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即使傳言爲真,也是主動退出

鈴木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即使傳言為真,也是主動退出

據瞭解,此前網絡上曾傳出長安汽車擬收購鈴木所持長安鈴木股權的虛假消息,業界也就此認為日本鈴木將要完全退出中國汽車市場。但從長安汽車發佈的上述這則最新消息來看,長安鈴木將繼續以合資形式開展中國汽車市場的相關業務,而合資雙方的合同有效期到期時間是在2023年。因此,長安汽車的上述闢謠,說明日本鈴木至少暫並不會完全退出中國汽車市場。

為什麼業界會屢屢付出鈴木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的消息?在車業雜談看來可能有兩點原因,一是鈴木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不理想,二是鈴木在全球有退出汽車市場有先例。而如果按照此邏輯來分析,假設鈴木真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那麼其原因會是什麼呢?假設真如謠言所述,長安汽車若真收購鈴木所持長安鈴木股權,對長安鈴木未來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鈴木在中國汽車市場真的是“節節敗退”嗎?非也,即使說是,也是“主動”的。

對於鈴木可能謀求退出中國汽車市場的原因,業界也有諸多分析,而較為一致的看法是因為鈴木聚焦於小型車戰略,使其在除小型車之外的車型平臺及產品儲備不足,而這與中國汽車市場日益提升的消費能力以及消費者對於相對大尺寸車型的偏愛這一市場消費特徵出現了明顯差異,從而導致鈴木在中國汽車市場出現所謂的“節節敗退”。但實際上,車業雜談此前就有分析認為,鈴木並不是在小型車之外沒有產品和技術能力,只不過不是其戰略重點。也因此,鈴木在中國汽車市場所謂的“節節敗退”甚至多少有一些鈴木“主動”的意味,不信?我們可以看看鈴木全球的市場表現。

鈴木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即使傳言為真,也是主動退出

雖然鈴木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表現確實乏善可陳,但從全球來看,鈴木其實過得不錯。據2018年3月決算顯示,鈴木全球年銷量達到332.4萬輛,同比增長10.5%,首次突破300萬輛大關;當期銷售額達到3.7兆日元,同比增長18.5%,其中日本銷售額1.1兆日元,同比增長7.6%,包括印度和歐洲市場在內的四輪車和兩輪車銷售額達到2.6兆日元,同比增長23.8%,純利潤達到2,157億日元,同比增長34.9%。無論在銷量還是在利潤等方面,都要強於同期的馬自達。

鈴木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即使傳言為真,也是主動退出

到底是小而精,還是大而全?這其實都是各家車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出的不同戰略選擇,鈴木聚焦小而精也沒錯。

眾所周知,馬自達是一家產品幾乎覆蓋所有細分市場的汽車品牌,相較於鈴木聚焦於小型車這種小而精的做法,馬自達追求的顯然是面向全細分市場的產品競爭。但從兩家品牌的全球市場表現來看,小而精戰略的鈴木無疑要比大面全的馬自達過得要輕鬆得多。也因此,雖然從業界的角度看鈴木若退出中國汽車市場,鈴木是“痛苦的”,但從鈴木自身的戰略決策角度,這種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可能對其的影響是“無關痛癢”。實際上,正如車業雜談此前提到的,鈴木退出市場之舉,並非首例,早在2012年,鈴木就退出了美國汽車市場。而中國汽車市場與美國汽車市場的消費特徵相似之處,都是喜歡相對大一些的車型。因此,專注於歐洲日本等偏愛小型車的汽車市場以及印度等剛剛實現汽車消費起步的新興汽車市場,而不將資源分散到中國、美國等偏愛較大車型的汽車市場,集中資源於小型車市場對於鈴木而言也並沒有錯,我們從其銷售及盈利表現來就可以看到最好的佐證。

鈴木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即使傳言為真,也是主動退出

即使鈴木現在退出,未來其還會考慮重新進入中國汽車市場嗎?當然會!

對於這個問題,也肯定是業界和消費者們都會思考的問題,車業雜談認為,未來鈴木肯定還是會有重新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考慮。而至於什麼時候會再入中國汽車市場,顯然要待中國汽車市場消費理念的進一步成熟,要待中國汽車市場對於小型車的喜愛回升。而這個情況,車業雜談也同樣認為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是消費理念的成熟是趨勢,二是國家層面從節能和環保角度,也鼓勵小型車的發展。

鈴木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即使傳言為真,也是主動退出

長安汽車若真收購鈴木所持長安鈴木股權,未來長安鈴木的發展前景如何?可謂禍兮福所倚!

表面上看,鈴木如果將所持有的長安鈴木股份轉讓給長安汽車,對於長安鈴木而言不是一件利好,畢竟不再有合資品牌背書。但在車業雜談看來,若此未來長安鈴木的發展可能還會迎來突破。理由有二:一是市場及產品策略將更加符合中國汽車市場特徵,未來長安鈴木的所有話語權都在長安汽車一方,中方對於中國汽車市場的瞭解要勝於外方,有利於為長安鈴木量身定做合適的市場及產品策略;二是如果如傳言長安汽車和鈴木將繼續開展技貿合作,則無疑有利於長安鈴木現有產品線的穩定及未來可能的長安汽車方面對長安鈴木進行自主研發的產品投放,實現長安汽車產品貼牌長安鈴木進行市場銷售。

鈴木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即使傳言為真,也是主動退出

因此,如果鈴木真的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如果長安汽車真的收購鈴木所持長安鈴木股權,則對於鈴木和長安汽車以及留下繼續運營的長安鈴木而言,可能最終還有實現多贏之舉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