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將建成成渝城市羣南部區域人才創新創業中心

為了更好地識才、愛才、聚才、用才,近年,瀘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人才興市”戰略,喊響了“開明開放、聚智聚才”主題,明確了加快建設“人才創新創業中心”的目標定位,以前所未有的戰略佈局高位驅動全市人才工作。

瀘州制定一系列人才政策,構建人才“磁場”

有了目標,瀘州開始制定一系列人才政策,構建人才“磁場”。截至2017年,全市人才總量53.58萬人,走在川南片區前列。人才驅動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正加速顯現。

2016年是瀘州人才工作起步之年。這一年,瀘州制定出臺《瀘州市“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提出建設“成渝城市群南部區域人才創新創業中心”的目標定位,配套實施“五大人才工程”、建設“四大人才平臺”、完善“三大人才機制”,為今後人才工作怎麼做指引了方向。

隨著人才工作“骨架”搭成,2017年,瀘州充分借鑑先進地區人才工作經驗,結合實際出臺酒城人才新政,配套出臺產業人才、教育人才、地域性緊缺人才等10個文件。各縣區、園區結合自身實際,全面推出針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人才政策和配套措施,形成“1+N”人才政策體系。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酒城人才新政”一經發布,引得海內外高端人才來瀘。

一年來,人才們走進了瀘州各個園區、企業,為瀘州發展注入了“人才力量”。瀘州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鍾華貴說:“現在為止我們園區運行一年多,新入駐的29家企業現在聘請的博士以上人才已經有61名,碩士以上的人才有150名,有高級技術工人90人,院士團隊我們已經有了5個院士團隊跟我們簽約合作,在國家省千人以上的顧問團隊我們有54人,特邀研究員有9人。”

為了進一步延續對人才吸引的後勁,2018年,“酒城人才新政”又有了進一步拓展完善,全新實施“麒麟計劃”、“菁苗計劃”、“紅鷗計劃”、“歸雁計劃”、“工匠計劃”等五大計劃,加強創新創業人才項目扶持。

到2020年 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80萬人

根據瀘州出臺《關於加快推進人才創新創業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實施人才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80萬人,引進和培育國內頂尖人才20名左右,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100個左右,入選省以上人才計劃100名左右,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5000名左右,初步建成成渝城市群南部區域人才創新創業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