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拼多多IPO招股書顯示陸奇或將出任其公司獨立董事及薪酬委員會主席?

行攝青年

關於這個男人:陸奇

陸奇

作為“職業經理人”,無論是從職位title還是所獲得的口碑評價,陸奇顯然是無比成功的,在美國互聯網圈和投資界,陸奇也可謂是家喻戶曉。“集深厚的技術專業技能、傑出的領導能力以及廣博的商業知識於一身”,微軟前CEO鮑爾默這樣評價陸奇。

關於社交電商第一股:拼多多

拼多多的招股說明書披露,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黃崢所佔股比為50.7%,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騰訊佔股18.5%,高榕資本所佔股比為10.1%,紅杉資本所佔股比7.4%。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林海峰、高榕資本合夥人張震擔任拼多多董事。

拼多多

拼多多創業三年來,搭上了騰訊的資本和微信的流量紅利快車道,在電商領域發展可謂是神速,從用戶數上看,2017年9月用戶超過1億;2017年12月用戶突破3億,活躍用戶達到2.45億;2018年3月31日,活躍用戶達到2.95億。從幾個關鍵指標上看,拼多多雖然與淘寶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與排名第二的京東差距正在不斷縮小,甚至在某些層面已經有趕超之勢。
但是伴隨著拼多多的高速發展,很多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低價低質、假貨劣質、對商家的嚴罰導致商家上門維權、對微信流量過度依賴帶來的發展隱患、相對滯後和待完善的反饋維權和應急機制,拼多多顯然需要應對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拼多多為何牽手陸奇?

首先對拼多多而言,需要陸奇這個IP給美國資本圈說一個更加值得信服的故事。
拼多多作為社交電商的第一股在美上市,但美國投資大佬們並不瞭解拼多多的「故事」,拼多多在美國缺乏影響力,而陸奇是一個在硅谷乃至世界互聯網行業和投資界都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他的名字代表的是前沿科技、大局觀把控,對於提升投資者的興趣和信心,顯然是大有益處的。
拼多多而言非常明白陸奇對自己而言能夠帶來什麼,拼多多在美上市需要陸奇這個形象來為品牌來做背書,哪怕單純的先畫個大餅多融點錢,單純的資本層面的受益也是值得的。
關於陸奇在拼多多的職位—獨立董事及薪酬委員會主席
一般情況下,公司董事可以分為: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以及獨立董事
執行董事就是既有公司股票,又擔任公司管理職責的人
非執行董事是有公司股票,但是不負責公司管理和日常運營的人或機構,比如外部投資者
獨立董事是既沒有公司股票,又不參與公司運營的人。
公司聘請非獨立董事的目的在於防止公司其它董事被控股股東及管理層所控制,做出傷害全體股東利益的事情,類似於一個第三方的監督職責,不參與公司的實際運作。這裡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推斷出,陸奇加盟拼多多更像是一種資本運作的結果。
此外,陸奇擔任拼多多薪酬委員會主席的消息,這個職位而言可能也是陸奇擔任獨立董事這一角色的帶來的結果,之前百度任期內陸奇也在愛奇藝的薪酬委員會任職,和加入這家公司本身並沒有關係。

薪酬委員會定義:公司董事會中的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政策與體系設計提出建議,具體審查一般管理人員的薪酬結構與水平,制定管理人員獎金、期權等激勵方案,這個委員會僅僅是一個建議和諮詢機構,更像是顧問的存在,而非最終做決定的部門。

陸奇加入拼多多更像個幌子,但是不可忽略的實錘是拼多多背後的另一個男人—馬化騰

馬化騰

正如剛才提及陸奇百度任職期間內曾在愛奇藝的薪酬委員會任職,而現在劇本多少有點相似,不由得想起拼多多背後的第二大股東:騰訊,拼多多如果離開微信生態,將會帶來崩盤式的結果。
這方面網上也有消息稱,陸奇擔任拼多多獨立董事,可能是後期過渡到騰訊的一個「中轉站」。
不管如何,目前來看拼多多顯然不是陸奇的目的地!

視界雲科技

陸奇出任獨立董事,竟然成了拼多多招股書最大亮點之一。

有人據此說陸奇“去向已定”,甚至有人說陸奇出任拼多多高管,這完全是誤解。實際上,陸奇出任拼多多獨立董事,恰恰說明他不會入夥拼多多。證監會明確規定,獨立董事不在上市公司擔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職務,同時與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不存在可能妨礙其進行獨立客觀判斷的關係”。

對3歲的拼多多而言,能夠拉來陸奇做獨立董事,是一個聰明的做法。拼多多大概也想借此提升公司在投資人心目中的形象。畢竟,在互聯網科技圈,陸奇有著良好的口碑,有強大的技術背景,還做過雅虎執行副總裁和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在硅谷和華爾街都有一定影響力。

對57歲的陸奇而言,為何接受拼多多出任獨立董事,就不得而知了。拼多多獨立董事這個頭銜,大概也不會給他的職業履歷加分。

這就不難理解,陸奇的名字出現在拼多多獨立董事名單之中,都能引起業內如此關注。相信過不了多久,陸奇的去向會真正浮出水面。


老虎科技

很簡單陸奇此時與拼多多扯上關係,更多的是一場聯合營銷的故事。 拼多多上市在即,而陸奇在美國,尤其是華人技術圈中仍擁有難以撼動地影響力。陸奇此舉算是給沒有太多“乾爹乾媽”的拼多多一個品牌背書,試圖通過個人IP的力量加碼公司。

  陸奇加盟拼多多,不論是外界猜測的資本運作,亦或即便有真實加盟的意思(社交電商確實有陸奇AI技術指導發揮的餘地),拼多多都是實實在在的贏家,被陸奇這樣卓越的人才關注不會是什麼壞事。

  而於陸奇而言,無論是新職位還是新角色,陸奇和拼多多都只是一場測試。

  首先看拼多多發佈的職位,陸奇是作為獨立董事和薪酬委員會主席的頭銜出現。這兩個職位並不涉及到公司的具體管理,因此在運營層面沒有太多的實權。比如雷帝網就曾比對過其他公司的一些安排,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人工智能與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是美團點評獨立非執行董事。

  有幸的是,拼多多是電商領域的一匹黑馬,而且還要上市,但是在美國缺乏影響力和號召力,縱觀整個拼多多的運營體系,發現其缺乏的恰是核心文化與價值體系這樣一股靈魂。而陸奇在這個節點,以個人品牌與影響力入駐,恰巧彌補了這一缺陷。

  只是,從長遠上看,會不會太高估了陸奇對拼多多的影響力?


科技向令說

其實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情,不管是對陸奇還是對於拼多多來說都是好事,下面請聽五哥給你們一一道來。

  • 拼多多高速發展陣痛不斷,黃崢需要陸奇

拼多多創業三年,已經是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並且已經傳出消息拼多多將於年底登陸資本市場,在美國上市,可謂是風光無比。


搭上了騰訊的資本和流量紅利,讓拼多多佔盡了便宜,因為是騰訊親兒子,資源的傾斜讓拼多多高速發展,短時間就取得了別的企業想不敢想象的成績。

但是伴隨著高速發展,也有很多問題爆出來,因為拼多多的處罰尺度太嚴重,商家上門維權,以及越來越多的用戶吐槽平臺商品的品質,拼多多想要用三年的時間走完淘寶十五年的行業積累,難度可想而知。作為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也深知這點,長久戰,他需要一位得力助手,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幫助他,何況陸奇還是華人第一職業經理人,何況他還有良好的技術背景和人工智能行業的背景。


  • 陸奇譽滿業界,但職業生涯缺少創業經歷

而回過來看看陸奇,可以說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陸奇已經是全世界最高的level了,要知道能成為微軟的EVP,執掌微軟的四大核心部門之一,實力毋庸置疑。要知道僅僅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就走出了張亞勤、張宏江、王堅、馬維英等等一眾優秀的企業家和行業資深大牛。

凡事陸奇的職業生涯,還缺少一筆,那就是創業經歷,陸奇沒用從0到1操盤過一家企業,而拼多多雖然不是從0到1,但是這家成立才3年的高速成長的企業,是最接近陸奇創業夢想的企業。

因此,不管是陸奇還是拼多多,我覺得都是一件好事,說實話我曾不看好拼多多,甚至現在我都還不看好拼多多,但是不得不承認拼多多的模式是成功的,因為用戶感興趣。

未來,祝福拼多多、祝福陸奇、也祝福黃崢!


EmacserVimer

陸奇擔任拼多多的獨立董事及薪酬委員會主席,那薪酬委員會可是實職!

這麼大的新聞,真讓人浮想聯翩呀。

至少有幾個想象:

2、拼多多6月29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不得不公佈陸奇擔任要職的新聞。可以肯定的是:之前,二者已深入“勾搭”了呀。

看來陸奇未來的方向,一定是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3、拼多多招股書顯示,創始人兼CEO黃崢佔股50.7%,騰訊佔股18.5%。是不是陸奇與騰訊之間的關係,就這麼慢慢顯露出來了?

陸奇如加入騰訊,那又是一個天大的新聞。

也就是說,陸奇很可能代表騰訊,或者其他大資本而出任拼多多薪酬委員會主席。

如果不是騰訊,那是高榕資本,還是紅杉資本呢?

不管加盟哪家,都是為其提分,為其品牌提升的好消息。

4、陸奇任拼多多獨立董事,除了我們可猜測陸奇的動向之外,這則新聞,本質上是為拼多多加分的新聞。

這家短短3年即上市的公司,讓京東、淘寶為之恐慌的公司,需要更多牛人為其背書,尤其在美國市場上,需要美國股民認可的信息。

陸奇名字一出現,那可就證明拼多多的分量呀。

最後,我們要說,陸奇還年輕得很,之前幹了那麼多大事,在轉回大陸時閃了一下腰。觀眾都希望他趕緊公佈下一個職務,都想著他的能量有施展的地方。

所以,一有陸奇的風吹草動的信息,都會飄散開來。

只可惜,信息是如此不透明,不對稱。有可能陸奇都在某地上班了,我們吃瓜群眾還在爭吵猜測著他的工作職務呢。


財經作家邱恆明

不過他僅出任拼多多獨董和薪酬委員會主席,這兩個都是虛職,這意味著陸奇還能在其它地方發揮更大的作用。

陸奇在硅谷是享有聲譽的華人。微軟CEO納德拉在《刷新》一書當中回憶道:“鮑默爾向我推薦陸奇,雖然用他對我自己是一個威脅,但是為了顧全大局,我還是毫不猶豫地聘用了陸奇。直到他離開微軟,我們都還是好朋友。”

拼多多已經成為能夠超越京東的電商平臺,公司越來越依賴於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這個背景下,陸奇的加入將為公司指明方向。


Teku特酷



二,陸奇也在考慮自己的下一站。





雄風投資

一句話來概括的話,就是拼多多需要陸奇來背書,陸奇也樂意到拼多多賺外快!

先來看看“獨立董事及薪酬委員會主席”這個職位是什麼鬼。

這個職位並不是一家公司的核心崗位,而是類似“顧問”的虛名頭銜而已。



也就是說,陸奇對於年輕的拼多多隻是裝點門面的“旗子”罷了。

另一方面,對於陸奇來說,合適的時候跳上合適的船,這不是職業經理人最擅長的嗎?

這無論是在硅谷,還是國內科技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之前他們實在太給力了,陸奇高大上且完美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大家一時難以接受。



不管是拼多多這樣的獨角獸,還是像陸奇這樣在硅谷打拼數十載的職業經理人。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商人。商人的本質需求是什麼?當然是利益交換。


中國科技先生

陸奇擔任拼多多獨立董事和加入拼多多根本就是兩回事,這次陸奇又是“被炒作”了。


一般而言,公司董事可以分為: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以及獨立董事。


執行董事就是既有公司股票,又擔任公司管理職責的人,比如CEO、CFO等高管。


非執行董事是有公司股票,但是不負責公司管理和日常運營的人或機構,比如外部投資者;所以非執行董事又被稱為外部董事。


而獨立董事是既沒有公司股票,又不參與公司運營的人。公司聘請非獨立董事的目的在於防止公司其它董事被控股股東及管理層所控制,做出傷害全體股東利益的事情,類似於一個第三方的監督職責。


至於陸奇將擔任拼多多薪酬委員會主席的消息,之前陸奇也在愛奇藝的薪酬委員會任職,和加入這家公司本身並沒有關係。



高挺觀點

現在是世界盃期間,基本上球員除了轉換成年國家隊之外,基本上任何職業俱樂部都可能加盟,職場也是如此,之前陸先生是度孃的核心主力,現在轉會拼多多成為核心主力也未嘗不可,這才是職業。

而且度娘和拼多多之間的關係並非足壇上的同城死敵那般,職業球員為了大合同轉會死敵俱樂部的都不算稀奇,何況陸先生並未如此,所以,陸先生轉投拼多多也無可厚非。

至於拼多多看中陸先生的原因應當還是基於其優異的管理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對股價的提振能力,這一點在度娘身上已有所體現,陸先生效力度娘時,度娘股價上漲不小,離開後時度娘股價有所回調,高管的去就確實也是股價的影響因素之一,所以,對上市公司來說,股價才是回饋投資者的根本之道,拼的就是股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