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2018上海國際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峯會盛大開幕

財經新媒體訊 萬物互聯,一切變得高度智能。隨著智慧的高速進化,未來已然在被刷新。人工智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革不僅僅停留在延伸人的體力和腦力上,而是進入了人和機器共同演化的時代。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智能時代一個無法逃避的話題。

2018年6月14日,在上海市推進科創中心建設辦公室關心指導下,由浦東新區創新創業人員聯誼會、上海張江創客聯盟黨建工作指導站、上海張江創客聯盟創新創業發展中心、上海創智空間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勞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的“2018上海國際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峰會”於浦東麗思卡爾頓酒店盛大開幕。

重磅 2018上海國際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峰會盛大開幕

本次活動得到了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浦東新區區委統戰部、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浦東新區發改委、浦東新區科經委、浦東新區商務委的指導。本次峰會聚集了人工智能產業中的龍頭企業、知名專家學者、投資人,從全球化視野探討當前人工智能在學術研究、創新應用、項目落地等方面的行業經驗,進一步展望未來趨勢,推動人工智能在中國企業智能化轉型中的落地發展。

自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上海便大力推進人工智能促進實體經濟降本增效,在智能製造、現代金融、商貿服務、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等領域深度應用,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實現經濟能級優勢提升。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副主任黃麗宏、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委員會統戰部副部長蔣海等蒞臨峰會現場並致辭。

重磅 2018上海國際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峰會盛大開幕

以深度學習等關鍵技術為核心,以雲計算、生物識別等數據及計算能力為基礎支撐的人工智能產業,在歷經60年的輪迴後,現如今呈現井噴式爆發並勢如破竹,在各產業領域都有了突破性進展,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副主任黃麗宏在致辭中進一步指出,上海要實現“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走在全國的前列,同樣需要攻關奪隘、勠力登攀。

上海勞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友寶在致辭中指出,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開始和人工智能“牽手”,勞勤將牽手張江創客聯盟,與人工智能企業一道深度融合、合作共贏,堅持“創新、前瞻、探索”理念,匯聚企業和專家之力,精心策劃、精心組織,聚焦人工智能議題,為科創中心建設凝智聚力。

重磅 2018上海國際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峰會盛大開幕

上午的中國勞動力研究創新分論壇共安排了4場主題演講,包括協鑫大學副校長李克存、巴斯夫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浦建平、梅特勒託利多HRBP王嵐等知名企業高管和現場與會嘉賓互動分享。

協鑫大學副校長李克存在主題演講《眾智成城,不凡的人才管理變革》中分享道,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是必然的,雖然我們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樣子,是20年還是30年。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是更加廉價的、便捷的、專業的服務,而不是昂貴的,昂貴的不是未來,開放的和更加便宜的才是未來。在人力資源領域,我們到時候可能身體已經年老,也可能還是中年,但是,我們的頭腦肯定是老了,即便不斷學習和進步。雖然時間還稍遠,但是也可能轉瞬即達,從現在開始,抓住人工智能與人力資源的結合點,才能在未來的人力資源領域有一席之地,現在我們已經需要種下這顆種子,慢慢培育它,到時候便可以長成參天大樹。

巴斯夫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浦建平在隨後的主題演講《智能製造時代的HR轉型之路》中提到,在“中國製造”全面邁向數字化、智能化之際,工匠同樣面臨著轉型升級,除了掌握傳統技能外,也需要掌握工業機器人、智能設備等操作技能,人工智能已成為實現智能製造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其中,源於工業領域長期積累的工業智能,與源於信息領域的人工智能,是需要相互借鑑和融合的。以這兩種智能技術為主體,兼顧其他智能技術,是今後智能製造技術的主流發展方向。起步於工業智能,逐漸融入人工智能,應該是適於中國企業的智能製造之路。

緊接著,梅特勒託利多HRBP王嵐向與會嘉賓分享了題為《智能製造趨勢下的藍領勞動力管理變革》的主題演講,她說,智能技術發展很快,製造企業人力成本降低,服務價值增值,重體力、操作重複等流水線工作由機器人來完成。製造企業機器設備優化升級,企業不必重複給藍領勞動者做培訓,幾乎大部分工作將由智能機器人來完成,設定好程序,機器人按照程序自動完成工作,新一代藍領勞動者已不是以往過去藍領勞動者,新一代藍領工人既有高學歷,又有更高創新能力,既熟悉互聯網智能技術,又能在網絡協作中遠程控制許多機器人完成既定動作。製造企業當下的機遇或在於智能機器人帶來的結構性變革。當成本與效率得到雙重優化,那麼毫無疑問,製造企業將在人工智能革命的浪潮中迎來嶄新的發展之路。

隨後,《2018中國智造時代勞動力研究關鍵數據報告》正式發佈。報告指出,中國從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工廠升級到技術驅動的智造平臺已是製造業的共同選擇,在科技大佬關於“機器是否取代人”的討論甚囂塵上時,製造業正在大量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機器人等新技術,轉型智能製造。不可置疑的是,我們已經步入一個融合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的智能製造時代。機器人、3D打印、工業以太網、物聯網、傳感器……這些現代技術讓人力逐漸從傳統的重複性操作中解放出來。由“製造”走向“智造”,我們要關注的問題是人如何來適應智造時代,人怎樣才能更好地生存下來,畢竟中國還有7億多低收入者。可預見的是,智造模式在設定的框架內表現優秀,但在框架外則表現拙劣,未來工人的最大職能就是框架的構思者、設計者、建設者。比上一代工人慘的是,我們面臨著智造模式的競爭與替代,幸運的是,藉助智造模式,我們擁有了更多改變世界的機會和更大的能量。

當今社會人工智能正在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生態格局,由於科技巨頭的一系列佈局和各種平臺的開源,未來幾年之內,各專業領域的智能化應用將是人工智能主要的發展方向,無論是在專業還是通用領域,人工智能的企業佈局都建立起自己的基本架構。

下午的“浦東新動力”創新分論壇中,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委員會統戰部副部長蔣海為峰會致辭,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級泰斗Michael I. Jordan、上海科技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虞晶怡、復旦大學信息學院葉士青同與會嘉賓暢談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與未來挑戰。

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委員會統戰部副部長蔣海在致辭中指出,科技創新和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是浦東面臨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的要求,一方面作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核心功能區,浦東的科技創新在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需要持續不斷的新內涵和新動力;另一方面,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是今年浦東新區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浦東的智慧城市建設正是順應這兩大戰略發展的要求,不僅服務於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更是要推動科技創新,要形成產用聯動的發展的態勢。

浦東新區創新創業人員聯誼會會長、上海張江創客聯盟理事長、上海創智空間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成羿指出,張江創客聯盟以“資源共享、學習共進和價值共創”為宗旨,追求實現“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匯聚更優的創新資源,提供更多的創新便利,構建更佳的創新生態,提升更強的創新能力,創造更大的創新價值”的目標,努力搭建以張江高科技園區為依託,面向創客的“產學研創投服”六位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平臺。同時,業界人工智能的發展主要關注技術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市場和用戶的需求,而學界更看重理論方法和模型是否完美,性能是否可進一步提升。兩者如何結合來促進人工智能在產學研閉環上的發展,需要不斷的碰撞和交流。

重磅 2018上海國際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峰會盛大開幕

復旦大學信息學院葉士青教授在題為《AI結合VR和穿戴式傳感的醫療應用》的主題演講中說道,由於我國醫療需求不斷上升、資源嚴重缺乏、衛生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升、衛生支出相對不足以及醫療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普遍存在,醫療行業急需新技術的注入。隨著數據量的上漲、運算力的提升、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極大促進了AI+醫療的迅速發展。AI技術本身的商業價值不大,只有將它正確、準確地賦能給傳統行業,才會產生巨大價值。各個國家和地區看到AI的巨大前景,紛紛出臺政策、投入資金加快佈局速度。在全球各個地區,AI+醫療不再是一種創新概念,它已經為醫生、患者、企業、醫療及研究機構提供了最前沿和最切合實際的服務。而美國、中國、歐洲是在AI+醫療領域表現最搶眼的區域。

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思維過程進行模擬的一門新學科。似乎在一夜之間人工智能從虛無縹緲的幻想成為了現實。上海科技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虞晶怡教授在主題演講《Learning to Build a New Reality》中提到,人工智能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它們依據通用的學習策略,可以讀取海量的“大數據”,並從中發現規律、聯繫和洞見。因此人工智能能夠根據新數據自動調整,而無需重設程序。利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系統獲得了歸納推理和決策能力;而深度學習更將這一能力推向了更高的層次。這些計算機系統能夠完全自主地學習、發現並應用規則。

重磅 2018上海國際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峰會盛大開幕

在簡短的茶歇休息後,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級泰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子電機和計算機系以及統計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螞蟻金服科學智囊團主席Michael I. Jordan給在場的與會嘉賓獻上了一場《人工智能的未來:挑戰與機遇並存》的視聽盛宴。

Michael I. Jordan在主題演講中指出,過去的科技進步主要是指提升執行指定任務的能力。而當今的人工智能則是賦予機器反應和適應能力以優化產出。通過與物聯網、機器人等技術的結合,人工智能能夠構造出一個整合的信息物理世界。

重磅 2018上海國際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峰會盛大開幕

技術可行性只是影響自動化速度及程度的一個因素,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考慮,包括研發和應用成本、勞動力市場供需、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和政府監管部門的接受度。在現今所有工作內容之中,過半會在2055年左右自動化,但這過程存在諸多變量。如果自動化推進速度快,達到該程度可能會提前20年;如果推進緩慢,則可能延後20年。

在最後的“人工智能的未來”圓桌論壇環節中,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級泰斗Michael I. Jordan、工業4.0協會會長、中國製造千人會發起人汪清躍、清華經管虛擬現實及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主任研究員文鈞雷、原吉利集團副總裁,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餘寧、科大訊飛醫療行業總監王瀟、上海勞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友寶等暢談人工智能的未來創新應用。

此次峰會走進科技園區,走進人工智能企業,走近科創人員,向全社會開放,就是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鼓與呼,凝聚發展共識、探討發展路徑、提高發展速度,助力上海人工智能彙集世界精英、強化融合協作、走在時代前列。

------------------------------------

重磅 2018上海國際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峰會盛大開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