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再获政策利好 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可期

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即将出炉,拥有各项优势的长三角地区有望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从而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加速发展。

长三角地区再获政策利好 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可期

长三角地区再获政策利好 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可期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能力最佳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历来备受瞩目。如今,《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即将出炉,未来几年这一地区的发展或将迎来剧变。

据业内人士分析,接下来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将借助政策东风,大力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核心产业,并促进高端制造领域持续升级,以此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竞争力强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助力整个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成长为数字强国、创新强国、制造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长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够屡屡占得发展先机,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就在于这一地区拥有着非常显著的综合优势。利用、发挥好这些先天条件,不仅能推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也能带动我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位优势

长三角地区位居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面临海,地形平坦,交通优势突出。同时,长三角地区涵盖了我国华东地区的主要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一线与准一线城市,并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发展潜力都是国内最强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另外在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一直都保持着快速发展,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人才优势日益显著。因而,全面的区位优势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科技产业以及数字经济奠定了关键基础。

政策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我国政府对于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政策,明确了这一地区的战略定位,即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具体到数字经济政策方面,仅就人工智能领域而言,2017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内相关的省份陆续发布了相关政策,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017年11月,上海市印发《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成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产业集聚地和人才高地,局部领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此后,浙江省与江苏省先后印发了《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江苏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同样为本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然,在物联网、5G等其他核心领域方面,长三角地区在政策支持上也走在全国前列,为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数字经济是时代机遇

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数据被称为“新能源”,是新的生产要素。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数据密切相关,是我国走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必然结果。据预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在未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到2035年有望突破16万亿美元。

2017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纳入了数字经济概念。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持续深度融合,数字经济的发展开始不断加快,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也日益凸显。

在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将有很大的机会引领世界数字化发展。业内专家甚至认为,数字经济有望成为中国领先全球、率先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幕的“按钮”。

因此,把握时代机遇,立足《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综合利用各项政策红利,进一步挖掘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潜力,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箭头”,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