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取材于真实事件的《我不是药神》,在点映期间票房已经破亿,已有刷爆朋友圈的趋势。但是,撇开影片赚足观众眼泪,所传递出来与现实相悖的观念,对于现实主人公的“药侠陆勇”,难道没有人打上问号吗?

药企是否真的毫无人性

影片很巧妙的改动了主角程勇的形象,从原本的患病只为求生,变成只是为了生计贩卖药物。为后面放弃贩药坐下了铺垫,也后续引发的吕受益之死、自我的救赎埋下伏笔,实现了剧情的跌宕起伏。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我不是药神》电影片段

以旁观者的视角展现了药企与病人之间最直接的冲突——金钱。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看似是对于病人无情的嘲讽,但是实际上是把头直接指上了药企、药品定价以及药品的专利保护。

在影片里有一个画面让人印象深刻,一帮人堵在医药公司门口抗议药价太贵,而医药公司老板是一副冠冕堂皇、唯利是图的小人形象,由此引发了影院里一大帮人的义愤填膺,为什么定价那么高?果然医药公司是吃“人血馒头”的。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我不是药神》电影片段

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一颗药的成本只有5美分,但是为什么要卖500美元?因为那是第二颗,第一颗的成本在50亿美元左右。公司的本质是逐利,因此,药品进入临床市场后价格往往不低。近年来新药屈指可数,一是研发困难,二就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太高,医药公司不能也不愿承担。

以现实中的格列卫为例,从1960年格列卫的作用靶点“费城染色体”的发现到实际应用,时间跨越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试问有哪些公司能持续这么长时间的不间断的研发投入?作为不断创新的基础,资金的回拢不必不可少的基础。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格列卫(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一开始便以低价销售,那么直到最后都不会再有新药的出现,更别提所谓的“仿制药”,然这样说很不近人情,但是前进脚步一旦停止,只会死更多的人。

庆幸没买到假药

影片中有一个画面进行了淡化处理,一位老人因为服用了张长林假药而病逝,而夫妻两最终找到了程勇,以此引出了假药头子“张长林”。在事后才得知,张长林常年造假药,却毫发无伤,为什么呢?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我不是药神》电影片段

尽管整个桥段用了近乎闹剧的方式处理,找到了假药厂商,并且在最终抓到了张长林。是在真实生活中,假药所造成的后果无不是血淋淋的。梅花k、关木通、亮菌甲素注射液等等事件,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

有国外独立调查机构曾对印度新德里最大的药市场进行过调研,预估他们正规店铺里的假药比例也在15%-25%之间。小小的药丸既能救人,也能杀人。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代购药物现场

小小的药片,药企制造出来是为了救人,仿制药厂制造出来也是为了救人,程勇带回来也是救人,可是为何就成了魔障了呢?影片中如是,现实生活中则更甚。

神?魔?陆勇?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陆勇本人(图片来源网络)

迫于经济的压力,程勇几经辗转,买回了由印度Natco 公司生产的 Veenat作为替代,价格为4000元。他搭配格列卫的棕黄色片剂吃了一段时间。一切检验正常,他才建立起对印仿药的信任,并且作为“印仿药的第一人”分享购药经验,开始声名大噪。

七年过后,陆勇将原本推荐的Natco 公司生产Veenat换成了Cyno 公司生产Imacy,外观是与格列卫颜色相似的棕黄色片剂,价格也大幅下降,变成了750元,3年过后,降至了200元。“我们对陆勇是百分之百信任的!”一个患者这么说。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在17年的时候,GQ实验室曾经对于此次的事件做过深入的调查,也陪同陆勇前往印度对于仿制药进行摸底。在摄影师说要拍一张拿着药的照片的时候,陆勇对商家说,“拿一盒 Veenat。”Veenat 盒子小巧,上面有黄色和绿色的条纹,并在显著位置印着公司的名字,Natco。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陆勇正在询问(图片来源网络)

诸多的疑点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刘正琛曾经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Cyno这个药企,在给自己认识的印度医生哈瑞• 梅农(Hari Menon)询问此事的时候,对方也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家药企。”

陆勇曾出示了一份 Cyno 的伊马替尼生产许可和两份申请表格。该生产许可由印度喜马偕尔邦颁发,但上面标注的药品种类并不涉及处方药范畴。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陆勇在药店(图片来源网络)

即便如此,喜马偕尔邦药监局的网站显示,该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2010年3月25日到2015年3月24日,而Cyno2017年1月生产的药品上,仍沿用了这一批号。这意味着,Imacy 不仅在专利和技术上是仿制品,没有得到中国市场的准入许可,它在印度的生产也是违规的。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Cyno 公司地址(图片来源网络)

Cyno 公司地址有两个,可查到的其中一处地址,位于一个小区内的市场里,但没有关于 Cyno 公司的任何标志。Cyno 另一处公开地址,也是它印在药盒上、标注在谷歌地图上的地址,位于地铁站 Preet Vihar 附近的一栋棕红色建筑内。

最重要的是,当初陆勇被作为“中国仿制药代购第一人”的陆勇,在慢粒患者的圈子已经是神话般的权威存在。他的故事被称为“中国版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超过150家媒体报道过他。掌声越来越响,他的事迹也被改编成了现今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作为电影作品,《我不是药神》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好电影,不仅通过改编成功的塑造了诸多的形象,也让人们对于白血病群体有了更深层次的关注,引发了广泛讨论。

我不是药神,是药魔?

《我不是药神》电影海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