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东晋初年的危机

话不多说,回到正文,今天要说一下东晋。由于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基本上都是气势雄伟,影响深远,唯独晋,给人的印象实在不敢恭维,而如今到了偏安南方的东晋王朝,名将良相,也不差,可总感觉少点东西。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兄弟的帮助下,成功登基,然后得以站住脚跟,稳住南方局势,自此王与马共天下,也传播开了,但是,假如你做皇帝,能受得了大臣名望比皇帝还高的局面么?

五胡乱华:东晋初年的危机

王导

司马睿即位之初,曾力邀王导一起同坐御座,然后政权多交给王导,军权则大部归于王敦。虽说都是王家人,但王敦心中有自己的小九九。

王敦,我前面也曾讲过,此人相貌俊秀,生性洒脱,不拘一格,通《左氏春秋》,跟王衍一样,好清谈。后来娶司马炎之女,被拜为驸马都尉,后又担任太子舍人。然而,司马炎死后,妖后贾南风弄权,废了太子司马遹,并将其幽闭许昌,沿途禁止官员送行,但王敦冒着砍头的危险于路旁相送,跪拜流涕,为时人所称颂。

这也不算什么,要用电影里面话来说,这位爷就是位顽主,凡事不拘一格。俗话讲得好,“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王敦就属不要命的。当年石崇有个习惯,他请人吃饭,必定派美人劝酒,要是宾客不喝,那就当场砍了美人。一次王导与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导向来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杀人,当美女行酒时只好勉强饮下。王敦却不买账,他硬拗着偏不喝。结果石崇斩了三个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导责备王敦,王敦说:“他杀自家人,关我们啥事!”王导不免一阵感叹:“哥哥哎,你要是当了大官,掌了大权,这么狠,小心不得善终!”

前面说了,王敦娶了公主,那作为皇帝女婿,不免有时候需要进宫赴宴,大家都懂,赴宴嘛厕所自然是要多上几次,结果这皇家厕所不一般。漆箱里装有干枣,王敦也不废话,便边拉边吃,这擦完屁股一看,好家伙,枣吃没了。出了厕所,几名侍女端着装水的金澡盘和装澡豆的琉璃碗过来了,王敦把豆子放进水里,“谓是乾饭”,一股脑喝没了。侍女全都掩口而笑,笑他没见识。

原来,干枣是用来堵鼻子的,而澡豆和水是供人便后净手的。王敦丝毫不觉得尴尬,一副“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表情,又回到了座位上,继续谈笑风生。

后来八王之乱时,各路豪强轮番登场,生性豪放的王敦把家中美貌侍女全部许配给军中将士,金银宝物也散之于众,单车还洛阳,再加上此人高瞻远瞩,提前劝说叔父王彦起兵,立有大功,不久在西晋年间,王敦就已名重一时,天下皆知。

也正因如此,琅琊王司马睿初到南方时,江南名士皆瞧不上他,王导不得不借助王敦的名望,来给司马睿立威,当王敦毕恭毕敬的在司马睿后面骑马时,江东的名士头子纪瞻、顾荣都惊呆了,这天下闻名的王敦竟然这么顺从,唉,不得不在路边跪倒拜谒司马睿。对此,我只能说,这效果是真的好。

五胡乱华:东晋初年的危机

王敦

不久杜弢作乱,幸亏王敦大力起用陶侃最终消灭杜弢,王敦因而被封汉安侯,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成为东晋最炙手可热的军事首脑。这时候的王敦,应该还是曾经那个想匡复晋室的好儿郎,但是随着晋元帝司马睿的小朝廷越来越稳,一家独大的琅琊王氏渐渐引起了司马睿的不满,尤其是王氏昆仲,一主内,一主外,格外刺眼!

既然皇帝有了压王家的心思,那小人自然随风而生,刘隗、刁协趁机向司马睿进言,要强化皇权。这双方一拍即合,不久,王导被排挤,权力逐渐被架空。王导此人生性豁达,淡泊自如,虽有不满,却也没计较什么。但是王敦不一样,不平则鸣,你对我好,那我对你也差不了,但是你要是搞我,那咱们就手底下见真章!

王敦亲自上书给晋元帝,文中大谈昔日王家恩情,还提醒皇帝想一想之前讲过的与我王家兄弟是管鲍之交的话语,然后替弟弟抱不平:王导的功绩你们谁不知道,他的品德谁不赞美,你凭啥不用他。不过这封信最开始交到了王导那里,毕竟王导知道哥哥生性豁达,替自己抱不平难免会说点疯言疯语,这一看果然如此。立刻还给堂哥,让王敦重新写,王敦可不管这些,我就要看看这皇帝怎么好意思过河拆桥,然后把书亲自递上去了。

司马睿顿时不爽了,好你个王敦,给你赏赐也不少,现在竟然还敢抨击朝政,真是得寸进尺了。

公元321年秋,晋元帝司马睿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镇合肥;任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镇淮阴。表面上此二人是防北面的羯胡人,实际上就是冲着王敦来的。王敦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种小儿科的手段,自然一眼就识破了。

刘隗得此大任,自然是全力监视王敦,天天私聊司马睿,君臣聊得热火朝天,好像王敦下一刻就起兵造反一般。这可就把王敦气坏了,他直接写信给刘隗,小子你也别得意,你自己几斤几两我摸得比你清楚,要是咱们齐心协力辅佐王室,那天下太平,国运不衰,否则的话,这天下可就要大乱了!一番威逼利诱之下,刘隗坚守了本心,于是回信道:“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为国效力那是我的本分。”

王敦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早生不满之心的他,很想很想立刻起兵,但他还不敢,北伐名将祖逖还活着,王敦只能隐忍不发。当初王敦久生异心,想安插亲信时,祖逖直接对他的使者说:“你,回去告诉阿黑(王敦小名),别这么狂,再不滚蛋,老子带三千兵把他赶回去!”

然而这年九月,祖逖去世了,此时王敦最为忌惮的周访和祖逖皆不在人世,他心中甚为兴奋:“如今这天下谁还能治我!”立刻开始调集兵马粮草,准备起兵。

次年正月,王敦以讨伐奸臣刘隗为名,于武昌起兵,上疏列举刘隗十大罪状,并且直言:“要是早上把刘隗首级挂城门楼子上,晚上我们就退兵。”到了芜湖之后,王敦再次上疏声讨刁协,更自比伊尹,啥意思?就是说司马睿你要是不照着我说的来,那我王敦就只好行伊尹囚太甲之事了。这可是赤裸裸的威胁,此时还有众多兵甲的司马睿当然忍不了,大呼:“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必亲率六军以诛大逆!”

虽然司马睿有次决心,奈何手下人实在不给力,当年三月,王敦大军逼近建康城,不久石头城陷落,司马睿忙命刁协、刘隗、戴渊等人夺回石头城,但均遭大败。这时候,司马睿还是很念旧情,让刁协、刘隗赶紧逃跑,自谋生路,还每人配了一支军队以作保护。

五胡乱华:东晋初年的危机

刁协刚刚逃至江乘(治今江苏句容北),便被随从斩杀,首级被送至王敦处, 而刘隗则逃回淮阴,率妻小亲信投奔后赵。

事到如今,司马睿也服软了,只得遣使向王敦求和,同时大赦天下,表王敦无罪,在命百官前去拜见王敦,以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 ,封武昌郡公,食邑万户。此时,好不容易建立的东晋小朝廷,大权旁落,司马睿彻底沦为孤家寡人,因畏惧王敦,不久忧愤而死,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新皇登基,大权又握在手中,王敦不免也想过一把皇帝的瘾,然而王敦突然病倒,使他不得不加快了篡位的脚步。公元323年,王敦讽谏朝廷征召自己,不久又拜受加黄钺、班剑武贲二十人,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公元324年,王敦命温峤为丹阳尹,以监察朝廷动向,可是温峤是昔日刘琨委以重任的主儿,自然是舍命卫晋,直接向朝廷告发了王敦的密谋。

王敦大怒,再次以诛奸臣为名,派精兵五万,直逼建康,不过这次由于病重,王敦已经带不了兵,故以哥哥王含为主帅。但这位晋明帝可谓文武双全,发诏书伪称王敦己死,激厉士气并派兵讨伐王敦,越城一战,王敦的叛军大败。

病榻上的王敦不得已只好强撑身体,欲亲自指挥,却终因病重而只好作罢,可这王敦不出来,他的军队就一败再败,结果王敦急火攻心,一口气上不来,含恨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王敦之乱就此平定。

公元318年,匈奴人刘曜称帝,改国号为赵,不久羯胡人石勒自称赵王,自此,二赵相互攻击,本来这段时期是东晋千载难逢的北伐良机,可惜了,忙于内讧的东晋王朝,白白浪费了这战机。王敦之乱平定后,公元327年,苏峻祖约再次叛乱,而这一年,前后赵的战争已到白热化阶段,次年刘曜被俘,后赵大胜,公元329年,前赵灭亡,苏峻之乱平定。总的说来,北方混战,南方内斗。

祖逖的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有这样的朝廷,怕是再有十个祖逖也难以北伐成功,想昔日祖逖凭借几个虚职,一己之力拉起了北伐的军队,更收复了河南大部,何等英雄,可惜可惜。

下一回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鲜卑慕容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