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讓評價真正成爲科技創新的指揮棒

科技日報評論員

我們無法想象,若指揮家手中沒有指揮棒或指揮棒不好用,一個樂隊會是什麼樣子。

對科技創新而言,科技評價制度和體系就是風向標,就是指揮棒。持之以恆打磨完善這一指揮棒,對我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意義重大深遠。

近日,《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面向社會公開發布。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科技體制不斷深化改革、樹立正確評價導向、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環境的務實之策、重要之舉。

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以下簡稱“三評”改革)是2013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推出的一項整改措施,在減輕科技人員負擔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當前,“三評”改革進入新階段,在科技改革中的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更加突出。抓住“三評”這一關鍵深化科技評價改革,要求十分急迫。

最根本的是要形成正確的評價導向。導向不對,科技創新就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應遵循科技人才發展規律、科研規律和創新規律,科學設立評價目標和方法,引導科研人員潛心研究、追求卓越。應在減少評審數量、減輕科技人員負擔基礎上,抓住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創造性這個核心,在優化“三評”佈局、改進評價機制、提高質量效率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加快構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突出質量貢獻績效、更加科學規範高效誠信的科技評價體系。項目評價更多突出質量導向,人才評價更多突出貢獻導向,機構評價更多突出績效評價。

應奔著問題去,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尚在不斷完善之中,“三評”中仍然存在行政化、評價活動仍較多較頻繁、與待遇過度掛鉤、科研誠信失範、單位自主權不足等問題,一些老問題解決了,一些新問題又出來了,新老問題交織,必須下更大決心和氣力深化改革。去年發生的國外雜誌集中撤銷中國作者論文事件進一步凸顯了改革的緊迫性。我們要加快建立覆蓋“三評”全過程的監督評估機制,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徹底破除唯論文等“緊箍咒”,堅決避免“帽子滿天飛”,倡導更加誠信、更加先進的創新文化。

徹底打破分錢分項目思維,讓評價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的指揮棒、成為強有力的創新政策工具和改革工具,我國創新治理能力和創新發展水平必將邁上一個新的更高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