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行業「雷聲」不斷,投資人何去何從

剛剛過去的6月,對於網貸行業來說絕對是不平靜的一個月。平臺停業、爆雷等事件頻繁上演,一時之間哀鴻遍野,驚魂陣陣,再次引爆了用戶對網貸行業的信任危機。

根據網貸之家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6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836家,相比5月減少了36家。據不完全統計,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提現困難60家、跑路3家),停業轉型平臺17家。截至2018年6月底,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4347家,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6183家(含停業及問題平臺)。

網貸行業“雷聲”不斷,投資人何去何從

網貸爆雷潮的到來,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也引燃了投資人對於行業負面信息的擔憂。到底應該繼續投資,還是保持觀望,抑或是直接退場,成為困擾投資人的一個難題。

在決定去留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引發這波爆雷潮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據行業內人士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在近期金融監管趨嚴、網貸備案延期、股市大跌以及目前整個市場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大環境下,平臺的運營成本和合規成本不斷增加,借款人逾期率上升,導致不合規、經營不善的平臺不斷出現“爆雷”情況。

在這所有因素裡面,外界因素只是一方面,平臺本身的問題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唐小僧、聯璧金融爆雷之前已經被媒體多次預警為高返平臺,上市系平臺錢滿倉背後的上市股東ST天馬也負面頗多,債務重重,不斷受到起訴,資金也被凍結。

其實,這次爆雷潮更像是網貸行業優勝劣汰的結果,投資人需理性對待。

雷潮之下,投資人到底應該如何避免踩雷呢?網利寶相關人士指出,從資金安全角度考慮,要儘量避開以下三類平臺:

一、高返利平臺

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等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已全軍覆沒,它們的共性就是以高息、高返利、高回報等為噱頭,吸引投資者進行投資。高返利平臺問題不斷,主要是由於平臺所給予的年化投資回報太高,使得平臺必須用新債去填舊債,加上對借款方風險評估體系做得不到位,壞賬不斷出現並且短時間內無法收回,一旦出現投資者擠兌的情況,平臺必然就會瞬間崩塌。

二、資產質量差的平臺

網貸平臺的逾期風險,80%來自於資產端的項目質量,項目是否優質直接決定了平臺的逾期和壞賬情況。因為資產質量決定了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因此,借款人的需求是否合理,借款人是否有償還貸款的能力,以及在借款成功後,平臺是否有有效的風控措施確保借款人能按時還款,都是前期選擇平臺時的重要考察因素。

三、信息披露差的平臺

2017年8月25日,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要求網貸機構通過官方網站及其他互聯網渠道向社會公眾公示網貸機構基本信息、運營信息、項目信息、重大風險信息、消費者諮詢投訴渠道信息等相關信息的行為。投資人在選擇平臺時,要多注意其信息披露是否完善,做到對平臺的運營情況、管理團隊、風控能力、備案進程等基本信息心裡有數,降低自己踩雷的幾率。

最後,提醒各位投資人,投資之前要將平臺的所有信息都瞭解清楚,選擇合規透明平臺。同時也要注意分散投資,正確認識風險與收益的關係,做理性的投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