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在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根廷相繼出局之後,巴西與比利時的對決升格為“提前到來的決賽”,兩支建隊模式相似的球隊將在索契大球場為一個半決賽席位展開殊死搏殺。巴西堪稱世界盃戰史中最偉大的國家隊,四年前本土之夏遭遇的恥辱激烈他們迎難而上,實用的戰術配搭巨星效應讓他們看起來非常適合賽會制比賽;比利時渴望刷新隊史最佳世界盃戰績,年齡結構合理、板凳實力雄是他們的優勢,黃金一代正值巔峰亦無太多時間可供蹉跎,俄羅斯之夏就是他們收穫榮譽的最佳時機。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兩支球隊都有獨當一面的球星和能夠替補出場改變節奏的“奇兵”,巴西隊的陣型架構和打法相對穩健,比利時的戰術套路和選擇更加多變。兩家如何解決中場的防守問題,對球權的態度如何,以及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和強度完成發力,都將成為了影響比賽走勢的關鍵。

【戰局:成熟的桑巴軍團,急迫的歐洲紅魔】

四年前的巴西世界盃,比利時和巴西分別成為了阿根廷和德國晉級決賽之路上的墊腳石,四年來,兩支球隊都在臥薪嚐膽中經歷了劇烈的變化。巴西隊依然需要堅持以內馬爾為軸心的單核模式,但隨著庫蒂尼奧、熱蘇斯、卡塞米羅和菲爾米諾等人的崛起,桑巴軍團已經擁有了多名能夠獨當一面的準巨星級球員,球隊的抗風險能力比四年前提升了不少。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比利時並不是一直能夠穩定地批量出產天才球員的球隊,自希福和瑟勒芒斯之後,歐洲紅魔經歷過持續多年的迷茫且長期生活在列強陰影下。威爾莫茨、古爾和範比滕等人沒能趕上球星扎堆的好時候,阿扎爾、德布勞內和孔帕尼等人必須抓住機遇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榮譽,適逢包括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根廷在內的一眾豪強早早出局,勝利的天平正在向比利時傾斜。四年前的世界盃,比利時錄得的八強戰績只能算中規中矩,兩年前的歐洲盃,比利時在1/4決賽階段被名不見經傳的威爾士淘汰,羅伯託-馬丁內斯帶領球隊在世預賽外圍賽中戰績彪炳,他們不是俄羅斯之夏的奪冠大熱門,但他們有理由要為這多年未有的奪冠良機奮力一搏。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戰略博弈:比利時臨淵羨魚,巴西贏在起跑線】

對於立志爭奪冠軍的球隊來說,四年的世界盃週期需要分秒必爭,從備戰的角度來蘭來說,比利時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了。威爾莫茨的球隊在2016歐洲盃上遭遇慘敗,威爾士人創造了歷史也留下了戰術革新的靈感,羅伯託-馬丁內斯在上任之後放棄了前任使用多年的4231體系,改用三中衛陣型重新包裝球隊。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可惜的是,重裝後的比利時並未在世界盃前遭遇強敵的檢驗,強行將大牌球員加塞到體系後出現的排斥反應,在世預賽期間並沒有充分顯現出現來,羅伯託-馬丁內斯錯過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在對陣日本隊的比賽中,比利時顯得缺乏整體性,防線漏洞百出,卡拉斯科和梅爾滕斯的表現完全配不上首發身份。面對同樣以技術細膩、整體性強著稱的巴西隊,媒體普遍呼籲將沙茲利和費萊尼調入首發。馬丁內斯面臨的局面遠比想象複雜,他不希望在最關鍵的時刻自我否定,不想將恐慌的情緒傳遞給球員,費萊尼和沙茲利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他們似乎更適合作為替補,梅爾滕斯和卡拉斯科已經習慣了首發,突然回到替補席能不能發揮出微波爐效應尤未可知。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馬丁內斯時期的比利時主力陣容架構和人員都很穩定,蒂特的巴西同樣沒有太多的秘密可言。即便很多年輕球員都成長為了豪門主將,但內馬爾的實力依然顯得過於突出,蒂特只能全力圍繞他來打造球隊。單核模式簡單易行且容易上手,非常適合征戰世界大賽。在世預賽後期握有巨大領先優勢的情況下,蒂特沒有進行大幅度輪換,他希望球員們能夠利用有限的合作機會建立良好的默契度,在內馬爾遭遇重傷之後,蒂特在熱身賽期間著力提攜庫蒂尼奧、威廉和費爾南迪尼奧等人,希望通過加強中場控制的方式減輕內馬爾在組織環節的負擔。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從世預賽期間重用奧古斯托打造三後腰,到熱身賽時提攜費爾南迪尼奧強化中場控制,再到世界盃正賽階段將庫蒂尼奧和威廉同時植入主力陣容,蒂特的戰術路線圖呈現出了愈發進取和開放的姿態。造成這種變化的背景就是內馬爾的重傷,巴西需要投入更多的進攻力量來分解絕對核心的任務,“副核”庫蒂尼奧和威廉相繼出彩,內馬爾能夠有效地控制消耗為最後的決戰期蓄力。儘管庫蒂尼奧和威廉表現出眾,但他們卻不是巴西中前場球員中位置最穩固的,蒂特心中不變的定盤星是內馬爾和熱蘇斯,兩名鋒線主將只有在左邊鋒和中鋒位置上才能發揮出最佳水準,其他球員都有為他們調整位置和打法的經歷。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取勝之匙:環形工事與非對稱進攻,腰位隱患困擾兩強】

羅伯託-馬丁內斯打造三中衛體系的初衷,一方面是為了解決困擾國家隊多年的邊後衛資源匱乏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儘可能地突出球隊在“兩頭”(鋒線+中衛)方面的絕對優勢。傳控打法進入瓶頸期,“中場為王”的建隊思路顯得效率不高,圍繞出色的中衛打造防線,依靠強力前鋒簡單有效地收割進球,是非常適合盃賽爭冠的一種建隊模式。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然而,在對陣日本隊的比賽中,馬丁內斯構築的“環形工事”遭遇了嚴峻挑戰。拉開空間後的比利時球員顯得缺乏緊迫感和侵略性,皮球流轉的速度不快,持球人的技術處理也非常拖沓,佔據場地核心區的日本球員倚靠邊線合力壓迫比利時的持球人,紅魔的外線球員在丟球之後很難超越佔據內線的日本球員。面對潮水般湧入前場的對手,維特塞爾獨木難支,孔帕尼領銜的三中衛總是希望用簡單的方式限制對手(很少上搶),他們沒有發揮自身在對抗和閱讀比賽方面的優勢,反而被且戰且退中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

從普蘭德利使用德羅西切割Tiki-Taka開始,三中衛陣型在世界大賽中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爆發期。除了智利和墨西哥依靠352陣型展開壓迫和控球以外,包括意大利、荷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和哥斯達黎加在內的球隊,都是利用三中衛體系組織防守反擊。比利時和上述諸隊的風格都不同,他們既沒有完全沉溺於控球,也沒有瘋狂地施展壓迫和反搶,更沒有依靠鐵桶陣去爭取球權轉換機會,馬丁內斯使用三中衛陣型最大限度地容納了隊內的優秀前鋒和中衛,這必然以消減中場名額為代價,納因格蘭和德福爾無緣大名單,在前兩屆大賽中戲份很多的費萊尼和穆薩-登貝萊出場時間銳減,加之兩翼的卡拉斯科和穆尼耶都不具備“邊後腰”屬性,比利時中場空虛的問題已經是人盡皆知。

維特塞爾與德布勞內搭檔的後腰組合牌面實力強大,前者具備在衛線身前獨當一面的能力,後者在瓜迪奧拉麾下就經掌握了從中場靠後位置,發動長傳、引球推進的技巧。然而,世界盃的比賽風格遠不如英超聯賽開放,大多數球隊優先考慮的都是如何限制對手,德布勞內的進攻能力很難得到完全釋放,但他防守能力不足、後腰意識缺失的問題卻很容遭到對手的針對性打擊。來自熱刺的兩名邊中衛更多的時候需要卻填補翼衛身後的空當,無暇兼顧腰位防守,比利時並沒有獲得三中衛利用人數優勢隨時彈出一人支援中場的戰術紅利。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比利時的腰位問題源於“人禍”,巴西的中場困境則是因為“天災”。儘管馬塞洛和達尼洛先後因傷缺席比賽,但頂替他們出場的菲利佩和法格納都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如果蒂特對法格納的防守表現不夠滿意的化,多場多面手馬爾基尼奧斯也可以客串右閘,桑巴軍團不需要為防線的減員過分擔憂。卡塞米羅累積黃牌將缺席1/4決賽,這才是擺在蒂特面前的真正難題。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卡塞米羅是蒂特433體系中的陣眼,他也是為數不多無須深入前場的巴西球員。僅從參與進攻的角度來看,身披黃衫的卡塞米羅遠不如在俱樂部時期那麼瀟灑寫意,蒂特在面對強隊時會嚴格限制邊後衛的助攻,卡塞米羅在後場的覆蓋範圍要比俱樂部時期縮小了一些,他的主要任務是扼守中路要津,填補邊衛與中衛之間的肋部空當,在必要的時候沉入防線扮演第三中衛。不用在開放空間內單防對手的快馬,卡塞米羅正面防守能力強的特點就能得以凸顯。比利時的鋒線擁有多名內切高手,由費萊尼&盧卡庫組成的雙塔制空能力驚人,在這種情況下,一位能邊能中、進退自如的腰衛搖擺人就顯得尤為重要,巴西隊沒有球員能夠替代卡塞米羅。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當然,有望頂替卡塞米羅的費爾南迪尼奧也有自己的優勢。蒂特搭建的倒三角中場體系並沒有採用常規的“1+2”模式,而是使用了三名技術特點和球路差異很大的球員。巴西的陣型在有球狀態下展開為4-2-3-1,左中場庫蒂尼奧會來到前腰位置,左後衛前移與內馬爾形成呼應,保利尼奧回撤到防線身前接應卡塞米羅。作為在衛線身前分配球權的拖後中場,卡塞米羅存在害怕逼搶及持球推進能力較弱的問題,保利尼奧在後場也只能完成簡單的過渡和接應任務,巴西的雙後腰在對手的壓迫下很難完成球權梳理。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為了解決卡塞米羅持球時抗壓能力較弱的為問題,齊達內的策略是變換中場的站位,克羅斯和莫德里奇同時來到後場肋部引導邊路傳切,卡塞米羅前移做牆掩護。由於保利尼奧的擺脫能力一般,庫蒂尼奧在後場處理球也不夠簡潔,巴西隊無法依靠“正三角”中場保護卡塞米羅。如果費爾南迪尼奧出場的話,蒂特或許可以試試拉沃爾佩出球體系,只要臨時三中衛能夠躲過比利時三前鋒的第一波逼搶,庫蒂尼奧和保利尼奧就能開闊的中場區域自由馳騁。

【結語:放棄控球打反擊,巴西剋制比利時】

“巴西整體非常強大,他們很穩健,但所有的球隊都有弱點,我們會找到它併為我們帶來取勝的機會。巴西喜歡控球並且依靠整體防守,他們會互相支援,不過也會留下我們可以利用的空間。”孔帕尼在賽前採訪時表達了對比賽局勢的判斷,比利時人認為對手既能控球、也能防反,這正是巴西隊的可怕之處。擁有多名優秀後腰和中衛的比利時有能力做好防守,他們面臨的真正挑戰有兩點:一是如何讓球員們在如此關鍵的比賽中適應突然變奏的球風,畢竟歐洲紅魔則成軍以來一直是以進攻打天下;二是如果堅持以攻代守的比賽策略,是否需要將費萊尼調入首發,從一開始就堅定地執行衝吊戰術。到底是啟用雙塔(三塔),追求避實就虛的極簡之道,還是繼續力拼控球、證明自己,兩難選擇考驗的是羅伯託-馬丁內斯的見識和格局。

巴西vs比利時前瞻:“腰傷”困擾兩強,防反造就經典

作為巴西隊史勝率最高的主帥,蒂特在舊大陸缺少足夠的名氣。這位長期躬耕於巴甲聯賽的實力派教頭,在個性特徵、執教風格、建隊思路和人生際遇等很多方面,都和當年在帕爾梅拉斯發跡的斯科拉里十分相似。內馬爾的成熟以及多位角色球員的進步固然重要,但真正奠定巴西復興基調的卻是蒂特上任之初對防線的撥亂反正。世預賽主場力挫阿根廷以及客場大勝烏拉圭的比賽,可視作蒂特之隊的代表作,桑巴軍團在這兩場比賽中都使用了防守反擊戰術,三後腰在低位防守中的強硬和內馬爾在快反中的威力相映成輝。比利時這種崇尚進攻但整體性稍差的球隊,正是他們所喜聞樂見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