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與楊振寧婚後,捐贈給清華近200萬美元,對此大家怎麼看?

眼睛四周

我個人的看法

是敬佩,二百萬美元不是誰都捨得捐獻的。楊振寧的這個舉動引起了不少人的冷嘲熱諷,很多人說這個時候來討好中國,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之可笑的。很多人討厭楊振寧並且去罵他無外乎是兩個原因,第一個祖國強大才回國,第二個娶了歲數小的妻子。

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是無法想象的,這麼說吧,有十多個人因為研究楊振寧的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美國人認為目前為止除了牛頓和愛因斯坦等人,還沒人能夠和楊振寧媲美,可見楊振寧的成就之高。可是這些事國內似乎沒幾人知道,新聞報道的全部是他的私人感情,他的成就卻不說。

首先說說楊振寧當時為什麼不回國,這裡先科普一下,楊振寧是成名之後入的美國籍,並且他是以中國人的身份領的諾貝爾獎。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國內沒有條件讓他去做自己想做的物理研究,而且他的身份以及國內的一些特殊情況導致他不能留在國內。

他在美國的時候就不停的幫助中國,利用自己的人脈將中國的一些優秀學生送去美國深造,這些人學成之後回國對中國的幫助時非常大的,他為了中美關係正常化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用自己的錢去宣傳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必要。他在美國的時候也經常給清華大學建議,比如設立各種各樣的培訓學院等等,細節就不在這裡講了太多了,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楊振寧回國的時候同時還給祖國帶回來了一批頂尖人才,這些都是其追隨者。

楊振寧後來的婚姻,因為翁帆比他小太多,人們都抓著這個罵。實際上這是他的私生活,別人不應該說的,可是偏偏人們就看不慣這種婚姻,在這裡提一下翁帆,她的家庭條件是很好的,兩人在一起單純的就是喜歡,兩人婚後的生活並不是多麼的錦衣玉食,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每個人都有選擇婚姻的權利,別人沒有權利去指手畫腳。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一提到楊振寧和翁虹就會想到他們年齡的差距,足足差了54歲。兩個人的結合備受爭議。他們結婚以後,夫婦二人捐予清華近200萬美元。此舉對中國教育事業是有益。不管楊先生個人生活是怎麼樣的,那屬於個人範疇的私生活。他在科學界的地位,影響,貢獻是非常高的。


有人對當年楊先生沒有回國效力而選擇留在美國表示質疑,認為楊先生不愛國。事實上在中美關係有所緩解的時候,楊先生是第一位美籍華人科學家訪華的,他推動中美文化的交流,讓中美之間有了互相瞭解的機會;楊先生去各地講學或是訪問的時候也會作有關我國情況一些報告,這些報告尤其在當地華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許多國家尤其是科學家對中國持有好的態度,願意和中國走近,是和楊先生密不可分的。


楊振寧為中國的科研事業引進人才,帶動了大批的海外科學家回到祖國為我國的科研事業添磚加瓦。他還組織促成了中國科技少年班的創建,培養了年輕的科研人才。楊先生的愛國情懷和人品,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楊振寧作為當代在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物理學的貢獻都是不可估量的。


楊先生並不虧欠這個國家,相反的是,他還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為這個國家做出過許多讓人欽佩的貢獻。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得他沒能像鄧公稼先那樣,和我們共患難。等待時機成熟的了,他又投入的到祖國的科研事業當中。 翁虹和楊振寧的捐贈行為無疑是愛國的,值得我們學習的。


決勝網

【楊振寧不是中國富強才回國。1971年,楊振寧訪華,為中國科教事業做貢獻,為中美改善關係奔波,此時中國的GDP比1955年還低。1980年代,大陸還很窮,楊振寧為建設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停留大陸一年之久。楊振寧回清華之前,美國給他幾十萬元美金年薪欲圖挽留,楊振寧拒絕了鉅款,毅然回國工作,在清華任教20多年不拿一分錢工資,還把清華給予的100萬元人民幣捐獻給清華。楊振寧不光捐錢捐物,還從20世紀80年代起,為中國創建了4座高等學術中心,60多座現代物理實驗室,全部分文不取。楊振寧從1977年起,每年推薦中國青年到美國深造,迄今已有1200多人,絕大多數都回大陸做了棟樑之才,其中包括北大,復旦,中科大的5個校長。】

下面普及一個人文常識:

老夫少妻並不違背倫理。最多就是民眾不喜歡、不提倡而已。但不喜歡,只是私人對私人的看法,無論如何也與違背倫理不發生任何關係。

(筆者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研究員黃慶橋)

好比,有些人喜歡吸菸,而你討厭吸菸。你可以因為你討厭吸菸,就硬說吸菸的人違背倫理嗎?

歷史上老夫少妻比比皆是,孔子的父母,甘地、張大千、李敖...他們的婚姻都是老夫少妻。

在自然界,雄性以年輕、健康的雌性為配偶是本能。倫理與道德無關,其目的是分配生產資料,傳遞更優秀DNA,有利於物種的發展。比如,禁止親近婚配是為了優生優育,而不是涉及道德因素。道德是進化的產物,並非一成不變。倫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古代少數民族有丈夫死了妻子改嫁小叔子或者庶子的習俗,目的是財產的分配。而在現代,一些戰亂頻頻的非洲國家,甚至俄羅斯,很多議員提倡恢復一夫多妻,目的就是繁殖人口。

所以,倫理本身就與道德無關,倫理更沒有一個永恆的標準,而是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息息相關,社會變了,倫理就會變,不存在“幾千年的倫理”。

我查遍經史子集,諸子百家,二十四史,古今中外,野史俾文,以我人文歷史哲學鑽研多年的學識功力,也沒有看見哪一段文字說老夫少妻違背倫理。通過邏輯推導、常識分析,也沒有推導出老夫少妻違背倫理。又詢問二十多位人文學者、教授,也沒有一個人認為老夫少妻違背倫理。他們一致表示“老夫少妻違背倫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

我倒是發現:中國自古以來的倫理就是男人要三妻四妾(當然現代社會不提倡)。

有人會問:老夫少妻有沒有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自然有某些拜金女為了富裕的生活嫁給老翁,但不能一概而論。好比企業家做慈善捐獻,很多企業家確實是為了出名,但不是所有企業家都為了出名,也有真心實意想為社會做貢獻的企業家。翁帆也未必就是為了錢嫁給楊振寧。如果為了錢,翁帆是不是嫁給有錢的中年人更划算?楊振寧把在清華執教20幾年的工資都捐獻了出去,連諾貝爾獎獎金都捐獻了一部分。楊振寧和翁帆在清華住的別墅,產權屬於清華,就如同幹休所一樣,只有使用權,沒有繼承權,而這一點,翁帆在結婚之前就是知道的。

楊振寧如果足夠“精明”,他完全可以和某些人一樣,包養一個女性,外界也不會知道,自然不會損害他的名譽一絲一毫,似乎“沒有必要”光明正大的娶翁帆。但楊振寧卻不顧世俗的眼光,娶了翁帆,這不恰恰是對世俗腐朽風氣的不屑一顧嗎?

至於為什麼翁帆要嫁給楊振寧,很簡單,翁帆的研究生論文曾打算寫《楊振寧的翻譯思想》,她本身就欽佩楊振寧的人品學識,就如同粉絲嫁給偶像,非常平常。雖然年紀差了一點,但人家你情我願。我打個比方:劉德華60歲了,假設劉德華現在是單身,一樣有18歲小姑娘願意嫁給偶像。翁帆也不是楊振寧的學生,楊振寧沒有為了私慾去包養女性,是合法的續絃,怎麼就不可以呢?

(翁帆)

有人會不服氣:如果是你的女兒找個老頭,你會這樣說嗎?我實事求是的回答:如果是我遇見這個情況,我會先負責任的找女兒談十次,一五一十的告訴她,我不喜歡你們結合,然後客觀的指出結婚後的種種困難。如果女兒堅持,我就會尊重他們的私人決定。婚姻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權,需要誓死捍衛,即使是父親也無權去粗暴干涉。

老夫少妻佔用性資源,所以該罵?

還有人說,翁帆嫁給楊振寧,我恨死楊振寧了,因為楊振寧佔用了一個性資源。

光棍問題,主要是三方面造成:房價,個人能力,社會階層。老夫少妻在社會上畢竟是極少數概率,微乎其微,怎麼可能有很多女孩子效仿翁帆嫁給老年人?對社會增加光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真有拜金女想學習翁帆,一瞭解,原來楊振寧絕大多數財產都捐獻了,她們還會學習翁帆嗎?

翁帆即使不嫁楊振寧,以她的高幹家庭(翁帆的父親是老總,家族出了很多國家高級幹部,不差錢)和高級知識分子的身份和修養,也不可能嫁給沒有能力不踏踏實實為國家服務的人(特別是在網絡上喜歡攻擊別人,自己卻沒有為國家做貢獻的素質低下者)。也就是說,即使翁帆沒有嫁給楊振寧,光棍也還是光棍。

至於“佔用性資源”一說就更加顯得可笑了:

在原始和文明不昌明的古代,婚姻和性交(即佔用性資源)的主要功能是繁衍後代,現代文明社會早就脫離了那種以繁殖為目的的時期了,而是以追求思想解放,追求心靈默契為婚姻的最高準則。如果說楊振寧娶了翁帆影響了繁衍人類是“罪過”,那麼丁克家庭直接就不要小孩,現在很多西方國家,甚至臺灣地區同性戀也合法了,這些行為都“佔用了性資源”,而且沒有繁殖人口,是不是違背倫理?是不是“罪過”?不。文明社會的主流看法反而是尊重這些“標新立異”的做法,認為這完全是個人的私事。如果你還說這是違背倫理,那你的思想就太out了,讓人懷疑你出生在1890年。以後科學技術發展,嬰兒都可以在實驗室製造出來,再拿老夫少妻說事,就太幼稚可笑,現在不是滿清時代了。

一個社會文明程度有多高,就看是不是尊重標新立異的個人行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理性地把它當做個人的私事,相信他們,尊重他們的個人選擇,並送上應有的祝福。中國人向來是喜歡講“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為什麼在“楊翁戀”這件本屬喜事的問題上,我們就缺少了這種樂見其成的態度呢?年齡的懸殊早已不再是情感的障礙,更不能成為瞎揣摩甚至是不遜言辭的理由。如何對待“楊翁戀”,既顯現我們社會的寬容度,更顯現出我們應有的文明水平。

的確,兩人年齡相差懸殊了一點。據此,網上有很多惡搞的言論,還無中生有地編派出了一些惡作劇的段子。這些,只能視為世俗觀念對於一場脫俗的愛情的本能抵制,無損於愛情本身的正當性和純潔性的。

我們的網友們太注重婚姻的外在條件了。時至今日,如果說,我們一定要強調相戀的男女必須門當戶對,或者兩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相稱,否則就認為是不般配,這種觀點相信已經得不到多數人認同。那麼,同樣屬於外在條件,兩人的年齡差距就是愛情不可逾越的鴻溝嗎?恐怕也不盡然。

人的年輕和年老,重要的在於心態。楊先生的心態,一直保持青春不老,這是他能夠吸引翁帆的重要原因。他關心社會,關注人生,對周邊發生的一切永遠保持興趣,求知慾極強,還像青年人一樣熱愛學習。他與翁帆有共同的愛好,喜歡聽音樂,熱愛文學。我和楊先生有過多次近距離的接觸,談天之中,根本就感覺不到他的年齡。翁帆也說過類似的話。翁帆說,他和楊先生,是一對非常好的朋友,共同語言很多,因而生活中的樂趣也很多。就身體狀況來說,楊先生體力甚好,82歲時和翁帆兩人逛公園,還一起騎雙人自行車,楊先生在前,翁帆在後,一路拉風,歡快異常。如今,他們已經結婚10年,楊先生92歲,除了增加了一支柺棍以外,沒有什麼變化,還是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走起路來,腰板照樣挺直。

這樣的老人怎麼不適合再婚?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心中有愛。婚姻是愛情的結果。報紙上常常介紹,說他們夫唱婦隨,相敬如賓,講他們出席各種活動,永遠是同出同入,手牽著手,而且“十指相扣”。這個動作被記者們敏感地捕捉到了。作為見證人,我可以證明記者所言非虛,而且我還要說,假如你看到他們,就會明白,這個動作,絕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的,以至於成為一種習慣,只要兩人一起出行,必定如此。作為一對戀人,這動作本不足為怪,但是大家是否想到,他們已經“十指相扣”了整整十年?!那些在網上妄議的人們,可否反躬自問,在你們自己的理想婚姻中,是否也有過十年“十指相扣”的經歷?這裡,我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語,說“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腳知道”。楊先生和翁帆是否幸福,的確不是別人可以妄加評判的。

科幻作家王晉康這樣說:

“在我眼中的的楊振寧先生卻是非常的平易近人,值得每一個人尊敬。”
“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重獲中國國籍難道不應該是被所有人讚揚和支持的嗎?意外的確是網上有不少人嘲諷甚至謾罵楊先生。 我想說的是網上的這些聲音再喧囂,也絲毫無損於偉人的光輝,不必說它。
讓我感慨的倒是:我們這個民族怎麼啦?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戾氣滿胸的人?難道真如某人所說,這是吃狼奶長大的一代?但願他們不會成為中華民族的主流!



文/懷疑探索者


懷疑探索者

這兩天關於楊振寧與翁帆的事情吵吵的厲害。2004年82歲的楊振寧迎娶了28歲的翁帆,因其懸殊的年齡差距,而備受爭議。如今一晃十三個春秋已過,本來逐漸退出公眾視野的兩人,又因為一則楊振寧的遺產分配而又熱鬧起來。因為遺產中只留給翁帆一套別墅的使用權,讓網友替翁帆直呼不值。


其實真的是吃瓜群眾白白操心,翁帆和楊振寧結婚本就不是圖個錢財,因為他們結婚以後,兩人就將近200萬美元的存款,捐贈給清華。楊振寧與翁帆也沒有去追求豪華的生活,他們的家,裝修普通,陳設簡單,與一般平民無異。可以看出翁帆並不是只為了貪圖享樂。

通過這件事情,至少翁帆沒有貪圖楊振寧的錢財,所以楊振寧遺囑分給翁帆一套別墅的使用權,翁帆也沒有異議,或許也是兩個人早已商量好了的。

不管在外人眼裡怎樣,鏡頭裡的兩人永遠是一幅幸福的模樣。當翁帆生病時,楊振寧也是做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公眾場合時,翁帆看楊振寧那種滿足,崇拜的眼神,也是讓吃瓜群眾,羨慕妒忌恨呀!十三年得相濡以沫,早就打碎了吃瓜群眾的西瓜。



至於還有認為翁帆肯定是圖點什麼的想法,早就不攻自破了,讓大家沒戲可看也是戲呀!

謝謝朋友們的支持和關注!

希望能和朋友在以後的日子裡,一起灌水,一起澆花,一起成長!

#眼睛四周# 不一樣的看法!


眼睛四周

我的看法是,楊振寧表達一點愛國情懷,不差錢,大度、人品、磊落、光明、沒有見過楊振寧本人,他一定有很多魅力,否則,高才生翁帆是不會被迷戀而走入婚姻殿堂。這是一種偉大。內在的,與生具來的,……


老李SHENYANG

最起碼她能去做。

翁帆一直是楊振寧的崇拜者,她的研究生畢業論文原本就是《楊振寧的翻譯思想》,嫁給楊振寧無非就是粉絲嫁給偶像。

翁帆結婚以後,將夫婦二人的存款捐贈給清華近200萬美元。翁帆和楊振寧並沒用去追求豪華生活,他們的家,裝修普通,陳設簡單,與一般平民無異。


驛動的心137790772

楊振寧先生是世界知名科學家,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是中國的驕傲,也是清華的驕傲。楊振寧先生遵循其父楊武之先生“有生應感國恩宏”的教誨,一直心繫祖國,1971年作為第一個從美國回國訪問探親的華人學者,對推進中美之間的交流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回國定居清華園,經常用親身感受培養、引進人才,帶動一批又一批的海外科學家回國效力,為祖國科學事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是愛國科學家的典範。楊振寧先生的品格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楊振寧先生的捐贈毫無疑問是他愛國的又一個行為!
  


社坡光哥樂隊

提及楊振寧先生,國內普遍存在三個問題。

一是,國家最需要“科學家”時,楊振寧卻選擇了美國。注意,這裡的科學家加了雙引號——請問,有多人能夠分得清什麼是科學家,什麼是科技專家?

二是,楊振寧先生和翁帆之間相差54歲,卻成為夫妻。

三是,楊振寧垂垂老矣卻放棄美國國籍,回到祖國——回國安度晚年。

然而,事實是,楊振寧主攻的是理論物理,是純粹的科學家,而不是科技專家。錢學森、錢偉長和鄧稼先等,是頂尖的科技專家,而不是科學家。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祖國急需科技專家,而不是理論物理學家!換一句話說,當時的美國更適合於楊振寧——事實上,即使楊振寧回國,也可以說是書生百無一用。

關於楊振寧和翁帆的婚姻,筆者只想說,翁帆嫁給楊振寧先生時,是一位有過婚姻經歷,且擁有碩士學歷,具有完全民事能力和刑事能力,具有獨立人格的女士!筆者很奇怪,那些因此辱罵楊振寧先生和翁帆女士的“人”,是否擁有完全的獨立人格?任何攻擊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做出的個人婚姻決定,只能懷疑質疑者的人格——估計,這類殘障還不知道什麼是“人格”!

關於第三個問題,我國從百廢待興,急需科技型人才到需要科學型人才,正是楊振寧先生回國之時——還需要再說什麼嗎?

所有辱罵楊振寧先生的“人”——這類“人”,是不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們只不過擁有人形,卻不具有獨立人格,所以,筆者在“人”字上加了雙引號,表示懷疑和哂笑!

楊振寧先生的一生可以概括為兩句話:一是尋求科學真理;二是胸懷家國——九十多歲的高齡還能身體力行,奮戰在科教一線,筆者笑問國內還有幾人?

楊振寧可以說,很有錢,但是,他把所有的錢都捐給祖國,哪怕是最後的兩百萬美元,楊振寧先生也全額捐給祖國——國內又有多少身居楊振寧先生地位的“人”能夠做到?

當你們攻擊楊振寧先生時,請問,你為國家,你為社會,你為人類做了什麼?

無語,側目,哂笑——一群膚淺而又滑稽的小丑!可悲,可笑,可嘆!


鄭瑞文2015

我對他的200萬不敢興趣,我對他的嬌妻挺感興趣的!54歲的年齡差,真的不知道翁帆圖他的什麼,找一個爺爺最老公!聽說分割財產的時候得了一棟別墅有活著的居住權,死了還是清華大學的,唉!翁帆你後悔嗎?



喜歡喝綠茶de妹妹

翁帆之婚姻既屬雙方自願且有婚姻正規手續理應受法律保護,但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影響有很強的民族自尊心,所以介於楊博士沒有在祖國困難時為國效力而心存介蒂所以對其有所苛責。故對其老少配多有微詞情有可原,否則名士謝賢齊白石也是老少配卻少有人噴。其實楊先生因家庭和科研取向問題選擇當時未回國也可以理解,他選擇晚年迴歸祖國為國效力更是應該讚歎,足見其愛國之心。否則以其地位恐怕在那個國家也會受到禮遇找個伴侶也非難事,大家以為然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