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代代人的希望——遂川縣義務教育改革紀實

黃存平、劉祖剛、郭燕飛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遂川要脫貧,首先要抓好教育扶貧,要更加重視教育。”遂川縣主要負責人如是說。該縣將教育,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教育作為頭等民生工程來抓,力促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城鄉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六大行動”推進教育扶貧,不忘初心使命,“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讓孩子們能就近上學

“之前都還在為買了房哪裡上學發愁,如今我家對面準備建第四高中,將來孩子能就近上學了。”家住遂川縣文昌苑小區的張女士滿意地說。

遂川地處江西西南邊陲羅霄山脈腹地,是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縣、羅霄山片區集中連片扶貧開發縣,有各級各類中小學299所、幼兒園301所,在校學生11.6萬人,大班額、就學難問題突出。

為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遂川縣另闢蹊徑,走“小財政辦大教育”的不尋常路。最捨得在教育上花錢,最好的房子是學校,該縣捨棄鉅額土地出讓收入,將縣城規劃範圍內最好的地段留給學校,先後安排教育用地2300多畝,新改建中小學校項目1090個,校舍面積42萬多平方米;在城區啟動了遂川中學、遂川二中、瑤廈中學擴園工程等8個學校建設重點工程。近兩年,該縣就投入教育校建資金達到7億元,新改擴建校舍24萬多平方米。

一走進今年春季搬入新校區的熒屏小學,花團錦簇,嶄新亮麗的教學樓映入眼簾,濃濃的書香味撲鼻而來。“侷促逼仄的老校區下大雨就一片澤國,加之臨近105國道,車水馬龍,不少家長擔心安全問題都不願把孩子送到這。自從搬到新學校,老師上課更帶勁了,學生學得也更認真了。”熒屏小學校長說。近年來,該縣完成了一系列學校的“搬、擴、改”,可增加小學學位7300個、初中學位4100個、高中學位5460個,城區學校、中心鄉鎮將消除55人以上大班額。

讓老師來了不想走

“我已經喜歡上了遂川,有了一種家的感覺。”90後教師許偉梅毅然放棄在萬安交通局的工作崗位,回到黃坑中心小學任教。她說,越來越好的教學環境,是吸引她的主要原因。遂川縣通過打通“綠色通道”招聘教師等方式,確保每年補充教師600人以上,三年內爭取基本解決師資總量不足的問題。

“再窮不能窮教育,應該加大投入,補齊教育短板。”說起教育由基本均衡發展向優質均衡發展,遂川縣主要負責人如是說。為讓老師用知識充盈內心,用知識涵養品質,遂川縣每年安排700多萬元用於教師培訓,開展校本培訓、校際之間的“雙送”活動等,構建“城鄉學校教育共同體”,鄉村中學“片際交流”,鄉鎮中心小學、村小和教學點之間的“內部交流”,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學校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共同提高。近兩年共交流輪崗校長、教師606人;緊缺學科教師則通過走教的形式確保村小、教學點開齊課程。

“營造以賽促學、以考促學、以訓促學、以講促學、以帶促學、以讀促學的氛圍,為年輕教師提供平臺,讓他們來了,就不想走。”談及如何挖潛改造,激發內生動力,該縣教體局負責人如是說。

今年,遂川縣新推出“龍泉教育論壇”,如今可謂風生水起。校長論壇、班主任論壇、學科論壇各有特色,賽著比、比著幹、幹著強,攪活了一池靜水,激活了青春熱情。經培訓和教育論壇的促進,教師整體素質得以全面提高。

讓貧困孩子都能上學

為摸清教育家底,打贏脫貧攻堅戰,遂川縣印發了《教育扶貧攻堅大排查大走訪大數據大宣傳大幫扶大巡查活動方案》,在活動方案中詳細解說了教育扶貧的具體做法,為基層教師開展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指明瞭方向。

天剛亮,位於營盤圩鄉的深圳格瑞特學校校長伍舜乾就叫起了今天要出行幫扶走訪的老師。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六大”活動以來,像伍校長這樣帶領學校老師走訪,已成為教育扶貧路上的風景。

雞叫已出門,燈亮未到家。這是“六大”活動開展以來的“新常態”。在教育戰場上,扶貧幹部沒一個人停下腳步。他們解答一個個疑問,核實一項項數據。因為他們心裡知道——“孩子是家長的希望,祖國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