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芒市|厲害!芒市護林員老何巡山巡到「金山銀山」!

“麻煩停一下車。”一箇中年男人對我們採訪的車子招了招手示意停下,上前告知:“你們開車上去的時候千萬不能按喇叭,今天菲氏葉猴下來活動,喇叭會嚇跑它們。”

聽說有菲氏葉猴,大家決定停車下來看看,中年男人往半山腰處指,果然有幾隻猴子正在樹林間嬉戲跳躍,肉眼依稀可辨。中年男人高興地說:“你們運氣真好,有的人來守幾個月都看不到,你們一來就看到了。這幾天有很多人來守著拍菲氏葉猴,早上好幾個外國電視臺的人剛剛進去山裡,他們今天應該也拍到了。”

交談中才知道,眼前的中年男人是芒市鎮河心場的建檔立卡戶、生態護林員“老何”——何發周。他剛巡山下來,正和其它護林員守在山腳,叮囑一些來往車輛勿在山林裡按喇叭。

媒体看芒市|厉害!芒市护林员老何巡山巡到“金山银山”!

巡山是老何每天的工作。河心場共有林地3萬6千多畝,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自2016年10月被聘為生態護林員之後,老何每天都要和3個護林員完成6000多畝山地的巡視。河心場共有23個護林員,其中,和何發週一樣是建檔立卡戶被聘用為生態護林員的共有13個。芒市林業局每年都給這些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每人每年管護勞務費1萬元。

媒体看芒市|厉害!芒市护林员老何巡山巡到“金山银山”!

除了巡山,老何他們還要定期入村入戶開展宣傳,向村民宣傳要保護綠水青山,禁止砍伐樹木、保護好猴子。老何說,過去河心場人靠山吃山、濫砍濫伐、盜獵現象很嚴重。為此,芒市相關部門和村委會的幹部多次制止並大力宣傳,帶著村民尋找和發展新的產業。後來,河心場被拍攝到有菲氏葉猴,林業局的專家告訴村民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寶貝,要保護好它們,村民口口相傳,也自覺上繳了自制火藥槍,情況才好一點。慢慢的,越來越多人知道河心場有菲氏葉猴,州內外大批攝影愛好者前來拍照,國內外的媒體也紛紛前來採訪、拍攝紀錄片,林業專家也多次到河心場對菲氏葉猴的數量進行觀測和統計。村民們保護森林、保護環境意識逐步成為行動,過去被破壞的生態環境漸漸恢復。

媒体看芒市|厉害!芒市护林员老何巡山巡到“金山银山”!

老何他們23個生態護林員每年有了固定的收入,巡山之餘還能管好家裡的農活。河心場的村民不再去砍伐樹木出售,也不再上山盜獵換錢,多年來的謀生之路算是自動放棄了。但人要吃飯、孩子要上學、家裡要用錢,這些是實際存在的困難。如何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顧的問題,既能保護好現有的生態環境,又能在保護好綠水青山的同時,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呢?河心場的村民開始了產業轉型探索之路。他們把現有土地進行劃分,因地制宜,在發展傳統產業甘蔗的基礎上種植西番蓮和香料煙。同時茶葉合作社也成立了,村民大力發展生態茶葉,共種植4000多畝,覆蓋農戶244戶,其中建檔立卡戶38戶,2017年僅茶葉就銷售達400多萬餘元,村民的人均收入提高到了6302元。

媒体看芒市|厉害!芒市护林员老何巡山巡到“金山银山”!

河心場生態環境較好,比較適宜發展林下經濟。在芒市林業局等相關部門的扶持下,河心場的林下經濟開始形成規模。目前,河心場村白墳小組等6個小組100戶,其中包括建檔立卡戶58戶,發展林下種植滇重樓100畝,戶均1畝,投入種苗資金400萬元,基礎設施25萬元,計劃在今年內完成種植。

老何家有5口人,現在收入除了生態護林員每年的管護勞務費1萬,家裡的茶葉也有收入,閒暇之餘還能做點散工,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更好了。老何很驕傲,現在河心場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多,除了菲氏葉猴的數量增加、活動範圍擴大,巡山的時候還能看到蜂猴、野豬、巨松鼠等。他說,河心場的村民們都希望以保護菲氏葉猴為契機,保護生態環境,守住綠水青山,並依託自然優勢發展生態旅遊,讓良好的生態資源變成真金白銀。

媒体看芒市|厉害!芒市护林员老何巡山巡到“金山银山”!

據瞭解,近年來,芒市立足林業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生態扶貧工程,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完善公益林補償等重大生態工程向貧困地區傾斜的機遇,及時向林區群眾兌付政策補助資金,2014年以來共兌付林業貸款貼息項目資金719.83萬元,惠及農戶2109戶;兌付森林生態效益項目資金1963.44萬元,惠及農戶4.44萬戶;兌付退耕還林年度政策性項目補助資金2655.37萬元,惠及農戶4.3萬戶。同時,聘請護林員108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護林員894人。

可見,芒市以加強生態治理保護為突破口,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隨著生態環境逐漸好轉,產業發展不斷創新,農民收入逐年增多,許多老百姓開始積極主動地保護綠水青山,守住真正的“金山銀山”。

媒体看芒市|厉害!芒市护林员老何巡山巡到“金山银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