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百病生!坚持按摩脚上这个穴位,是最好的养胃“保健药”

常言道:“十胃九病”。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因工作繁忙、进食不规律、常常吃快餐等,会出现脾胃功能失调的问题。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各个脏器都依靠脾胃气血的滋养,因此,脾胃受伤,就会百病由生。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重视调理脾胃。那么脾胃不好该如何调理呢?

【养肠胃多按五穴位】

以下介绍5个调理脾胃的常用穴位。

1.神阙

位置:脐中部,属任脉。

功用主治: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揉按手法:一般以手掌按摩为主,每次时间为5至10分钟,每日2至3次。对脾胃虚弱,不能耐受寒凉的胃部疼痛及便秘、腹泻等患者都有良好疗效,临床上此穴也常用灸法,以达到温中健脾、散寒止泻的作用。

2.中脘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位于脐中上4寸,属任脉。

功用主治:温中健脾、和胃消胀。

揉按手法:一般以手掌按摩为主,每次时间为5至10分钟,每日2至3次。对胃痛、恶心、呕吐、泛酸等消化道症状都有良好疗效。此穴也是灸法常用穴位。

3.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在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由胫骨旁量1横指即为该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功用主治: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揉按手法:一般以拇指揉按为主,每次时间为3至5分钟,每日2至3次。俗话有“肚腹三里留”,揉按此穴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都有良好疗效。

4.合谷

位置: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对侧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功用主治:升清降浊、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疏风清热。

揉按手法:右手掌心放于左手背侧,大拇指来回环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左右各50次,不仅可以缓解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还能防治晕车。

5.太冲

位置: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上的原穴。

功用主治:疏肝和胃、清肝降浊。

揉按手法:一般用拇指揉按,每次时间为3至5分钟,每日2至3次。揉按太冲穴能够促进肝经的气血通畅,恢复肝的疏泄功能,保持气机畅达,对脾胃病伴有情绪抑郁及焦虑的患者有明显疗效。揉按此穴不但能调理肝胃,还可以消解怒气,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降压效果。

【高盐是导致胃癌的第一杀手 五种隐藏高盐食物要少吃】

高盐是导致胃癌的第一杀手,摄入过量的盐分后,因为食盐的渗透压高,对胃黏膜会造成直接影响。下面就介绍一下常被我们忽视的高盐食品。

茴香菜:茴香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很多人都喜欢吃茴香馅饺子茴香馅包子,有人认为茴香是咸的吗?实际上所有蔬菜中都含有钠,钠又以盐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茴香又是所有蔬菜中含盐最高的,一斤茴香大概含钠是2.4g。一般我们在制馅时又得加入盐、酱油。一餐下来盐分就超标了。

芹菜:芹菜营养丰富,富含纤维素,其实芹菜的含盐量仅次于茴香每斤芹菜的含钠量达2g。

泡腾片:泡腾片是我们上班族很喜欢的一种健康饮品,口感好还可以补充维生素。其实他的崩解剂成分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了维持这个泡腾片的形状商家还加了氯化钠,加在一起1g的泡腾片中含有0.139g的盐,这都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盐分。

话梅:爱吃零食的人都很喜欢,一包100g的话梅含盐量大概是8g~10g左右,就算我们一天什么都没有吃,只吃一包话梅,盐量就已经超标了。

面包:我们都很常吃,而且面包的口感是甜的,它有盐吗?其实为了面包的口感在发酵过程中是要加入一定量的盐的,一个750g的吐司面包需要加6g盐,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糕点类食品中,除了有糖分,也是有盐分的,一定要注意。

我们要尽量选择一些含盐量较低的食物,如:茄子、土豆、萝卜、南瓜、红薯、芋头等。

【暑天养胃用药膳】

红糖姜水

红糖100克,姜20克。将姜洗净,切片状;煮一锅开水,放入姜片和红糖,煮30分钟即可。

营养价值:民间素来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伏天吃姜生发阳气,祛湿排毒,化痰止咳。喝红糖姜水符合阴阳相合,科学养生的原则。

三豆汤

将绿豆、赤小豆、黑豆洗净,用冷水泡半个小时;三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伙焖煮;大概四十分钟左右后,豆香溢出,豆质变软后,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

营养价值:早在古代,《纲目拾遗》记载每日煮汤,与小儿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汤饮之;捣搽敷上,其毒自消。三豆汤有解毒败火、清凉解火之效,是三伏天最佳食谱之一。

山药排骨

山药300克、排骨350克,葱花少许。将所有食材洗净,排骨开水泡洗后祛除腥味及血丝;放适量的水在锅内焖煮排骨,待水开后,放入切好的山药;焖煮大概20分钟后,汤色变白,香味飘散,加入适量的盐和葱花即可。

营养价值:三伏天炎热湿气重,人体排汗严重,钾钙微量元素流失严重,容易伤阴耗气,此时最应该食用补血益气、滋阴养脾的食物。山药排骨是极好的滋阴食材,并带有补钙之效。

【14个护胃小妙招盘点】

美国“今日医学新闻”网站近日载文,总结出“护胃14个小妙招”——

1.生姜。生姜可加速胃收缩,促进消化,还有助于缓解恶心、呕吐和腹泻症状。食物中适当加点生姜或喝姜茶,都能有效护胃养胃。

3.柠檬苏打水。柠檬汁加苏打水可产生碳酸,有助减少腹胀,缓解消化不良。它还增强肝脏及肠道活性,中和胆汁酸,降低胃酸浓度。

4.肉桂。肉桂可减少肠胃胀气,缓解痉挛、打嗝,其中的多种抗氧化剂能帮助消化,减少消化道刺激和损伤风险。胃不适者可在食物中加些肉桂粉,或者将一小段肉桂加水煮沸,当茶饮用,每天2~3次。

5.孜然粉。孜然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功效,也有助于中和过量胃酸,减少胀气和肠道炎症。

6.无花果。无花果中含有可缓解消化不良的物质,有效预防和缓解便秘。专家建议每天吃点无花果,或者用无花果叶泡茶饮用。

7.芦荟汁。芦荟汁不仅有消炎作用,还可减少过量胃酸,促进排便、蛋白质消化及消化系统平衡。研究发现,胃酸反流患者每天饮用10毫升芦荟汁,坚持4周后,症状明显改善。

8.椰子汁。椰子汁富含有助减轻胃肠疼痛和肌肉痉挛的微量元素钾和镁。每4~6小时慢慢啜饮2杯椰子水可有效缓解胃不适症状。

9.香蕉。香蕉中的维生素B6、钾和叶酸等营养素有助于缓解胃肠痉挛和胃痛。

10.甘草。甘草中的活性物质可缓解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病患者可用甘草泡茶,每天喝几杯,效果理想。

11.米饭。米饭的作用包括:增加纤维素使大便更容易成形,缓解腹痛和痉挛。呕吐或腹泻患者喝点稀饭可帮助痊愈。

12.多喝水。人体有效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需要足够的水。脱水容易导致消化更难,让胃不适。

13.洗热水澡。洗热水澡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消化不良,缓解胃肠不适。用热水袋热敷胃部20分钟,也有相同的效果。

14.避免平躺。平躺时容易反酸,导致烧心。胃不舒服的人饭后至少等几小时再上床。躺下时垫高头颈和上身,理想的角度是30度。

专家提醒,胃不好的人群更需要精心调养,禁烟戒酒,不吃难消化的油炸、过咸食物以及存放过久的食物。胃难受一天以上,且伴有呕吐或腹泻,应及时就医。

【夏日清暑利湿健脾胃】

小暑节气,应注意清热祛暑,以清淡为佳。不宜多食辛辣,使火热更盛,容易出现口腔溃疡、便秘、痤疮等症情。从养生角度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过食辛辣后,汗孔扩张,会造成阳气流失。宜多饮水,补充水分,多食西瓜、黄瓜、丝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还可以用荷叶、淡竹叶、薄荷叶、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等药材冲泡成茶,消暑生津;再有中医理论认为:“苦能清热”。可吃些苦瓜,苦苣菜等,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因为天气炎热,一些人喜欢冰冻饮料,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冰冷之品属于湿冷邪气,会困厄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也就是说,这些冷饮直接进入胃肠道后,不仅损伤消化道黏膜,而且影响胃肠道蠕动,出现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而另一方面,夏天里有些人喜欢进食辛辣、烧烤之品,吃得浑身出汗,感觉很畅快。

小暑时节起居,穿衣面料以轻薄、透气、吸汗的棉麻布料为宜,款式则以宽松为度,不宜穿着过于紧绷衣物,以免使汗孔不能舒张,影响汗液的排出。不要长时间暴晒,要避免活动强度过大,如果外出做好防晒措施,以免中暑;也不要贪凉喜冷,把空调调的过低,或长期在空调房中,因为损伤阳气会出现头晕、恶心、感冒、腹泻、腹痛等症状。

总之,要对付暑热天气,可以在饮食起居的各个方面入手,度过美好夏天。

综合自人民网-健康时报、人民网-生命时报、中国中医药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