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患上资金饥渴症,没有中小企业的繁荣,一切都只是空谈!

小微企业患上资金饥渴症,没有中小企业的繁荣,一切都只是空谈!

人民银行专门谈银行业支持小微的事,五部门联合出台重量级文件,中央更是把小微企业挂在嘴上。

泱泱大国,聚焦小微,领导层们深深懂得,没有小微企业的繁荣,大国崛起只是空谈。

1、

先说说小微是什么。

学界业界有许多划分方法,像企业规模、员工数量,但其实这个概念并没有过度细分的价值。如果换一个角度理解,小微即民企。

他们是楼下的煎饼摊,他们是一穷二白的创业者,他们是制造业作坊,他们是通融货物的倒爷。

比起作为经济体的主动脉的国企,他们更像是毛细血管,红润的脸颊表明了经济体健康程度。

由此来看,虽然五大三粗,膀大腰圆,但面色惨白,四肢无力,明显是虚胖。

经济发展几十年,大企业蓬勃向上,而除了少数特例之外,大多数小微企业并没有趁势而飞。国有资本一飞冲天,民营企业仍在谷底。

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特点之一,资源垄断型企业,如电力石油通信等,势头迅猛。而生产制造型企业,像工业零部件一般消费品,则增长乏力。

二者联立,就会发现,上游原材料价格总体看涨,下游制成品价格却不升反降,利润被垄断型大企业吃掉,小微企业怕是连汤都喝不到。

所以,见诸媒体的新闻,像上市企业卖货不如卖房、江浙老板变现退休等等新闻,都反应了小微企业经营乏力,举步维艰的现实。

2、

产生这种现象,除受经济环境影响外,还有结构性问题,视角之一便是金融资源分配扭曲,带来的大企业vs小企业的二元结构。

因为,资金流动存在着诡异的洼地效应,即水坑更易蓄水,高地永远干涸。什么意思?大企业尤其是国企根本不愁钱,因为金融业削尖脑袋往里冲;小微企业急需资金,金融业却视而不见。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但是,我们知道,当营养过度集中在某个器官,人体可能罹患癌症。当资金过度集中在国企,经济体也会患病。

大企业罹患资金依赖症,小微企业患上资金饥渴症,便是目前中国经济感染病症关键之所在。

做一个简单分析:

作为资金供给者的银行,无脑赚钱习惯了,总是顺着经济周期,企业好了雁过拔毛,狠赚你一笔;形势差了一毛不拔,墙倒众人推。

在国外,优秀企业可以融发债券、发股票。在中国,80%都是银行微为中介的间接融资,而银行懒惰、短视,从行政命令角度,还是从资金风险角度,真金白银砸到旱涝保收的国企,总比扔到朝不保夕的小微企业里要好。

上帝关上门,就会打开一扇窗。银行不给力,地下金融就火爆。

所以,小额贷款公司野蛮生长,非法集资屡禁不绝,其本源,就在于小微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在正常渠道得不到疏解。

3、

很多人意识不到,小微企业很重要。

直接来看,全国8700万户的小微企业,创造了80%以上的就业。站在更大视角,从全球经济分工角度来看,中国奇迹可以说就是小微企业奇迹。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史,在2000年左右,世界经济格局进行了深刻调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并影响全球分工体系。

看贸易结构便知道,虽然特朗普反复纠结中美贸易3000亿左右的顺差,但是忽略了中国在东亚零件国和非洲资源国的逆差。

经济运行的逻辑变了。

2000年左右以前,世界围着欧美转,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欧美生产向其他国家输出。可以理解成"甜甜圈"结构。

中国崛起后,经济循环发生了变化,由欧美创意、创新并提供包括金融在内的高端服务。中国承接欧美订单,让创意落地,组织生产,再售卖回发达国家。而东南亚、澳洲、非洲作为资源输出国,向中国输出原材料。可以想象成"糖三角"结构。

关键在于,中国生产能力的塑造,源于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大量的小微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灵活调整策略,支撑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

如果简单的把经济生产分成四个阶段:创意-原料-生产-销售。第一和第四阶段利润率最高,控制力最强,均被欧美国家占据。在中国,耀武扬威的国企凭借垄断资源,"窝里横",霸占第一阶段并延伸至第二阶段;小微企业思路开阔,身段灵活,对接国外创新需求,撑起了第二阶段,提升了分工效率,正是中国竞争力之所在。

4、

小微问题十分重要,还因为内在的文化意义和政治哲学。

有恒产者有恒心。“恒产”可不只是房子,房子是产业,不是事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并且由此产生于社会的链接,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参与社会治理的“恒心”。有产者数量的越多,政治诉求就越强烈。

铁娘子撒切尔曾自豪的宣称,英国就是小店主国家,大英帝国的基本价值观,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虽然拿破仑曾嘲笑英国小商人属性,但不影响英国战胜法国,并向全世界输出影响力。

我们喜欢宏达叙事,大国重器、世界第一,小微企业被晾在一边。本质上,这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延续,现代西方推崇的个人主义观念还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政府与国民在资源分配和权力分配上还需要不断调整。

在经济换挡期的中国,大企业"三去一降一补"如火如荼,居民杠杆率暴增,贸易战前景不明,一季度经济指标全线下滑,经济增长动能严重不足。而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打破现在增长的僵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