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丨在森巴舞與牛仔舞中,如何利用身體彈性來提升舞技?

桑巴舞和牛仔舞均是動律很強且富有身體彈性的舞蹈,利用身體彈性去表現和詮釋兩種舞蹈所要表達的內在含義,才能完整地呈現出2種舞蹈不同的特性和風格,這也是2種舞蹈的技術重點和難度所在。

1,簡述桑巴舞與牛仔舞起源及風格特點

桑巴舞是拉丁舞中技術相對獨立、複雜、音樂節奏多變的舞種。桑巴舞起源於巴西,音樂為2/4拍;速度為每分鐘40~56小節;風格特點是動作粗獷,起伏強烈,舞步奔放、敏捷,富有強烈的感染力,極具身體的張弛動感,速度節奏快而強烈,在眾多國際大賽上都作為第1或第2支出場比賽的舞種。這不僅對舞者技術能力有極高要求,而且還對身體素質特別是身體部位的彈性頗為嚴格,使之節奏性、動作間持續互動,以達到舞蹈的完美統一。

牛仔舞是拉丁舞中最輕鬆愉快的舞蹈,能讓舞者和觀眾都感受到歡愉的氣氛。牛仔舞起源於美國,音樂為4/4拍;速度為每分鐘44小節;風格特點是舞步活潑、舞姿奔放、節奏歡快,有各種快速的旋轉和彈踢動作,確切地說跳牛仔舞感覺更像是站在彈簧上跳舞,這種彈性並不是向上彈即不在於往上跳,而在於腳尖、腳掌、腳踝、膝蓋與地板作用所產生的彈性,具體來說就是地板對肢體的反作用力。牛仔舞動作隨意性大,舞蹈時一定要多些詼諧、幽默,做到身體的內緊外鬆,才能跳出牛仔舞獨特的風格。

技能丨在桑巴舞與牛仔舞中,如何利用身體彈性來提升舞技?

2,桑巴舞和牛仔舞身體彈性的相同點

2.1身體彈性與地板作用相同

桑巴舞與牛仔舞都需要運用腳掌、腳踝、膝蓋,三者與地板的作用力而產生的彈性是舞者必須掌握和規範的。實際上2種舞大多數動作的著力點都在腳尖、腳掌上,根據腳踝的力量,不斷重複經膝蓋彎曲又伸直的連貫性動作,與地板的反作用力產生出來的動律,使得2種舞蹈魅力四射。所以,舞者必須掌握和運用膝蓋部位屈伸的彈動,配合腳掌、腳踝、膝蓋及地板反作用力才能將身體彈性釋放得更加得體、輕鬆、靈活。

2.2身體彈性與音樂節奏融合相同

舞者跳桑巴舞與牛仔舞時,不僅對音樂節奏需很強的領悟力,還要將身體彈性與音樂節奏有機地融合起來,達到具有強烈震撼的節奏感(節奏感實際上就是時值的準確感)。桑巴舞與牛仔舞每一舞步的時間正好與音樂合拍時,其舞蹈即隨音樂節奏和身體彈性,時而奔放激越,時而活潑輕盈。很多舞者學習這2種舞蹈“身體彈性”時,往往忽略它與音樂間的“和諧”,甚至在錯誤節奏點上做出多餘的身體彈性,因而動作做出來非常不協調、不規範、不美觀,使舞蹈整體效果失去感染力。Bryan Watson和Carmen Vincelj他倆跳桑巴舞與牛仔舞時,將身體彈性在舞蹈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總有節奏明朗,動作鮮明、瀟灑自然的感覺,充滿著灑脫和個性,真可謂惟妙惟肖,美不勝收。因此,將2種舞蹈身體彈性與音樂節奏加以融合,讓舞者對音樂內涵詮釋過程中,將身體彈性在音樂節奏中完美體現,才能真正達到理解2種舞蹈精華和內涵所在,從而創造出賞心悅目的視覺衝擊效果。

技能丨在桑巴舞與牛仔舞中,如何利用身體彈性來提升舞技?

3.桑巴舞和牛仔舞各自不同的身體彈性

3.1桑巴舞行進式的身體彈性桑巴舞是拉丁舞中快速移動前進式舞蹈。在舞蹈行進過程中,舞者應把每一個動作熟練運用Bounce—彈性,與節奏中不均勻且強烈的鼓點充分融合。這正是桑巴舞中最大難點但必須掌握和完成的。因為桑巴舞不僅需要大幅度的流動,還應在流動中保持應有的舞姿和身體態勢,維持它特有的身體彈性和動律。桑巴舞多變又複雜的舞步中,每個舞步身體彈性程度都不一樣。一般來說,任一腳向外側跨出一步,支撐重心的另一隻腳伸直,並將重心全部移到這隻腳上來,使重量前移至腳掌,其步伐的節拍為1a2(1a2讀為one a two,下同),可在節拍裡靠膝蓋和腳踝連續性的彎曲與伸直配合,讓身體在前進中上下彈動。越複雜的動作其節奏的算法不一樣,則彈動也就更為複雜。

3.2桑巴舞骨盆收縮的身體彈性骨盆收縮的身體彈性是隨膝蓋屈伸而收縮的,它存在於桑巴舞的每個舞步中。以桑巴舞墊步為例,桑巴舞動作是從身體先向上端彈動開始,膝蓋彎曲同時骨盆即而呈現向上或向前收縮,來完成墊步第1步;隨後又將身體的重心彈起,骨盆也就回到自然狀態;在身體重心彈起時做兩腳交叉動作,且在兩腳支撐下將身體重力下移,此時骨盆又隨著膝蓋彎曲做骨盆的收縮彈性。當結束整個身體重心下降過程後,再開始上彈返回到第1步動作,循環往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音樂快節奏的催促下,有的舞者卻忘記了重要的彈動動作,接連影響了骨盆收縮的彈性。這樣缺乏身體彈性的墊步動作是沒有動感的,也無法反映桑巴舞的特質。

3.3牛仔舞彈踢的彈性

牛仔舞裡最有象徵性的動作就是彈踢動作,彈踢動作的彈性在桑巴舞中是不可能有的。彈踢並不是真正地跳起來,而是膝和踝關節彈動升直,造成彈跳起來的感覺。大部分踢腿彈跳動作,都是腿向下踢,舞者整個重心下沉的感覺。動作做到迅速有力,出腿時不可用大腿力量,但需繃直腳尖;收腿(即吸腿)時,是用腹部力量完成。其實舞者重心大部分位於前腳掌,使得身體輕微前傾;手肘自然彎曲放鬆於身體兩側或者讓大臂儘量多靠近身體,突出身體輕盈、瀟灑的感覺。

3.4牛仔舞升降的彈性

升降的彈性在牛仔舞任何基本步中都可能存在,它出現繁多且短暫。在跳踏步中的3步1a2的“a”這半拍動作,體現了牛仔舞升降的彈性,它的產生是因為跳1拍時,膝關節先做彎曲動作腳內側著地,在1拍結尾時,膝蓋是往下踩直,緊接著“a”拍所換的重心腳直接彎曲而產生的。就這樣在簡短的半拍中需要完成收腳、換重心而產生的升降彈性。

技能丨在桑巴舞與牛仔舞中,如何利用身體彈性來提升舞技?

4,用身體彈性提高桑巴舞與牛仔舞的舞技

4.1桑巴舞身體彈性的應用

4.1.1桑巴舞身體彈性在基本步—桑巴走步中的應用桑巴走步有側行、前行和原地的,是由節奏為1a2的3步構成,是桑巴舞裡最簡單、最基礎、最具有彈動特性的舞步。在側行走步動作1拍的時間裡,髖部要充分地向前擺或者說骨盆向上的收縮,這時雙腿膝蓋呈彎曲狀。易犯錯誤做法:塌腰撅臀。在動作a拍時間裡,移動腿雙腳膝蓋快速伸直,胯部轉動,重心看似在兩腳之間但實際後腳偏多,此時前腳跟不要落下。動作在2拍時間裡,後腳把所有重心力量推移到主力腳,腳跟可落地。這樣身體的彈動與膝蓋屈伸彈性的配合,桑巴側行走步就此完成。舞者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在不同節奏上分配動作,使身體的彈性運用得更加得體、更加鮮明、更加嫵媚。

4.1.2桑巴舞身體彈性在側行和相對側行跑步中的應用桑巴舞中幾乎每對舞者套路里,都會有幾小節側行和相對側行跑步,以此增強舞蹈的流動性。動作1拍時間裡,男女主力腿伸直,重心在所走舞步動作的主力腳上,上身形成圓規姿態。動作a拍時間裡,第2步都是側行或相對側行的舞步。這個環節要非常認真對待,因為很多舞者把第2步變成了前進步。在動作2拍裡,由胯部轉動和與地板擠壓作用,帶動身體改變方向轉為對外行進。在改變主力腳過程中,膝蓋邊彎曲邊將重心推移到向前行進的主力腳上,後方胯部與腰部夾緊,後腿伸直,男女舞伴間依然保持飽滿空間,呈現漂亮的身體態勢。目前著重講的是這個動作的最後2拍,在做這個動作時,會發現1拍和a拍的時間裡,並沒有明顯的身體彈性,所有的身體彈性包括腳掌、腳踝、胯部擺動、膝蓋屈伸等,通過與地板反向力以及同音樂節奏相互融合且在2拍裡快速完成,這是桑巴舞重點和難點。

4.2牛仔舞身體彈性的應用

4.2.1牛仔舞身體彈性在基本步—5步式跳踏步中的應用以5步式跳踏步為例,起始節奏在“a”的時候,膝蓋應由微微彎曲變成微微伸直,並且利用膝蓋伸縮慣性向上微微彈動一下。“1”是右腿向後完成落腳跟移動重心的動作,“2”利用膝蓋伸縮慣性把重心推到前腳,這時胯部跟隨這兩步腳的連貫動作,做出前後擺盪的彈性,這彈性與膝蓋的屈伸是相關聯的。接著“3”右腳大拇指內側著地,身體微微向右傾斜,重心看似在右腳其實是在兩腳中間。在“a”這半拍內,快速收回左腳並換重心抬起右腳,這半拍動作體現了牛仔舞升降的彈性。最後“4”,腳內側彎曲著地可以稍大步,通過左腳重心推移到右腳,胯部跟隨重心轉移,感覺像盪鞦韆——月牙式的擺盪,完成左右擺盪的彈性。3a4拍單獨稱為跳踏步,它步伐的彈性不僅跟膝蓋屈伸有關,還與重心推移密切相關。

4.2.2牛仔舞身體彈性在停和走舞步中的應用“停和走”是牛仔舞中常運用的舞步,它看似簡單易懂,但在細節處仍有很多舞者掌握不足。男士第1小節的追步使用前進追步,它運用方法與5步式跳踏步幾乎一樣,只是後3拍的追步向斜前邁進,結束動作時膝蓋是伸直的,從而與抑制步連貫時產生身體彈性與膝蓋的屈伸性。第2小節的第1步是抑制步,身體微傾斜,右腳全腳著地,左腳跟不落地,重心在兩腳中間,右腿的膝蓋可屈可直,但我們常看到很多男士右腿膝蓋是彎曲的,這是為更好地表現牛仔舞身體彈性的技術細節。接著為後退追步,它與第1小節的前進追步彈性方式是一樣的。許多男士在抑制步時大膽使用弓步,這種跳法運用在大眾體育比賽中,能使其身體彈性動作幅度大,但不推薦用在舞蹈考牌中。女士舞步較為簡單,需要注意的是:完成第1小節追步時,迅速用腳內側到腳掌與地板的反作用力將膝蓋踩直,接著大量的轉度都在最後一步來完成,這樣可以增加轉體速度的視覺效果,從而獲得更好的競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