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内地大型古装剧《甄嬛传》自2011年开播以来至今一直位居热播榜首,并远传海外,在东方地区及西方华人圈内掀起一阵“后宫热”。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无论服饰道具、台词剧情、演员调配,无一不是精雕细琢,将真实、复杂、奢华的清宫场景还原给观众。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先来说说道具,《甄嬛传》里的道具必须拿出来单独讲讲,因为真的太讲究了。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初看《甄嬛传》,想必大家感慨最多的就是繁冗复杂的赏赐。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上级赏下级,主子赏奴才,还有最重要的君恩圣宠,这一轮轮的礼仪应酬下来,也就把中国自古以来的为人处世之道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了。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暂且不提人物剧情,光是这些精致的配饰摆设,就已经揭开了后宫深似海的冰山一角。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华妃为了争宠赏给温宜公主的步摇,虽然很丑,但赤足金的,很符合华妃张扬奢华的个性。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甄嬛传》里有很多华美的护甲,护甲也根据主人的地位和级别各有不同。甄嬛在早期用的小指上是赤金护甲一对,食指上是珐琅彩护甲一对,在当了熹贵妃后,护甲就都换成纯金的了,显示了身份高贵。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皇后的护甲自始至终都是纯金的,看起来华美大气。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看看华妃这手,果真是“指若削葱根”,那一颗颗饱满光滑的指甲充分体现了华妃养尊处优的生活,蒋欣为了能给观众留下这么完美的一个镜头,不知平日里要多小心翼翼地呵护她的指甲哦!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熹贵妃的护甲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曹贵人的护甲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甄嬛传》中螺子黛出现的镜头次数不少,华妃也因为螺子黛之事和甄嬛结下了不解的梁子,恨透了甄嬛。赏给华妃的螺子黛是装在金盒子里的。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赏给甄嬛的,漆器盒子,比较低调内敛。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古代女人用的胭脂水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装丹药的盒子都是镶金边的。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眉庄剪的布托,仔细看,剪刀的柄是金的,上面还雕了花纹,还有眉姐姐的镯子,据说是缠丝蓝田玉镯,可见剧组的用心之处。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果郡王送给甄嬛的珊瑚手串。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果郡王的香囊。香囊最初是由佩囊发展而来的。古人衣服上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则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皇上送的蕾丝香囊一对。香囊即属于佩囊的一种,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帏、荷包等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皇上送的蜀锦玉鞋一双。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安陵容送给甄嬛的暖手炉套子,用稀有的蜀锦做的。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各式暖手炉及套子。古代的富贵人家,取暖常用铜制手炉或者足炉。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齐妃的手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太后的手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各位主子宫中的香炉也是不尽相同。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香炉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香炉使用的质料主要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器、珐琅及玉石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皇后娘娘宫里的香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眉庄存菊堂里的香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华妃寝殿内的香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华妃正殿内的香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太后寝殿内的香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安陵容寝殿内的香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九州清晏正殿香炉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御用的茶杯。但是同为宫廷用具,为什么有的是全黄?有的只有一点黄?全黄釉的,为皇帝、皇后、皇太后专用。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外黄釉内白釉盘,则是皇贵妃用的。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据了解,在清代,黄釉的多少标志着使用者身份的高低,由全黄釉到以黄釉为地,再到黄釉作彩,及至没有黄色,等级规定非常严明,不得簪越。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首饰盒,后宫妃子们所用的很多物件让人惊叹,譬如专门存放珠宝的小盒子往往是制作精美的器物。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皇后常抚摸的白玉如意,护甲很华丽。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眉庄打赏下人用的碎金子,做成瓜子的形状。对比其他朝代爱赏金赏银赏珍珠,清朝皇帝很喜欢赏金瓜子。一枚小小的金瓜子,由金子制成,外泛金光,小巧玲珑,在清朝乃皇帝的御用品。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华妃吃西瓜用的戳瓜叉。古代的戳瓜叉,是铁器时代以后,尤其是汉朝开始喜欢用。由于汉王室和西域的交往,瓜类很多的都来到中原。汉朝的器具改革也是按照新来的品种来的。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烛台是瓷的,蜡烛上还雕刻有花纹。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夏天乘凉用的风轮。话说手摇很累人的说。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二十五日,郎中保德奉旨:着做风扇一座,上安小羽扇六把。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消暑用的冰块。据《大清会典》记载,清代北京城内共有18座官家冰窖,专供皇家和王公大臣用冰。不论官窑还是府窑、商民窖,都是在冬天采集冰块,存入地窖中,夏天拿出来使用。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皇后的宝墨,雕刻的金色花纹很精致。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圣旨,诏书,宝册,宝印。清代对妃嫔的册封制度,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规定,清代后、妃、嫔等级的确定,必须通过颁发“册”“印”的册封仪式。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最后,皇上,该翻牌子了!

如果国产古装剧都达到《甄嬛传》的水准,谁还吐槽呢?(道具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