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長肌肉,但是越練越瘦,這是什麼原因?

一塊大腹肌

作為健身愛好者,研究生期間有過私教經歷,可以來簡單回答一下~



(這是近期訓練狀況,體重98kg,是的沒看錯😂😂,因為身高190cm。上班族刷脂太累~~)

簡而言之,越練越瘦,你的熱量攝入遠小於你的熱量輸出,也就是吸收不夠,這裡沒說吃的不夠,是因為不少人因體質原因,脾胃虛寒等等,吃的挺多,但消化吸收差,體重沒有很大變化~ps:這聽起來很美,對於健身愛好者來說卻和男人不舉感覺一樣~

言歸正傳,健身俗語,耳熟能詳,三分練,七分吃,自有他的道理~

增肌是一個用大重量和做工反覆撕裂肌肉纖維,反覆修復,使纖肌維束在撕裂修復的過程中不斷加粗加大的過程,沒錯,就是打補丁的過程,褲子破了洞,加層補丁,破了再補,十層補丁過後你會發現褲子變厚了,比較尷尬的比喻,哈哈~

下面奉上純理論部分ps,個人收藏的乾貨

一般達到增肌的效果時間要兩到三個月。原理是訓練造成的良性損傷(肌膜未被破壞),肌原纖維僅部分發生壞死,此時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進入該部吞噬清除壞死物質,殘存部分肌細胞分裂,產生肌漿,分化出肌原纖維,從而恢復正常橫紋肌的結構。即肌肉圍度的增長主要是肌細胞的增大而不是數量的增加。

在增肌期間此過程需要能量,一般力量訓練者需要44千卡每公斤體重,而增肌者 需要55-66千卡每公斤。 增肌者的熱量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佔總熱量的55%,蛋白質佔 15-20%,脂肪佔25-30%。(約每公斤體重8g碳水化合物,2.5g 蛋白質,1.3g脂肪)。 蛋白質攝入不要超過3克每公斤體重,過多的蛋白質攝入不會產生合成作用,只用於轉化為糖或脂肪,產生能量。攝入過多會增加肝臟和腎臟 負擔,還會引起骨質疏鬆等


增肌採用多餐(4-8餐)的好處:有利於食物的吸收,減少腸胃的負擔,持續的提供能量及蛋白質,防止肌肉分解。 最好每餐都有糖和蛋白質如果是下午訓練可以為: 第一餐一般進食易吸收的主食和蛋白質,迅速的停止因睡眠時不進食造 成的蛋白質分解。 第二餐可進食熱量稍高些。 第三餐一般為午餐,正常進食即可。 訓練前後兩餐進食吸收快的糖和蛋白質。 訓練後第二餐在訓練後一小時左右,熱量可以稍高些。 晚上及睡前可以加餐1-2次。少攝入脂肪以減少腸胃負擔,蛋白質可以是雞蛋清等食物蛋白。

幾個個人增肌期小tips

(一)1kg體重確保蛋白質攝入1.8-2.2g,主要指高比例的優質的動物蛋白,乳清蛋白等,低比例的植物蛋白,大豆等。

下圖給出日常可以接觸到食物的蛋白質含量,懶人福音啊有木有

(二)健身前,補充40-50g優質碳水,升糖指數快的那種,比如全麥麵包一片,or香蕉兩根,可以快速補充血糖,也大重量訓練提前儲備肌糖原,減少蛋白質功能分解

健身後半小時內,越早越好,,迅速補充20-30g碳水,蛋白質10-20g,有過科學研究,訓練後及時補充蛋白質和碳水比一小時後補充,體內肌肉合成效率高30%左右。

(三)早睡,休息充足,別熬夜,熬夜還想增肌,你在逗我,熬夜極大程度的摧毀你的內分泌激素分泌,增肌效率明顯與否極大程度依賴與生長激素,睪丸酮等雄性激素的分泌,一熬夜,這些激素都很大程度被抑制,大訓練過後本想增肌就變成大量分解肌肉~

說到這,不關注一下麼,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