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据汉艺教研团队观察发现,近年来,前来咨询作品集创作的同学开始偏向于“低龄化”,以珠宝设计为例,高中毕业、大一时段便来咨询院校事宜的同学不在少数。问起原因,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点:

1. 国内艺考竞争压力太大,付出和回报很难成正比

2. 看到学长学姐的学习状态,并不是自己向往的样子

3. 已毕业的前辈们,坚持在国内的不是转行便是做了珠宝技师。

对于学习珠宝设计的同学而言,顶级设计师是所有人的理想,但一个很扎心的事实是:如果只是依靠国内教育,而不是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十多年,大家实现这一理想的可能近乎于0。

01 —— 国内教育的优劣

艺考的存在,集合了大批绘画功力扎实,学习能力在线的学生,但这些都可以经过规划训练逐步跟上,而国内学习让大家有挫败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理念更新速度慢

学习珠宝设计的同学现在应该可以逐渐感受到,学校的教育已然逐渐开始引入现代设计教育理念, 但教学体系其实和几年前没有什么不同——

一年级是素描色彩等基础,大二开始零散学习专业知识。

而一些人在国外学成后,想要将其创作及设计的先进理念应用到国内大学体制上,但由于各种“非必要”的人才审判标准及繁琐的更新手续,导致进入大学体系的海归人才极少,而一个新理论的推行到普及,高效的时间多为3-4年,而这个期间,国外已然出现了更为创新的实践理论。一个还欠成熟的教育体系下,学习一个需要紧跟社会风向的设计专业,自然会导致大家一直在落后一步。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2. 太多“非必须”课程

以下为教研团队整理出的两所国内某两所高等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本科学习的课表对比: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从上图可以清晰看出,国内的大一专业课程中贯穿着大量非必须的文化课程,而后期也是存在诸多理论文化课程,看似学制比较长,可大量的时间并不是全身全意地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

而与伯明翰大学的课表对比,国内缺少的几门课程恰是当代珠宝极为重要的“内涵”之处:

  • Jewellery and Objects in Context(首饰与物件)
  • Contextual Exploration(语境探索)
  • Contextual Specialisms (语境专门化)
  • Body and Identity(身体与身份)
  • Narrative of Objects (对象叙述)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在珠宝作创作阶段,便出现一个极为典型的问题:作品中过于看重工艺及美感,对于作品背后的含义及创作过程却并不知道该如何去探寻。由于缺乏大量的实践训练,多数同学创作时往往简单粗暴:

讲到中国元素就是红和龙,讲到自然就是花和草,讲到爱情就是喜鹊和爱心,

在主题的深入发展、元素提取、设计发展显得非常地薄弱,很难看到一个本科生做出相对成熟完整的创作设计作品,哪怕是工作好几年的行业从业者如果没有重新系统地学习创作设计也很容易在市场的影响下变成一个改款师。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3. 碎片学习

国内的珠宝设计课程,多是分模块进行学习,绘画、工艺、宝石理论等每种基础都有涉及,

但关于提高,大家多会收到同一句话:多加练习。这样的教学有个极大的弊端便是:实践更是没有机会和人引领,对于知识的掌握便只是知道,但是却无法精通。

而到大四阶段,学校要求大家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完成毕业设计,而在此之前,很少有同学能够经历相对完整的项目创作,对于如何深入调研,如何和之后的创作有所联系都不清楚,这样创作出的作品往往完成度不高。而对比国外体系下同学的毕设作品,很容易看出差距之大。

国外院校学生作品▽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02 —— 如何为自己做好规划

▌学会自我学习和提升

绝大多数同学在创作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阻碍,其实总结出来无非两大块:

1. 灵感的收集与思考

2. 如何做到灵感和设计的完美转换

设计中很多技术上的难度和绘图能力的不足,远远没有这两点令各位同学恐慌与迷茫。而在国外很多学校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这两点问题会建议学生们多去逛艺术展,博物馆,科技展。而如何看展则成了大家最需要去注意的问题。接下来为大家列举一些案例,带大家分析从艺术展中同学们有什么可以获取的信息和帮助。

  • 当今社会的关注话题和流行趋势

很多同学因为年龄比较小,生活经历有限所以对很多事情的思考没办法做到特别深入,而当你了解的那些艺术家的灵感和创意,能激发出你对同样话题不同层面的思考和补充。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 品味上的提升

很多同学在设计时对自己用于在配饰上的配色,造型结构没有自信,或者说对于很多物化写实的形态很难抽象转化,其实很多大师的画作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是有着对色彩把控有极高的天赋,并且在绘画的个性和手法忠于内心感受,所有作品中带有强烈的个性,都是大家需要去学习的内容。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打牢基础

正如之前所言,当下国内教育体系虽然有所欠缺,但是对于绘画功底及金工技术方面的教学很是扎实,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赶超国外。作为创作的基石,在国内教学环境下,大家切要将基础更为牢实掌握。

通过教研团队在对安特卫普以及北欧诸多珠宝顶级院校作品进行大量调研及分析后发现,与英美等院校相比,申请欧洲顶级院校很大的一点不同为:英美院校鼓励不同学科同学积极报考,但在其他欧洲国家,鲜少会有同学能够跨专业考取,而直申安特卫普的可能性更是近乎于0。

▌熟练掌握设计框架

由于国内碎片式教育方式,学生们并不知道如何从无到有的实现一个设计项目,而对于其中涉及到的环节步骤,也会存在许多局限认知。以设计草图为例,教研团队在与学生开始接触时发现,很多同学在开始作品集创作时,对其认知是画的好看的手绘图,却不明白设计草稿是一个设计推进的过程,最初的雏形是什么样,发现了问题如何改进等,

即使是专业学生,对于设计几乎还是小白状态的不在少数。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而在掌握整个设计框架后,学生的珠宝设计能力会直接跨越到另一个圈层:学生会知道做一个项目应该了解什么知识,工艺要做到哪个地步才能展示出想要的效果,最后应该如何去展示自己的创作,整个设计十分高效且有极高针对性。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因为是自己的项目主题,做起来就更有兴趣更加积极。

L同学,17届学员,跨专业获安特卫普、皇艺、哥德堡大学offer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M同学,17届学生,获RCA、Goldsmiths、Edinburgh、Sheffield hallam offer

从大一开始,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03 —— 导师建言

另外,很多学校珠宝设计专业课程内容是跟着市场在走,更多强调中手绘、精工等内容,这样的教学使得大家更像是一个珠宝技师,而不是一个优秀珠宝设计师。作为设计师预备者首先应该是清楚自己是谁,尝试去探寻自己的创作风格,再去思考如何与市场调和,能做出有自己个人表达语言的设计同时也能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这些的学习才是更为正确的。

当下还在国内读书的同学,优势也比较明显——能够获得相对全面的技术教学。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机会,多尝试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及艺术鉴别能力。但如果有机会能够提早到国外学习更为先进的学术经验,能够大大缩减大家实现“珠宝设计师”理想的周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