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我不是藥神》這週末終於要大規模點映了,可以來好好說說這部電影了。

一個星期前在上海電影節看完,朋友圈幾乎刷屏了。

“好看”,“催淚”,“年度十佳”,“正能量”,“既喪又治癒”。

實在很難見到一部國產電影能有如此爆棚的口碑,而我也很認同。

《我不是藥神》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我不是藥神》能夠引發這麼多觀眾共鳴,我是不懷疑的。

這種直指社會現實問題的電影,我們太少,太需要。

之前我們最熟悉的這類代表是韓國電影,如《熔爐》,“一部改變國家的電影”。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印度電影,如《神秘巨星》《起跑線》《廁所英雄》。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美國電影,如《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說到馬修·麥康納主演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與《我不是藥神》想要表達的內核上,形成了某種不謀而合的互文關係。

只不過《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著重刻畫的是羅恩·伍德魯夫(麥康納飾)與艾滋病、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及製藥商鬥爭的故事。

《我不是藥神》的重點則在於,程勇(徐崢飾)為慢粒白血病人“走私藥物”牟利到主動救人的自我救贖的過程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徐崢飾演“藥神”程勇

故事推進的過程,也讓我們關注到慢粒白血病人這個群體和“天價藥”這樣普遍存在的現象。

這個展示的過程,溫馨又殘忍,既喪又治癒。

得了慢粒白血病的人只有兩個結果——

第一骨髓移植,而且存活率不高。

第二靠藥物維繫,所謂藥不能停。

但是正版藥40000塊錢一瓶——“房子吃沒了,家人吃垮了。”

怎麼辦,印度生產的仿製藥只賣5000一瓶。

程勇靠走私這個不但牟利,而且還收穫人心。

收穫人心的更在後面,他從零售渠道用2000一瓶回購,500賣給病友。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徐崢王傳君售賣藥品

沒錢,又想活命。

程勇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我明白很多人看完之後心裡壓著一股氣上不來下不去,很難受。

為什麼,因為面對別人的痛苦,我們是如此的無能為力。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們當然願意看到有程勇這樣的人能夠出來替病友做點事。

但是局長說,法大於情。

在法理和情理之中,我們怎麼選,是電影展現的第一個矛盾。

局裡最牛的辦案民警,程勇的小舅子曹斌(週一圍飾)在追查這個假藥的過程中,有過強烈的掙扎和自我否定。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週一圍飾演曹斌

法大於情,但是如果斷了這個“假藥”,這些病人只能等死。

怎麼選?

曹斌選擇辭職。

週一圍真的很厲害,戲份不多,但是每一場的都表演非常準確。他賦予了這個角色十分豐富的層次。

程勇還有幾個合夥人。

最關鍵的就是呂受益(王傳君飾)。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王傳君飾演呂受益

首先要誇一下王傳君,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優秀。

我更願意把MVP,哦不,戲眼的榮譽發給他。

他在片中首先是一個慢粒白血病人,是他說服了程勇去印度搞藥。

為什麼?原因是有市場,他知道這個藥對許多病人就意味著剛需。

他知不知道走私藥犯法?

知道。犯法為什麼還要去做。

因為沒得選。生與死的選擇,還談什麼合理違法?

這裡不接受槓精的所謂“為了活命就能犯法嗎?”的邏輯。

他們揹負命運沉重的十字架,你卻只想叫他們如何做人。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徐崢、王傳君商量對策

這裡有一層沒有明說的含義,那就是當出現這種“不完美的體制”與“不法的個人”發生衝突時,我們能怎麼辦?

是任由體制繼續不完美下去,眼看著一個合情卻不合法的人坐牢?還是個人可以推動體制的糾錯與完備。

在《我不是藥神》裡,顯然是後一種,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一種情況。

這也是徐崢一再強調希望大家保護這部電影的原因,因為過審不易,每一步試探都是謹小慎微。

這裡不深入探討,自行腦補。

在警察局,很多病友被抓,老奶奶那一場戲我估計很多人看哭了。

他們不過想和正常人一樣活下去。

活下去,天賦人權。

呂受益幫助程勇打開了市場,並在病友中贏得了“藥神”的稱號。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但是程勇是什麼人?

被生活逼迫,夫妻感情破裂,老邁重病的父親需要救治,生意慘淡。

他一開始就不是想要做救世主,他就是要賺錢。

所以中間他受到金錢誘惑,順手把自己的渠道賣給了“江湖騙子”。

呂受益是被程勇給予過希望的人,

最後程勇親手送了他一程。

多麼荒誕的現實。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治癒小隊

王傳君唯一的一場哭戲是散夥飯。

大夥不歡而散,剩下他,他說是不是都喝多了。剛臉上還堆滿笑呢,話說完,臉上就被瞬間的悲傷擊碎,臉開始扭曲,變形,那個樣子很醜,但真的很揪心。那也是這部電影他表演的高光時刻。

他真的把自己代入到了這個角色中,去感受這場大病。

我印象中他一直都在臉上堆著笑,我甚至在他臉上看不到悲傷,但恰恰是這樣,我知道這背後他自己承載了多少痛苦。

他笑得有多燦爛,背後就有多痛苦。

這可能是導演有意弱化了這個病的痛苦。不販賣悲情,但觀眾明明從他臉上看到了生活給予的打擊。

沒有歇斯底里,也沒有任何發洩口。

其實從電影類型片的角度,已經完成得非常出色,流暢的敘事,演員精彩的演技。

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人的表演都是加分。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譚卓飾演劉思慧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章宇飾演彭浩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楊新鳴飾演劉牧師

但是我一直在想,電影僅僅就是在展示這個病嗎?或者批判天價藥?

不盡然吧。

以我“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角度,天價藥有錯嗎?

吃仿製藥萬一出了事,負得起責任嗎?

大家都知道研發一款藥物出來的費用都是數以億計,所以在定價方面自然便宜不了。在資本的成本/定價層面,我們真的無從批判。

還記得張長林(王硯輝飾)說過一句話嗎?

大家看完都在哭,我卻連哭都哭不出來

這個世界只有一種病——窮病

電影的第二層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問題的根源,是窮人吃不起藥。

只有從制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才可能真正解決程勇這樣的困局。

不只是慢粒白血病,事實是任何一種重大疾病都有可能把一個家庭全部搭進去。

這種例子我們見得太多了,微博上,朋友圈裡面。

我們每天祈禱這種事情不要花生在我們自己身上。

一旦發生,就陷入到了一個貧窮的死循環。

病人的錢都用來買藥了,因而變成了窮人。窮人生病之後只會越來越窮,如此循環,階級只會越來越固化。

公平嗎?

那這部分誰來給我們代言?

電影的結尾字幕給了一個答案——

感謝國家。

希望社會越來越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