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規模坦克對戰,美軍憑什麼刀劈伊拉克?技術代差的可怕

最大規模坦克對戰,美軍憑什麼刀劈伊拉克?技術代差的可怕

圖注:美軍空襲下的巴格達

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轟炸巴格達,標誌著海灣戰爭爆發。

整個海灣戰爭,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大多是高舉白旗的伊拉克士兵,亦或是巴格達上空盤旋的阿帕奇,又或是被轟炸後熊熊燃燒的伊軍坦克。

這場戰爭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其中的上世紀最大規模的坦克大戰。

最大規模坦克對戰,美軍憑什麼刀劈伊拉克?技術代差的可怕

圖注:美軍裝甲部隊

這場坦克大戰持續了100個小時,規模已經接近或超過二戰西歐戰場的戰役,如阿登之戰、市場花園行動等。這場坦克大戰的主角是美M1A1主戰坦克和伊拉克T-72主戰坦克。

最大規模坦克對戰,美軍憑什麼刀劈伊拉克?技術代差的可怕

圖注:美軍M1A1主戰坦克

最大規模坦克對戰,美軍憑什麼刀劈伊拉克?技術代差的可怕

圖注:伊拉克陸軍的T-72坦克

今天我們就這兩種坦克的技術性能來解讀伊拉克到底輸在哪?

這場戰鬥之所以精彩,是因為這場戰鬥在沙塵暴中進行,在戰鬥持續過程中,美軍的阿帕奇幾乎沒有起飛,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無空中火力支援的坦克硬碰硬。

美軍M1A1艾布拉姆斯,這是M1主戰坦克的第一種大規模改良型。

在1985年,那時美蘇軍備競賽尤為激烈,而M1的這一次改進主要是針對原蘇聯的T-72。

在1982年第五次中東戰爭中,擁有複合裝甲的敘利亞T-72坦克有效防住了以色列陸軍105mm坦克炮大多數的攻擊。

加之T-72自己也配備了125mm滑膛炮口徑為全球之冠,同時期的M1和西方坦克普遍為105mm坦克炮。

這讓美國極為恐慌,105mm坦克炮很難因應對蘇聯現代化坦克的挑戰,美國迫切地想要給坦克炮升級口徑。

最大規模坦克對戰,美軍憑什麼刀劈伊拉克?技術代差的可怕

圖注:美軍M1A1主戰坦克

M1A1立馬換上了120毫米坦克炮,這使得M1A1可在2000~3600米範圍內首發命中目標,加上沿用M1的穩相火控,M1A1 坦克反應時間為6.2秒,M1A1在高速運動時仍能對3000米距離內目標進行精準射擊。

反觀T-72,火控技術慢了一代,T-72的火控計算機對於移動目標缺乏彈道解算能力,只能進行慢速射擊。

M1A1的觀瞄裝置十分先進,M1A1是不用人工瞄準的,人工只要把炮塔轉到目標方向,把十字線壓在目標上(遠距離偶爾人工微調一下),再進行激光測距就可以發射炮彈了,十分簡單。

無論何種氣象條件,有效觀察距離都可在1000米以上,最大夜視距離為2000米。

T-72則是人工瞄準,如果目標不斷變速或者手動跟蹤不夠穩定,才需要多次測距和跟蹤,這就大大增大了反應時間。

加上對面的T-72用的是主動紅外夜視儀,和美軍打根本就不敢開,因為只要紅外射線一發出,在M1A1的熱成像儀裡,就如同黑夜裡的篝火!

這就是解釋了為什麼在與T-72的交戰中,M1A1總能使坦克炮準確命中目視無法發現的T-72坦克,哪怕T-72在反斜面的掩體中,也依舊被摧毀。

當然,還有彈種的原因,T-72只裝了鋼芯彈,而M1A1用的是貧鈾彈,兩者傳深差了一倍。

因此,“東相73之戰”才會上演一場八里橋式的屠殺,美軍以一名士兵的代價,靠著一輛一輛生吃的野蠻戰法,擊毀近1000輛伊拉克T-72與BMP-2,開創了裝甲戰役最大懸殊比。

最大規模坦克對戰,美軍憑什麼刀劈伊拉克?技術代差的可怕

圖注:著名的死亡公路

M1A1不光是攻擊力強,防禦力更強。

由於M1裝甲不太強,不足以對抗T-72的125mm炮,這次,美國下了血本,將1223輛參戰的M1A1(總共有1848輛M1A1參與了這場戰爭)裝上了貧鈾裝甲,防護能力較原先的複合裝甲增加一倍以上。

正面防禦能力超強,有人說,就算把T-72的炮口頂到M1A1腦門上估計都打不穿。

後來有誤傷事件,M1A1打M1A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打穿是打穿了,可是也沒有全毀,之後救出了,修復後又可以出戰。

兩者的裝填方式也不同。

M1A1採用手動裝填,T-72採用自動裝填。

是的,您沒看錯!看起來,似乎自動比手動好,畢竟在戰場上,幾十公斤的炮彈可不是鬧著玩的,有個自動裝填機不是更省事嗎?

T-72採用自動裝彈機進行裝彈,乘員也比M1A1少1人,只有3人。

M1A1之所以採用手動裝填是專門做過調查的結論,他們認為,一個壯小夥子有力的胳膊遠比自動裝彈機可靠得多,況且,乘員多1個人,在戰場上也還多一份力量。

最大規模坦克對戰,美軍憑什麼刀劈伊拉克?技術代差的可怕

圖注:海灣戰爭中被摧毀的伊軍坦克

事實證明,M1A1手動裝填效果勝過了T-72的自動裝彈機,因為,在“東相73之戰”中美軍坦克遭遇T-72後,開炮速度達到了3發/10秒。

雖然一仗打下來,炮管可能就廢了,部隊也還要多養一個裝填手,但美國有錢,不在乎!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戰爭,不只是在比坦克的性能,人員的素質在這裡顯示出了更大的作用性。

看似伊軍經過了兩伊戰爭的磨礪,訓練水平應該很高。

實際上,伊軍士兵對於蘇聯T-72的掌握還很低級,與美軍的訓練水平比起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簡單來說,M1A1面對T-72就是,你射程沒我遠,我可以在你射程外打你;即便靠近了,你也打得沒我準;即便你僥倖打到我了,我也沒事。

但是我打你,一打一個準。

所以,技術代差太可怕了,就像是遊戲世界裡100級大神進入新手區“一刀一個”一般。

屠幼的背後,發人深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