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歡迎您

簡介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位於武漢工程大學武昌校區,坐落於光谷腹地,前身分別經歷了資源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和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2018年1月學院更為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相關學科與專業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開辦的土木工程專業。經過近30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已成為國家土木工程和建築行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學院秉持“學術為先、學者為大、學科為重、學生為本、學風為魂”的理念,以努力培養具有“社會良心、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堅守大學精神,逐漸形成了學院獨特的“人本”文化、“尊學”文化、“服務”文化。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400餘人。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欢迎您

學科建設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在城市地下民用與商業工程、市政工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施工管理、運營管理、研究。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力學、工程材料、結構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力學分析、文字圖紙表達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地下工程的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知識: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掌握工程及岩土力學、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理論、地鐵與輕軌、地下結構設計原理與方法等基本理論知識。

(2)能力:具備工程製圖、計算機應用、岩土測試的基本技能;具有通過文獻檢索、調查研究等手段獲取科技資料和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現代企業管理能力;具有基本的科研動手能力和應用開發的創新能力。

(3)素質: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和人文素養,具備吃苦耐勞的品質,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工程管理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工程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具有註冊建造師和註冊造價師的基本素質和專業能力,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前期諮詢、全過程造價管理、施工現場管理的複合型高級管理人才。本專業設置工程項目管理、投資與造價管理等方向。

工程管理專業於199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0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2年被評為學校重點培育本科專業。在工程造價管理與項目管理這兩個專業領域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建設有循環經濟研究中心和多個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置注重與註冊造價師和註冊建造師執業資格制度相適應。結合建設項目各階段按照項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理論,用全過程的工程項目實訓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專業軟件和數據分析能力、創新設計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養訓練。注重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學的交叉融合,以科研促進教學,將BIM、PPP、裝配式建築、城市綜合管廊、地下空間等學科前沿引入專業教學,使學生具有開闊的專業視野和與時俱進的工程能力。

實施線上+線下、課堂+工程現場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改革,取得良好效果。近年來教師榮獲省級以上教學和科研獎項10餘項,指導學生參加全國高等院校工程造價技能及創新競賽(本科組)中榮獲一等獎等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競賽獎項。

建築學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建築學領域專業基礎紮實、知識體系完備、綜合素質突出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造能力的複合型優秀建築設計人才。圍繞建築學專業評估標準和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的職業要求,學生應具有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基本知識和紮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系統掌握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在建築學領域從事設計、研究、教學和管理的能力。

我校建築學教學培養方案充分體現了建築學學科綜合性與工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建築學專業教學計劃形成一個結構合理、功能優化的系統。整個教學分為兩個環節,即課堂教學與實踐性教學;課堂教學環節包含兩種類型(必修、選修)、三種課程: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主幹)課程。專業(主幹)課建築設計類課程體系是整個教學系統的核心與主導。對於學科基礎課程,也依據系統化的原則,分別建立了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建築經濟與管理以及建築表現與美術等基礎學科,各自循序推進的縱向課程系列,同時與設計類課程橫向結合,構成整體協調的網絡結構。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認識實習、專業技能實習、設計院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類型,各個實踐環節均有明確的教學大綱及相應的考核標準,畢業設計的課題多數結合實際工程展開。

課外教學活動中,我校建築學專業師生積極參加各類建築設計競賽與學科競賽,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連續多年在“霍普杯”“威海杯”“清潤獎”“斯維爾杯”等各類全國性專業競賽中取得佳績,專業影響力與美譽度逐年上升。

城鄉規劃學專業:本專業培養服務於我國城鄉建設事業,系統掌握現代城鄉規劃的理論、原理和方法,瞭解與城鄉規劃相關的其它學科知識,熟悉建築設計、城市設計、環境景觀設計及基本原理,具有創造性思維、綜合設計能力的職業規劃師基本素質,以及具有多種相關職業適應能力的多元複合應用型高級城鄉規劃設計人才。在當前自然資源部等國家規劃相關部委改組的形勢下,培養學生適應時代變化的規劃素養和專業技能。

專業教學內容的組織注重與註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制度相適應,並側重規劃設計的實踐能力培養。課程設計等實訓實踐環節的組織突出分析研究能力、創新設計能力、綜合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綜合素養訓練。應對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挑戰,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實施開放式教學方式,與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建立了密切的聯繫,並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專業素質養成模式。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工程力學、工程測量、道路工程、橋樑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經過工程師職業素養教育,受到課程設計、試驗儀器操作、現場實習、科技創新和工藝實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獲得工程規劃與可行性研究、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設計和施工,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術,具備進行道路、橋樑、機場工程及交通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研究等能力的高級技術人才。

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而道路和橋樑又是交通運輸行業的基礎設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聯通八方,跨越屏障”的重要作用。本專業由學校1997年開始創辦的土木工程專業(交通土建方向)發展而來,目前已擁有一支由20人組成的專任教師隊伍,教師人數、教 師 博士化比佔、教師教學科研實力在所在學院位居首位。

長期以來,本專業秉持著“夯實基礎、突出實踐、注重創新、全面發展”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創新人才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強化與同行內設計企業及施工企業的聯合培養,實行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共同指導的“雙導師制”,突出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培養未來道路橋樑行業卓越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土木工程專業: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通過工程師基本訓練,使學生不僅具備紮實的土木工程學科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而且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良好的外語及信息獲取能力,有效的溝通、交流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畢業生能夠從事房屋建築等土木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教育、投資和開發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人才培養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欢迎您

土木工程學科隸屬於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有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方向)、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工程管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四個本科專業,擁有湖北省道路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工程大學交通研究中心和一箇中心實驗室。土木工程學科現有教職工50人,其中專任教師48人,教師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33人,碩士1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4人,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特聘教授2人。

土木工程學科是武漢工程大學“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之一。土木工程專業創辦於1992年,迄今為止共培養專科生630名,本科生3000餘名,碩士研究生48名,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名。本學科已積澱了厚實的辦學底蘊,形成了鮮明的學科特色,初步構建起了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的人才培養體系。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邊坡穩定性與加固、深基坑及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施工監控、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及應用、工程結構檢測、鑑定及加固、工程結構抗震、投資與造價管理、工程項目管理、道路結構與材料、交通規劃與設計、道路與交通安全、城市規劃與設計、給排水工程規劃與管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與防治、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城市防護工程、橋樑結構分析與施工監控、橋樑結構安全評估與加固及隧道安全監控等。

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碩士生導師名單

土木工程(按姓氏拼音排序)

教授:盧海林、李元松、李先福

副教授:劉勝兵、屠豔平、譚皓、王威、周春梅、周麟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按姓氏拼音排序)

教授:李傑、胡小弟、胡國祥

副教授:陳旭勇、黃民水、王富

城鄉規劃與建築學(按姓氏拼音排序)

副教授:劉蘭君、隗劍秋

工程管理(按姓氏拼音排序)

教授:陳偉亞、沈巍、袁麗

副教授:郭志明、孟戈、張哨軍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欢迎您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歡迎您!

﹏﹏﹏﹏﹏﹏﹏﹏﹏﹏﹏﹏﹏﹏﹏﹏﹏﹏﹏﹏﹏﹏

----IWITER----

校審:朱辰 徐銳 黃崇宇 萬茜柔

[email protected]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欢迎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