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只是患者,不是「藥俠」 無償幫病友買藥

由徐崢主演、甯浩監製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這部現實主義電影取材於2015年的真實事件——陸勇事件。在公映前的點映式中,影片口碑爆棚。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只是患者,不是“藥俠” 無償幫病友買藥

電影中,徐崢飾演的程勇是個男性保健品商販,開著一家神油店,但機緣巧合下成為印度仿製藥的獨家代理,因此收穫了高額的利潤,被大家給予了“藥神”的稱號。但在接觸到白血病人這個群體之後,程勇的善心被激發,上演了一場人性和現實的博弈。片中呈現的病人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等矛盾出現在影片之中,讓人深思。

然而,現實中陸勇的故事並不比電影遜色。陸勇曾是江蘇無錫一家紡織品出口企業的老闆,2002年8月被確診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尋找骨髓配型期間,他需要花高價購買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名為“格列衛”的抗癌藥來延續生命。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只是患者,不是“藥俠” 無償幫病友買藥

2004年6月,陸勇得知印度仿製“格列衛”抗癌藥,開始服用,並在病友群裡分享了這一消息。隨後,很多病友讓陸勇幫忙購買此藥。

2014年,為方便給印度匯款,陸勇從網上買了3張信用卡,並將其中一張卡交給印度公司作為收款賬戶,另外兩張因無法激活,被他丟棄。

因為在網上買卡,讓警方注意到了陸勇。2013年11月23日,陸勇被湖南沅江市公安局逮捕,2014年3月19日執行取保候審。2014年7月,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隨後陸勇取保候審。

2015年1月10日晚,陸勇在機場再次被警方控制。而後,檢察院向沅江市人民法院撤回起訴,認為其行為不構成犯罪。

陸勇的被捕與獲釋引發了諸多對於高價“救命藥”與因病致貧的討論,“藥俠”的標籤被附著在陸勇身上,他一度被慢粒白血病病友視為救命恩人。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只是患者,不是“藥俠” 無償幫病友買藥

在採訪過程中,他表示自己沒有犯罪,不是英雄、也不是“藥俠”,他只是一個白血病患者,一個普通的人。對於一些報道,他說自己並不是代購買藥,他只是給對於吃不起正版藥物的患者去幫購買,購買合理數量的藥物,大家都是對他比較信任的,於其他癌症病人,他並沒有推薦藥物,這是和人命相關的,不能馬虎。當有人給他“藥俠”的稱號時自己並沒有多大的成就感,他說只是比他們早去印度買藥而已。當你得知自己得絕症,只想活下去。雖然仿製藥相對原研藥來說很便宜,但是我們只能靠藥物來維持生命。他沒有想通過這樣來賺錢,這種錢都是救命錢,不能賺。

最後陸勇說:我的案子實際上很小,但是反響很大,我的案子觸動了中國醫療中的痛點,引起了社會的反思。從那時候開始,國家層面推出了很多關於中國藥品改革的措施,基本上已經跟國際接軌了,以後這個吃藥矛盾可能沒以前那麼大了。還是很好的電影,裡面的很多臺詞現實中我在心裡說了很多遍。

不過,電影打動人的不在於有哪些經典電影的影子,而是表達了我們可能遇到的“看病難,看病貴”的生存之痛。它可以用一句“誰家還沒有個病人呢”,就如鈍錘般在你胸腔沉重一擊;它也會用一段獨白戲,“今後都會越來越好吧,希望這一天早點來”,給生而為人的無力透一道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