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慄的城市:格羅茲尼,二戰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

戰爭嚇壞我們,巷戰又嚇壞了戰爭。等到戰爭避無可避的時候,巷戰就成了弱者對付強兵的最佳選擇。但懂得戰爭的人都知道:巷戰是“絞肉機”,是“屠宰場”。

顫慄的城市:格羅茲尼,二戰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

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在俄羅斯的位置

格羅茲尼巷戰,這是二戰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俄軍與車臣非法武裝先後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爆發兩次較大規模的巷戰。

顫慄的城市:格羅茲尼,二戰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

斷壁殘垣的格羅茲尼和用火把點菸的俄軍士兵

對抗方:俄羅斯正規軍VS車臣武裝   

時 間:1994年-1995年,第一次巷戰     

1999年12月25日-2000年2月,第二次巷戰   

兵力對抗:(俄)12萬人 (車臣)約3萬人   

傷亡人數:第一次巷戰 (俄)上千人;(車臣)不詳 第二次巷戰 (俄)1173人;(車臣)不詳

顫慄的城市:格羅茲尼,二戰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

格羅茲尼街頭屍橫遍地的俄軍士兵

第一次巷戰時,殺進格市的一個千餘人的作戰團僅剩下一名軍官和10名士兵活著離開;進入市區的26輛俄軍坦克被車臣武裝擊毀了20輛;俄軍的120輛裝甲車也損失了102輛;車臣武裝甚至將俄軍死屍壘成沙包當作街頭碉堡,死去的士兵喪失了最後的尊嚴。

顫慄的城市:格羅茲尼,二戰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

一名車臣武裝分子展示被打死的俄軍士兵的身份牌

車臣武裝之所以戰鬥力這麼強悍,是因為這兩營的戰士裡有近一半人馬是西方軍事強國退役的特種兵組成,這裡面有來自美國的海豹突擊隊成員,有來自德國邊防軍第九大隊成員,有來自法國的憲兵部隊還有來自波蘭的雷鳴特種部隊,這些成員久經戰陣,作戰經驗極其豐富,在跟俄軍作戰中,他們基本三人一組,每組配有火箭筒,遠程狙擊步槍,重機槍。戰鬥中機動靈活,遠目標用重機槍,近了用火箭筒,發現可以下手目標用狙擊槍,這樣特種作戰方式讓久未參加作戰的俄軍損失慘重。

顫慄的城市:格羅茲尼,二戰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

憤怒的俄軍將車臣武裝分子的屍體託在戰車之後

第二次格羅茲尼巷戰時,普京親自下命令調集了2000餘名特種部隊成員,這其中絕大部分是狙擊手跟神槍手,而俄軍這次採用了以分散對分散,以小組對小組的作戰方式,不再採取常規部隊大規模進軍作戰方式。這樣有史以來一場由俄羅斯特種兵對陣西方國家特種兵的作戰開始了。

顫慄的城市:格羅茲尼,二戰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

車臣戰爭中,俄軍坦克旁滿地的彈殼

俄軍特種兵5人一組,攜帶便攜式肩扛制導導彈,最新式遠程火箭筒跟兩位狙擊手。並隨時呼叫空中武裝直升機跟殲擊機支援作戰,在經過慘烈的搏殺最終俄軍1173名特種兵陣亡,前線總指揮馬洛費耶夫少將也被射殺。這場“堪比斯大林格勒”的巷戰出現了很多過激的場面,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而俄軍消滅這些西方國家特種部隊成員,(在俄軍稱僱傭軍)總數也達3000餘名,附帶車臣叛軍總數達一萬餘名。

顫慄的城市:格羅茲尼,二戰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

俄車雙方的死傷慘重令美國軍方也驚歎“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最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後來命令轟平了格羅茲尼,這塊彈丸小城卻成為俄羅斯軍人心中永遠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