是由前鋒率先廝殺,在你來我往的對沖交戰中,不同勢力戰作一團,呈現大混戰之景,直接戰死者亦有限。從作戰區域看,古代戰場較為隨機和分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包含有多個戰役,每個戰役展開後都是在一個很大區域作戰,陣亡人員死亡地點較為分散。從死亡方式看,在戰場被直接斬殺的參戰人員只是一部分亡者;還有很多是逃亡喪命或受傷後因傷重等原因死亡。從戰場屍體處理方式看,焚化處理由於簡單操作、節約成本、防止瘟疫理所當然成為主流,而掩埋只是少數。從屍體所處環境看,中國古代以陸戰為主,即使有部分被集中掩埋的屍骨,也只是簡單的埋藏在地表淺層,非常容易被河流改道、風雨侵蝕、動植物毀壞、微生物分解等和人為建造、耕種等等所毀壞;而像赤壁大戰這種水戰,遺骸更難保存。

2. 即使有大量遺留屍骨亦難以確認為戰爭遺存。

屍骨遺骸在考古活動中是比較常見的,但是考古即使發現大量屍骨,如何確定是戰爭活動的遺存?

一方面,出土大量遺骸的地域應該要和歷史文獻中對於古戰場的記載大致吻合。

另一方面,至少要發現相關的戰爭遺留物吧,但是兵器、車馬等物件本就珍貴,戰爭結束後往往被繳走;同時,多少的戰場殘留物才可以作為古戰場認定的標準呢,有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所以在實際考古操作中,這是一個難題。

3. 當前考古發掘對於古戰場涉及有限。

當前考古發掘的開展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搶救性挖掘。從這個角度看,之所以現在發現較少,可以說是尚未碰到古戰場搶救現場;二是配合課題研究而進行的主動發掘,一般來說,古戰場遺蹟涉及範圍廣、出土器物等級低,開展的可行性不大。


培優網資訊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和大家說一下我的家鄉,就是長平之戰的古戰場,山西高平,在考古發掘出永祿屍骨坑之前(95年發掘長平之戰遺址的將軍嶺一號坑時,發現集中埋葬的百具遺骸中,帶有斬斫痕跡、箭簇,甚至是無頭的白骨比比皆是)。老輩人經常在田地裡發現屍骨,古代的兵器,箭頭,錢幣更是不計其數。然而經過多年的耕作,自然風化,平整土地,基礎建設,遺址破壞很多。以前建設時經常發現屍骨坑,但是,你懂的,大時代下,文物遺址保護觀念差,趕工期,都沒有正式發掘。再說,屍骨坑據說坑殺降兵40萬,大規模的揭露後,累累白骨,有何意義?






山西高平市西2.5公里有個古村落,因村裡到處是骷髏頭骨,所以叫骷髏村,每日夜半常聞鬼哭悲泣之聲,此地又稱哭頭村,後來改名為谷口村,沿用至今。

據載,這裡是戰國時期秦將白起的指揮部所在地,也是中國第一個大規模集殲滅戰--長平之戰的發生地,是殺害趙軍40萬俘虜的現場之一。

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十一年巡幸高平時,看到白骨遍野,觸目傷心,於是令高平縣修蓋廟宇以祭祀戰爭的亡靈,並把殺谷更名為省冤谷,把村南之山改名為頭顱山。廟建成後,“擇其枯骨中巨者”立像封為骷髏王,廟亦名“骷髏王廟”。此廟為我國唯一的一座祭祀戰爭的廟宇。




再傳一張現在那邊的村的地圖,全部與當時那場戰爭有關。


喬巴的氣球

古代大戰役死了那麼多人,為什麼考古沒有發現大量屍骨?根據暢讀文研院考據發現,這個問題太過想當然,古代大戰役的屍骨埋葬地是存在的,比如河南義馬市的楚坑。

據《史記·項羽本紀》載: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軍拒秦將章邯於棘原(今鉅鹿南),兩軍相峙未戰,而秦軍多次退卻。為此,秦二世對邯不滿,加之丞相趙高嫉賢妒能,陰險狡詐,與章邯不睦。

因此,邯恐事後趙高羅織其罪名,加害於他,故在一次戰爭失利後,率眾投降項羽。羽立章邯為雍王,安置於楚軍之中,另派司馬欣為上將軍領秦降卒為先鋒,渡黃河,西進入關伐秦。 當大軍行至新安時,由於楚軍中大部分官兵過去曾因服役、戍路過秦中,秦地官兵對他們多有凌辱,故今對投楚秦兵就像對待奴隸一樣驅使、摧殘、侮辱,以示報復。

因此,投楚的秦軍官兵心裡多有怨氣,在私下議論說:“章將軍欺騙我們投降了楚軍,現在又讓我們入關攻秦,而我們的家室全在秦地,如果勝秦則好,倘若失敗,楚軍定逼我們隨其東去,那時秦必殺死我們的父母妻子。”

此話讓楚軍將領聽到後,報告給項羽,項羽就找來黥布、蒲將軍商議說:“現在,我們軍隊裡秦兵眾多,但其心不服,如果入關後不聽我們的指揮,或者倒戈,那麼取勝就非常困難,不如及早殺掉,以免後患”。於是,楚軍夜間突然動手坑殺秦卒二十餘萬人於新安城南。

民國二年,在該村西南修建隴海鐵路時,就發現累累白骨;七十年代農民在坑內平整土地時,也常常挖出大量人骨。兩千多年過去了,但楚軍坑殺秦兵之地雖歷經滄桑,至今仍可辨之規模。“楚坑”為習慣性的叫法。因坑內所埋是秦卒,當謂“秦坑”,或“楚軍坑” 。

另外,還有位於山西的長平古戰場遺址,曾出土了大量的屍骨和刀幣、布幣、半兩、箭頭、帶鉤等文物,為研究長平之戰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其中一號坑中重壘交錯的屍骨,有的胳膊大腿有明顯斷裂的痕跡,應系刀砍。有的胸腔內遺有箭頭,還有的僅見軀幹而無頭顱。這些均說明他們是被殺死後掩埋的。

根據暢讀文研院發現,雖然屍骨埋葬地多有發現,但屍骨數量並沒有史書記載中那麼龐大,

比如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士兵40萬,這個數據是有待商榷的,另外根據長平古戰場遺址的考古發現,趙國士兵都是被殺死後掩埋的,活埋之說不能成立。

而且史書上看到的中國古代戰爭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軍隊也有誇張的成分,比如匈奴40萬白登圍劉邦,淝水謝安大破80萬前秦軍,西夏80萬大軍伐宋,官渡之戰袁紹70萬大軍攻曹等等,這樣的龐大數量在古代基本不可能出現,就算出現,也多半是10萬人負責作戰,剩下的數十萬人負責後勤輜重。

漢武帝朝數次對外用兵,都是數萬或10萬這樣在許多人眼裡少到可笑的兵力,卻打出個國窮民亂,漢武帝也深深自責“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也就是說,僅僅正常的稅賦都還不能支撐僅僅數萬人的戰爭,還動輒要向老百姓額外攤派。

當然對外宣稱數十萬乃至百萬大軍,可以起到震懾敵方的目的。在電影《英雄》中,用特效起到了烘托百萬秦軍的效果。

暢讀文研院說了古代戰爭軍隊數量的摻水,幾處大規模屍骨埋葬地的存在,可話又說回來了,古代戰爭千千萬,幾千人規模的戰爭數不勝數,可為什麼考古沒有發現這樣的屍骨埋葬地呢?這是因為古代戰場處理屍體的方式除了“坑”,還有其他方式:

一、築京觀

“京觀”又叫“武軍”,就是將敵軍的屍體/人頭堆在道路兩旁,蓋土夯實,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用以炫耀軍功。

二、火化

為了避免屍體腐爛引起大規模疫病,火化也是古戰場處理屍體的常用方式。

三、充作軍糧

這樣的“高能”案例在整個歷史中並不少,如果說苻登食“熟食”、秦宗權以人為“肉”、李克用食“肉乾”。


五味社

戰爭,是血腥且殘酷的,戰爭中產生的屍骨都到哪裡去了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戰爭所產生的屍體是怎麼處理的。

如果屍體放置,未經處理的話,很容易產生瘟疫,所以戰爭的屍體一般分兩種情況處理:焚燒,掩埋。



顯而易見的是,焚燒後屍骨消失,也就不存在屍骨在考古時被發現。所以,屍骨若想保存到可以被後世考古學家發現,只能是那些通過掩埋方式處理的。

(篩選第一次)

而那些掩埋過的屍體,除去埋藏較淺被風化掉的那些,若想保存千年則需要特定的溫度、溼度條件及PH條件,屍體埋藏後皮膚和肌肉等有機物會開始腐爛,只剩下由無機物組成的屍骨。而屍骨中的無機物在PH值低的時候容易溶解。所以,並不是所有埋藏過的屍骨都可以保存下來。

(篩選第二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土是分層的。正常情況下,地表會逐漸向下沉降,而一些風化物質會覆蓋到地表之上,成為新的地表,所以大家才可以看到那些考古新聞中,古代的遺蹟都是“挖”出來的。

(篩選第三次)



在考古工作中,考古工作者不可能把整個地表都翻起來,去“挖”那些遺蹟,所以有些經過重重條件才保存到今天的屍骨一直沒有被發現,更別談挖掘出來在新聞上被廣大人民群眾看到了。

(篩選第四次)

綜上所述,經過這四次“嚴格篩選”,古代戰爭死那麼多人,卻在考古中沒有發現大量屍骨的情況,就很容易解釋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