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狼怕一托,狗怕一摸」,這句話什麼意思?

從容先生A

所謂狼怕一庹,這個庹字根據《字彙補》中的解釋為:庹,兩腕引長謂之庹。說成大白話就是成人伸出兩臂後,兩個手掌之間的長度,大概是5市尺(一米七)左右,古人很聰明的把這個模糊長度用一個字“庹”來形容。ok,解釋完庹字,這個一庹的意思容易理解了,就是指大概5尺的木棍子,也就是說,在以前古時候,由於自然環境較好,人口也相對少,野獸是大量存在的,尤其是野狼,所以以前人們能遇到狼的機會是很大的,所以在獨行或者夜行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一根5尺來長的大木棍,這樣狼看到了就不會輕易的攻擊你,因為狼生性狡猾多疑,如果你拿著武器,它看到後先會忌憚三分,從而保證自己的安全。

而狗怕一摸,這個大家有興趣可以立刻實驗一下,題主以前小時候那是屢試不爽,如果你在小區內看到有狗對你不友好的狂吠,如果你立馬在它眼前蹲下做撿石頭的姿勢摸一下地面,這個時候狗肯定會掉頭就跑。(注:藏獒誤試)


老豬的碎碎念

問:老人們常說:"狼怕一託,狗怕一摸,″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個題問前面20多人都回答了,回答完全正確,我再答也是雷同,也就不細說了。

意思就是狗對你汪汪,你只要一貓腰,就嚇跑了。狼看人手中拿棍,人手中哪怕拿著麻桿兒,狼也是害怕的,"麻桿兒打狼兩頭害怕"嗎!狼的疑心很重,就是"橫草不過",前面橫著一棵草,狼也要躲著走,怕是陷阱。

轉個話題吧,狼很狡猾,有時也跟人鬥智。上中學時有篇課文,就是蒲松齡先生的《狼》,說的就是狼和人鬥智,最終沒鬥過人: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途中兩狼,綴行甚運。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金蘋果老楊

過去農村老人說的話都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有著高度的概括性和實用性,然而隨著環境改變,有些古話徹底失去了“用武之地”,如這句“狼怕一託,狗怕一摸。”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說得直白些,就是人類對狼和狗智商的藐視,裝腔做勢嚇唬他們。

狼怕一託

狼,一種很兇猛的動物,早時在野外是會遇到惡狼的,也有狼飢了,竄進村子,吃家畜,人也會受到狼的攻擊,魯迅小說《祝福》中祥林嫂的兒子就是被狼吃掉了。小時候家裡的老人也會用狼嚇唬家裡不聽話的孩子:“再哭,再不聽話,就讓狼把你叼走!”



狼對人“劣跡斑斑”,人自會想法對付,若有人狼狹路相逢,人無工具在手,怎麼辦?在長期的對待狼的經驗中,老人總結出“狼怕一託”。農里人說,“一託”就是人用棒子打狼,遇到狼的時候,人要用棒子托住狼張開的嘴,讓其無進攻力。即便人赤手空拳時,也做出拿著棒子的姿態,狼就不敢貿然攻擊了。



在蒲松齡的文言文《狼》中也有這樣的描寫:“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說明狼還是怕人做拿工具而立。

但有經驗的老獵人告訴我“狼怕一託”是說狼怕人做出託著槍,閉一眼,瞄準的姿勢。因為這樣狼會誤以為你手裡有槍而不敢前行,你還可以點上煙,看到亮點,狼更不攻擊你了,如果有火,點周圍可燃物,甚至可以嚇跑狼的。


狼其實很聰明的,但也沒人“詭詐”。正如《狼》結尾處寫道,“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狼的狡猾,只增加了人的笑料罷了。

“狼怕一託”可以一試的。只是現在野外已無狼可遇,要看狼你還得花錢去動物園,且動物園的狼被關得已無狼的野性了。



狗怕一摸

是指狗害怕人做出低頭摸石頭的動作,它以為人要摸石頭打它,而嚇得奪路而逃。為何它狗會有如此反應呢?因為它們有過“傷疼”的記憶。

在農村,過去農家院很多養狗看家護院,而有的狗總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人過路他叫個不停,農村壯年人當然“不聽邪”,常常撿起路邊的石頭對著狗頭就是一頓狂擊,命中率高,打得狗嗷嗷直叫,落荒而逃。狗再看有人低頭摸石頭,狗就會本能的逃跑。




但是遇到藏獒、牧羊犬等大型犬和太過兇猛的狗,千萬不要再試了,以免死得難看。

現在再說狗我們會自覺不覺想到在小區溜達的寵物狗。對待寵物狗這“狗怕一摸”完全沒有效果,因為他沒有被石頭傷害的記憶,你若真的用石頭傷害它,小心狗主人會與你“玩命”。地上也無石頭可摸,你若蹲下,狗狗或許還屁顛屁顛跑到你身邊蹭你、舔你…….

“狼怕一託,狗怕一摸。”現在來說只能通過此句話,窺探下過去農村人生活的環境,同時慨嘆:動物就是動物,人類做出個姿態就能嚇住。


網悠然

首先更正一下題主的小錯誤,這句對付犬科生物的俗語原話是“狼怕一庹,狗怕一摸”。其中“庹”發音是三聲的“tuo”,更正了這點我們就好解釋了。

之前山腳下的村莊裡常常會遭到狼的攻擊,我們山西這邊幾十年前也有諸多萌萌的狼來院子裡偷東西吃。而狼一般喜歡夜間行動,所以走晚上走山路的百姓們都會隨身拿一根和手臂展開長度相近的棍子,萬一半路和狼邂逅,狼看到你手中有棍子就不敢攻擊你,屢試不爽。這就是“狼怕一庹”的解釋,這裡的“庹”就是兩手張開的距離,引申為隨身的防具。

而“狗怕一摸”也有特別的解釋,雖然摸狗頭是和狗表達有好的一種方式,但這種方式僅限於與你相熟的狗。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養狗,這個狗子們對陌生人可是不太友好,有時候還會擋你的道。這句話中的“摸”不是摸狗頭,而是蹲下身子摸石頭或者其他能扔出去的物品,狗會以為你要攻擊它,就會嚇跑。

當然,這招並不是百試百靈的,有時候你會遇到性格爆裂好鬥的狗,你要是蹲下來,反而會激發它們的鬥志,就會向你撲過來,你如果這時再蹲下身去扌……


車邏輯的邏輯

這句話我還是真沒有聽說過,小時候只是聽人說過“狼怕火燒,狗怕貓腰”

狼怕火燒

在我們老家那裡,很多年以前還是有狼群存在的。當地人有的時候會進山去打獵、柴、挖草藥。一去就要去個三五天甚至更久的時間。在深山老林中就不可避免的會和狼打交道了。

所以為了防狼,大部分人進山都會結伴而行,少則三五人,多的時候會有十幾個人。在白天,一般的狼群看到人類比較多,也不敢輕易靠近。但是到了晚上,這些餓狼就會想辦法接近宿營地準備偷襲。所以呢,睡覺之前就要在宿營地外生上一堆篝火,有了篝火狼群就不敢往前走了。

因為在山中,最讓它們害怕的就是山火,山火燃燒的不可預見性讓它們有一種未知的恐懼。所以,火成了狼防狼的最佳手段。

狗怕貓腰

說的是如果有一隻狗對你有敵意,你要彎腰作出想要撿起石頭的動作,它就會嚇跑了。

說一下我的經歷,小時候有一次上學走的比較早,路上沒有人,半路上遇見了兩條流浪狗。見到我之後,就在後邊亦步亦趨的跟著,我快走它們也快走,我停下它們也停下。當時把我嚇壞了,還好路上有一些石頭,我一邊盯著狗一邊彎腰去撿石頭,這兩條狗看到後就做出了想要逃跑的動作,將側身對著我。等我撿起石頭向它們丟去的時候,兩條狗就嚇得撒丫子跑了。

狗怕貓腰的俗語誠不欺我!


歷史風暴

實際上這句話應該是:“狼怕一庹(tuǒ),狗怕一摸。”一庹是指的隨身攜帶的一個棍子,一庹的長度大概是成年人的手臂伸展的長度。看到武松打虎的時候,他手中就拿了一個哨棒,那就是用來防身,防猛獸的。


在古代的時候時常會有狼出沒,人們便會帶著木棒防身。一般不是餓急的狼,不會貿然攻擊人類。當狼看到人們隨身攜帶的有兵器的,一般會繞道而走。所以說:“狼怕一庹”。

而農村一般在村裡都會有惡狗,走到別人家門口或者路口的時候,他們很容易撲過來。這個時候不能逃跑,不能漏怯,如果你逃跑它會追著你咬。你只要彎下腰,摸摸地上,惡狗就會以為你要摸磚頭或者木棒打它,它就會落荒而逃。農村地上到處都是木棍或者磚頭瓦片,這點不奇怪。



答主小時候就在農村,“狼怕一庹”這招沒用過,畢竟現在很少見過狼了。但是“狗怕一摸”這招屢試不爽。


漁耕樵讀

做小孩的時侯最喜歡擠在人堆裡聽老人講故事。是說人走夜路的時侯要拿一根木棍手裡,夜裡走路經常會遇到狼,狼會跟在人後面,到時候狼會站起來用前腳搭在你的肩上,如果你回頭就會咬人的脖子喝人的血直至吃掉,所以晚上走路不能隨便調頭,要用手中的木棍往後打狼的頭,它就會跑掉。到於狗就用摸地撿石頭的動作,狗就會跑。


鄂晴漢民


李198588733

狼怕戳,狗怕摸。狼前撲攻擊必然張嘴,用棍子瞄準狼的嘴巴直接捅進去,從喉嚨捅下去,狼不可怕,找準弱點就行了。狗怕摸,再厲害的狗,你彎腰在地上摸一下,狗此時的目光是集聚在你身上的,它以為你撿石頭打它,所以會怕,記住遇到這兩種動物千萬別轉身就跑,你跑不過它的。越是善於奔跑的動物,腰桿必定細,這也是它最致命的弱點,即使沒有工具,用胳臂就可以輕易打斷它的腰!


槐林齋

小時候在老家遇見狗向你跑來時,你往地下一蹲,狗以為你摸磚頭砸它,一般的狗都會跑開的。至於狼怕一託,都是獵人總結的經驗:孤狼怕人手中有一米多長的棍棒(一託:兩手伸開的長度為一託)。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