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日本才有台风命名权?中国气象厅与日本气象厅差距在哪?

今天(6月7日),2018年的第四号台风“艾云尼”预计将第三次登陆在广东西部沿海。这次的台风可以说有点调皮,这两天一直在琼州海峡附近打转,并 已经先后在广东徐闻和海南海口登陆过了,现在又转回了广东,真是令人头大~

关于台风“艾云尼”,有网友@中国气象爱好者 做了一个解读,他称这个台风在6月5日时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命名的条件,但日本气象厅直到6月6日早晨才给出了名字“艾云尼”。该网友表示,台风若是不命名升格,势必会对海南广东广西的灾害防御带来负面影响。

于是就有人提问了,难道我们中国自己就不能给台风命名吗?

只有日本才有台风命名权?中国气象厅与日本气象厅差距在哪?

还真是不可以。笔者今天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些问题。

一、台风的名字是早就定好的

2000年以前还没有出台统一的命名规则时,中国都是用编号来称呼台风的。而欧美国家一般是用人名来称呼它。

为了避免各国乱七八糟取名,造成称谓混乱,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统一台风命名规则,2000年起投入使用。

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环循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只有日本才有台风命名权?中国气象厅与日本气象厅差距在哪?

(台风名称大全)

在这其中,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有权提供台风名字≠有权命名台风 !

有权提供台风名字=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

有权命名台风=日本气象厅(JMA)

二、为啥只有日本能管台风的命名?谁给它的权利?

世界气象组织钦定了日本气象厅来负责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命名而且只钦定了日本气象厅,别的气象机构都不负责。为什么?因为日本的气象科技家底厚,基础研究多,在20世纪末世界气象组织打算定负责机构的时候当时日本气象厅的水平是亚洲最高的。

1.日本气象厅的台风统计资料非常扎实,连美国国家飓风中心都无法望其项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全部台风都有详尽资料,45年以后的主要袭日台风都有一个数据库,定位、强度、每小时云图、风速气压雨量等实况应有尽有,查找方便。

2.监测防灾体系完备。日本气象厅早就建立密布全国的气象监测网,连冲绳诸岛都有标准气象站,站点位置选择有讲究,各种观测要素齐全,设备精良,数据实时更新并记录。早在60年代,日本气象厅的风速计就可以抵挡每秒66米的持续风力。

3.信息公开、气象科普极好。日本气象厅对气象数据的公开已经达到令人“难以下手”的程度。任意时刻登录日本气象厅网站,都可以非常快速的查到全国任何地方的天气实况数据,不省略小数点,而且提供可视化、表格等多种方式,还提供任一地区的天气实况数据排序;卫星云图提供多种制式,随时更新,清晰度高且立等可取。

三、中国什么时候能有命名权?

台风命名权我国肯定要拿回来,我国是全球台风(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也是台风研究、应用需求最强烈的国家,近几年随着近海海温升高,近海爆发台风增多,争取台风命名权不仅仅是个面子的问题,更是防灾减灾的现实需要。

可以看到的是,我国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气象监测能力。比如我们的“风云家族”。

6月5日21时07分,中国最新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作为中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收官之作,它不仅性能更加优化,而且其运行轨道更折射出中国气象卫星在全球地球观测活动中日益增强的话语权。

按照规划,中国还将发射一系列与气象相关的卫星,包括3颗风云三号卫星、2颗风云四号卫星、1颗晨昏轨道气候卫星、1颗高精度温室气体探测卫星和1颗高光谱卫星。此外还将研制一颗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和2颗降水测量雷达卫星,它们将大幅增强我国对天气预报、尤其是各种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

最近几年,中国气象的硬件设施与研究水平突飞猛进,所以笔者相信,距离我国拿回台风命名权已经不会太远!

只有日本才有台风命名权?中国气象厅与日本气象厅差距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