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能夠在南極科考 中國花費1億從美國買了一架80年前的飛機

2009年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海拔4000多米米的地方,中國建成了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崑崙站。由於這裡環境惡劣,每年只有在南極夏季才能夠進入,利用這短暫的時間進行科學考察。搭載科研人員進入南極的就是從美國引進的雪鷹601。在此之前使用的是俄製卡32直升機進行科考,但是在2011年11月8日,一架科考隊的卡32直升機在執行任務時墜毀,雖然沒有造成人員死亡,卻引發科考隊使用固定翼飛機的想法。於是花費1億元人民幣從美國引進“

雪鷹601”。

為了能夠在南極科考 中國花費1億從美國買了一架80年前的飛機

在南極墜毀的卡32

雪鷹601是中國從美國巴斯勒公司購買,在美國原道格拉斯公司經典機型DC-3基礎上改裝。DC-3型客機研製於上世紀30年代,距今已經80多年,但是它依舊活躍在天空之中。DC-3一共生產了13000餘架,這在民航史上是空前的。關於DC-3最著名的要數抗日戰爭時期的“駝峰航線”。參與駝峰航線的C-47是由DC-3改進而來,它從印度向中國運輸了50多萬噸物資,有力的支持了中國的抗戰事業。

為了能夠在南極科考 中國花費1億從美國買了一架80年前的飛機

駝峰航線上的C-47

中國購買的雪鷹601是由DC-3的原型改進而來,這架飛機具備在零下50攝氏度的嚴寒中使用,具備人員快速運輸、應急救援和科學調查三種功能。這架飛機安裝了冰雷達系統、航空重力儀、航空地磁儀、機載激光雷達系統、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等。這些先進的科考設備主要用於探測南極冰蓋內部結構、揭示南極冰下基岩構造、探究南極冰蓋下水系形成、南極冰下盆地沉積物特徵、在南極開展地質填圖、環境地質調查等科學研究。

為了能夠在南極科考 中國花費1億從美國買了一架80年前的飛機

中國在裝備這架飛機之後,標誌著中國南極考察在完全航空支持野外作業能力上進了一大步,在高精度南極冰蓋航空遙感觀測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也意味著中國南極科考逐步從參與者變為引領者。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英國和德國之後,第5個擁有具備快速運送、應急救援和科學調查等多功能極地固定翼飛機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