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陳偉星:我和你們不一樣

導語:

在VVShare發佈會現場,筆者採訪了多位VVShare的司機朋友,有從神州專車跳槽的,也有從滴滴專車來的,他們也表示對許多現場演講的內容聽不太懂,但是無一例外的都用了,“陳總和別的老闆不一樣”這樣的表述。因為陳偉星經常與司機們開會聊天,還詢問他們對打車鏈的想法,讓司機參與設計,這個過程中,司機已不覺得他是老闆,更像一個“善人”。

正文:

從打車鏈正式以“VVShare”命名發佈,顯然我們都猜錯了,陳偉星的“野心”遠遠比“再造一個滴滴”要多的多。無論是魔力學堂、快的打車、幣圈投資人、還是VVShare,甚至甘當“幣圈懟懟”,這些年,陳偉星始終沒說出口的那句話都是:我跟你們不一樣!

過去的“快滴大戰”時代,陳偉星曾問馬雲:“這事可幹不可幹?”馬雲答:“幹!”這是資本的回答,結局卻是資本的妥協,我相信陳偉星在這裡學到的比掙到的更多。如今的陳偉星不用再問任何人能不能幹,於是他開幹了,把質疑他或與他理念不符的人統統“懟得片甲不留”,不僅要幹,還要乾的不一樣,如一匹脫韁的野馬,在他構建的和即將構建的世界裡狂奔,他每一個細胞都叫囂著、享受著將他人甩在身後的快感。

「獨家」陳偉星:我和你們不一樣

用區塊鏈斬斷與傳統互聯網的“戈耳迪之結”

賣掉快的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陳偉星都在思考自己要去幹點什麼?不是找不到項目幹,用他的話說,他在尋找更大的機會,一個“不一樣”的項目,陳偉星坦言那一段時間快抑鬱了。後來他開始研究經濟學,全世界各地拜訪,繼而發現了區塊鏈。區塊鏈之於當時的陳偉星代表著什麼,無從知曉,但有一點很清楚:陳偉星找到了一條或許能顛覆傳統互聯網的領域,並從中窺到天機。

這讓我想到希臘神話裡有個故事,國王戈耳迪用亂結把軛系在他原來使用過的馬車的轅上,其結牢固難解,神諭凡能解開此結者,便是亞洲之王。好幾個世紀過去了,很多人都在尋找方法,但沒有人能解開這個結。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他率領軍隊進入小亞細亞,看到這輛馬車,有人把往年的神諭告訴他,他也無法解開這個結。但亞歷山大大帝知道自己必須是王,最終,亞歷山大拔劍一揮,一刀斬斷了這個複雜的亂結,以毀掉神諭的方式得到神諭,最終橫掃亞非拉。

「獨家」陳偉星:我和你們不一樣

(圖:亞歷山大大帝)

如果把“王”看做互聯網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那麼“戈耳迪之結”就是終極考驗。陳偉星顯然第一次未能通過,但他從來不認為自己並非天選之人,他一生都在追求被認同,不是那種迎合的認同,而是“大勢”的認同,所以他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在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的態度上,他顯然一直定位自己為後者。

不喜歡的環境,要麼改變,要麼離開,這是陳偉星的處世哲學。陳偉星說自己從小就是一個一直被別人否定的人,因此更渴望認同。用陳偉星的話說,“創業是一種尋找自我價值認同的方式,你會很想去證明自己想的就是正確的。”

「獨家」陳偉星:我和你們不一樣

(圖:離開打車行業的陳偉星轉型投資人,陸續投資多家區塊鏈公司)

如今,他與亞歷山大大帝一樣面對“神諭”時亮出了劍,用區塊鏈斬斷與傳統互聯網的“戈耳迪之結”,正是他用另一種方式的證明自己。利用區塊鏈,他要顛覆的不僅是那個傳統互聯網的世界,還要顛覆那些曾經“棄”他的“舊利益同盟者”,他要在這個世界裡建立“新的帝國”。

“打車鏈”顯然是他用區塊鏈實現認同的第一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快的曾經的創業是非常成功的,如果他能承認這一點,可能不會有“打車鏈”的出現。而“打車鏈”的出現,恰恰說明快的創業的那段時間,他找到了價值認同的最重要的東西:群眾基礎。

不割韭菜,與勞動者統一戰線

托馬斯·卡萊爾曾說,在任何地方,人的靈魂都站在光明與黑暗兩個半球之間,處在必要與自由意志兩處永遠敵對的帝國的邊界上。

信仰是區塊鏈行業常說的詞,以一種“共產主義”式的情節出現,人人都想“革命”,人人都想平等,但,現階段無論願意或者不願意,信仰的天平也始終偏向利益一方。抱團是這個圈子很重要的社交方式,互相背書互相吹捧,同時又形成了獨特的“鄙視鏈”。“大佬”站臺成為項目的標配,而這些項目始終伴隨著一波又一波的韭菜,陳偉星一出場就表現出了對這些“淘金者”不屑一顧,他甚至揚言:所持數字貨幣永不套現。

陳偉星,確實和幣圈的許多人不太一樣。幣圈大部分投資人關心的是公司的估值和套現的時間,陳偉星缺批評他們不關心社會問題,少了思考這些問題的動機,就不知道下一個風口在哪兒?

對現行打車市場利潤分配製度的不滿,是陳偉星開啟“打車鏈”的初衷。這次,他要拋棄“淘金者”,與勞動者站在統一戰線。我無法預言“快滴”合併後,如果是陳偉星來執掌“滴滴”大權,現在的打車市場會不會變得如陳偉星所說的那般“美好”。可以肯定的是,打車市場裡有著巨大的底層勞動人民,“勞動者”是陳偉星實現“帝國夢想”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VV Share白皮書的發佈會上,除了媒體與投資人,現場還請來了四十餘位司機代表,“勞動者利益”貫穿了整個發佈會的始末。

陳偉星說,VV Share的V是代表著勞動者的Victory,顯然,勞動者被提上了至高的地位,伴隨而來的是對盈利和管理的質疑。面對質疑,陳偉星則表示這是一場偉大的社會實驗,許多東西需要適應未來環境有所改變,並沒有成熟的模式。

「獨家」陳偉星:我和你們不一樣

(圖:司機小徐提供的陳偉星與司機的會議圖,左三:陳偉星)

在發佈會現場,筆者採訪了多位VVShare的司機朋友,有從神州專車跳槽的,也有從滴滴專車來的,他們也表示對許多VVShare的內容聽不懂,但是無一例外的都用了,“陳總和別的老闆不一樣”這樣的表述來表示對VVShare的支持。因為陳偉星經常與司機們開會聊天,還詢問他們對打車鏈的想法,讓司機參與設計,這個過程中,司機已不覺得他是老闆,更像一個“善人”。

從打車鏈到VV Share的社會實驗

與五花八門的項目“鏈”不同,陳偉星最終拋棄了“打車鏈”這個名字,用了獨樹一幟的VVShare,他表示,“我們不僅實驗這個項目,還要驗證這個行業的規則。這個社會實驗會覆蓋到很多人,我希望排除很多幹擾,讓大家都專注這個事情本身,而不是關注我這個人,我希望自己變得更加中立。”

這場實驗裡,VV Share將從“與勞動者共享的交易平臺”“經濟體內容資產的幣改平臺”“可治理與跨鏈全流通的經濟體公鏈”三個方面打造經濟體。從陳偉星最為熟悉的打車領域VV Go切入,後續還將逐步推動民宿VV Stay、外賣VV Eats、航旅共享VV Fly等品牌,並開放其接口給社區,發動社區完善錢包、交易所、行情、數據分析等配套技術設施、幣改相關產業內容,以逐步完善生態,打造公正且充滿熱情的“勞動者”社群。

白皮書顯示,VV Share將首次踐行V/Lrates(注:V為value,L為Liquidity流動性)模型,替代傳統金融工程的P/E rates模型,用具有剛性需求的流動性(即消耗)來實現經濟體價值升值。通過代幣的“燃燒”,讓利益迴歸勞動者。同時還將通過BCP協議發起公鏈聯盟,實現經濟體之間的價值轉移,首期Lambda及SLife都將參與其中。

「獨家」陳偉星:我和你們不一樣

簡單點來說就是,平臺不收取司機任何形式的佣金,會依照燃燒模型在訂單級別銷燬少量的VVSCoin使生態所有持幣者享受升值紅利。以此解決目前打車平臺帶來的分配不均等問題,保證勞動者的利益。

在陳偉星打造的基於信用的勞動者社群的偉大構想裡,我相信司機對規劃和模型並不是都能理解,他要用哪個點打動了司機。當筆者把這個問題拋給陳偉星時,陳偉星迴答的最多的一個詞是:尊嚴。

勞動者不被剝削就是最大的尊嚴。他說,不需要老百姓理解區塊鏈,要創造出他們喜歡的東西,讓他們用起來。

「獨家」陳偉星:我和你們不一樣

(圖:司機小張提供的陳偉星與司機的合照)

他讓司機相信,打車鏈的平臺是司機們來參與設計的,未來的利益屬於他們,他,陳偉星只是一個發起人,利益屬於這個平臺的所有參與者,這是陳偉星對所有勞動者承諾的共識。

作為第一個力挺打車鏈的幣安,幣安孵化器投資總監張靈這樣對筆者說道:雖然幣安labs已經投資了六個項目,但VVShare是幣安labs孵化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孵化項目,未來將會全力支持陳偉星的打車鏈項目,但堅持不透露投資金額。同時張靈也認為這是一場用技術去普惠的實驗,相比於盈利數字,她更關心人的理念、初心和長期願景。從這個角度而言,投資人對VVShare的期待似乎過於理想主義。

從陳偉星的第一合夥人、也是美團前聯合創始人楊俊瞭解到,8月初全球將有3個城市上線“打車鏈”VV Go,屆時,“賈布斯”還是“真理想”?一看便知。

區塊鏈像一個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江河,向歷史的遠方奔騰而去,有人埋頭淘金,有人建碼頭,有人創幫派,也有人乘著巨浪尋找未來,也有人翻船……但總有人要仰起頭,想要做一個共產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