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叉車發出轟鳴,將巨大的包裹堆積起來。年輕的工人們巧妙地解開其中一個包裹,拿出大量衣服。這個位於馬來西亞新山的工廠被認為是亞洲最大的舊衣分類工廠,每天有幾噸從日本運來的服裝在這裡被回收。日本的“垃圾”舊衣在這裡被再利用,產生新的價值。

並不是“垃圾回收”

在日本福岡市東區的住宅區,四輛卡車停在路邊,道路旁堆放著報紙、雜誌、紙板箱、舊衣服等,按種類排列。回收這些垃圾的是株式會社“紙資源”的工作人員。該公司的回收部部長山內春樹說,由於網絡的普及,回收的報紙量一下子減少了。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工人在卡車上回收紙板箱

“女性雜誌和週刊雜誌的數量也明顯減少了。因為網購的發展,紙板箱的數量則明顯上升。”

正如這句話所說,堆積如山的紙板箱上大多都印有如亞馬遜等各類網購平臺的名字。這些紙板箱雖然是廢棄品,但和普通的居民垃圾有明顯的區別。在被扔掉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和普通的垃圾區分開了。這是資源循環利用系統的第一步。

紙資源的常務董事大津正樹說:“我們這個行業被誤解了。這個行業所做的並不是‘垃圾回收’。垃圾回收是行政工作。我們並不負責焚燒垃圾,這個行業應該被稱作‘資源循環利用’。”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紙資源的常務董事大津正樹說:“我們這個行業被誤解了。”

一般人或許很少能意識到垃圾回收和資源循環利用的差異。其實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巨大,這一點在“垃圾”分類的地方就會得到體現。

篩選、壓縮、出口

離開東區後,卡車駛向了博多區的工廠。倉庫裡堆積著不同種類的回收物,等待著出口。

乍一看這些回收物似乎是隨意堆放,實際上它們有著嚴格的分類標準。山內說:“在分類時也需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例如雜誌的贈品也需要一起回收、不需要某一期的雜誌等等。”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回收部部長山內春樹站在“垃圾”前

篩選過的紙箱、舊紙、舊衣服等將被送進巨大的破碎機,再經過壓縮,變成了一塊一塊四方形的物體。一塊壓縮過的回收物的重量約為600 ~ 700公斤。龐大的回收物不適合運輸,要想出口必須經過壓縮。

一個集裝箱大約能裝32塊這樣的回收物,這家工廠一天能生產出200塊左右回收物。裝滿回收物集裝箱被送往博多港,並前往海外。

大津說:“不僅是廢紙、舊衣服,我們還出口大件的廢棄物。我們將這些回收物送往中國、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經過壓縮和包裝的紙板箱

亞洲最大的舊衣回收工廠

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新山距離日本福岡市約4500公里。如果乘集裝箱船,需要花費一週左右時間。那裡有亞洲最大的服裝選擇工廠。這家工廠的老闆是新加坡人Nai Su Ton,每天往返於新加坡和新山。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工廠裡堆積的舊衣物

Nai多年來一直從事回收業務,現在經營包括這家工廠在內的多家公司。他多次到海外考察,認為舊衣服“不應該只是單純地銷售,而是要經過篩選,才能成為一門生意。”

從日本進口的舊衣服,不能直接賣給零售店,而是需要經過篩選程序。這個工廠一個月大概會篩選約4400噸的舊衣。集裝箱內的衣華達呢面料物在傳送帶上流動,工人們將它們分門別類,衣物被細分為400多種類別,如男褲(華達呢面料)、女式T恤(棉質)、迷你裙、和服(浴衣)等。每個品種都有專門的工人。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工人熟練地分揀衣物

工人們熟練地分揀著流水線上的舊衣。如果遇到受損嚴重的舊衣,他們就會將其挑出,丟進管道中。經過篩選的同類衣物將會被重新打包。

這些程序都是工人手工完成的。“共有280名員工,80個馬來西亞人,200個印度尼西亞人。下個月還會有150個新員工。其中不少人都是工廠裡工作的印尼人的親戚朋友。”Nai說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工人身著日本製造的T恤

“日本製造比較好。”

Nai致力於回收日本製造的舊衣。“如果全面地看設計、素材、受損程度的話,日本製造與美國、中國、韓國等國家相比,質量更好。”

然而,在日本銷售的很多衣服並不是日本製造的。“即使是中國製造,只要在日本銷售,質量就能得到保障”,Nai說。無論生產國家是哪個國家,如果要經過日本,價值就能提升。

“垃圾也有地區差距。鄉下的舊衣服大多是老年人的衣物,設計不佳,所以賣不出去。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年輕人的衣服比較好。冬季衣物需求較少,大部分都會被丟棄,但是我們回收的30%的衣物都是冬季衣物。”他的客戶多來自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柬埔寨等熱帶國家。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舊牛仔褲是熱門商品

在日本賣不出去的東西也能暢銷

日本向亞洲各國出口“粗大垃圾”。“粗大垃圾”多是餐具,傢俱、舊衣服、玩偶、樂器等大件物品。日本有一家回收公司說“任何東西都可以在亞洲銷售”。從泰國首都曼谷向東約250公里,道路邊有一個醒目的大店鋪。店鋪裡雜亂地擺放著柺杖、劍道防具、竹刀、招牌、鏡框等商品。店員說:“很多人從曼谷來我們這裡買餐具,用於餐館開張。”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商店裡雜亂地堆放著日本運來的回收物從福岡出發,經過馬來西亞,到柬埔寨,再到泰國的Roncrua市場。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回收餐具是暢銷商品

店主回答:“棒球制服,最好是那些帶圍兜的制服,領子上有簽字筆寫的名字。”

在日本無法預料的物品在這裡成為了熱門商品。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寫有名字的棒球制服

廢紙的價值

出口到亞洲個各國不只是舊衣服。從曼谷市中心驅車1個小時左右到班平工業區,眾多外國企業在此聚集。其中有一家大型造紙廠。廢紙的包裝上印有日語、中文、英語等多個語言。

泰國的廢紙中間商Anakhek Jenki Japa Iburu說,泰國的舊紙回收利用產業由於原料不足,必須從國外進口廢紙。根據資料顯示,2016年,泰國的舊紙進口量為109萬噸,其中8成是紙箱。

“從日本的進口廢紙佔一半以上,日本的廢紙質量好。其實從價格上來說,從中國和美國進口的廢紙的比較便宜,但日本產的紙質量好,更受歡迎。”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垃圾和回收物的差異

同樣的廢棄物,有的是垃圾,有的則會被回收。其中的差別在哪裡?是採訪的開始點的福岡市的紙資源。

大津說:“從一個人的手裡傳到另一個手裡還能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就值得被回收。對我來說,第一眼看到回收物時不會把它當成垃圾,而是原材料。通過篩選,分類,可以提高回收物的價值。”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滿載回收物的船隻

去年年末,作為廢棄物進口大國的中國將對塑料和未分類紙等24個品種列為“禁止進口垃圾”,引起了風波。這項禁令是為了防止焚燒導致的大氣汙染等環境問題。

關於這件事,大津先生並未表現出擔憂:“日本的廢棄物再利用系統運轉良好,我們只是把過剩的東西出口到國外而已。所以無論如何日本都不會受到影響。中國不買,也會有別的地方買,對於廣闊的廢棄物再利用市場來說沒有大的影響。”

日本的廢棄物被運送到海外,不斷地開拓著市場。廢棄物回收產業並不是為了“環保”,而是一門生意,一門在“垃圾的世界”中生存的生意。

“垃圾世界”中的生意:日本的“垃圾”都被送到了哪裡?

馬來西亞新山的服裝店,這裡售賣的衣物都是回收舊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