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教师面试得分秘籍,资深面试官告诉你关键细节……

招考教师面试得分秘籍,资深面试官告诉你关键细节……

当了多次考官,面试过很多考生,我想把自己的所见所得,分享给需要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同学。我是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这一学科的招聘考官,就来说说小学语文教师招考的事儿。

笔试是自己能把握的,而面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考官的感受,有时候,一分两分甚至决定于考官彼时的心情。能参加面试的同学,已经经历了笔试的筛选,好不容易在人群中厮杀出来,站到了讲台前,应该是十分珍惜这个机会的。

面试一般两个环节,一是无生上课,一是答辩。这其中,步步是分,需要我们步步为营;多一分是一分,因为有时候一分真的就能决定成败。

如何得分,反过来说,就是如何不失分?看过那么多考生的表现,和诸多考官交流过心得,总结出得分的要点如下:

1.着装分。此处很重要。不要以为服装是次要的,我只要上好课就行了。你出现在考官面前,你的穿着打扮,是第一印象;你是否重视这次面试,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二。同等条件下,穿得是否得体大方,至少有一到两分的差异。我要说的是,尽量穿正装,会给人一种正式、庄重的感觉。那些穿着乱七八糟的小裙子、花里胡哨的T恤、剪了半截子拖着线头子的牛仔裤的同学,考官会对你另眼相看的。

2.写字分。一个语文老师,甚至非语文学科的老师,一笔字都是很重要的。近几年的面试,诸多考生中,字称得上好的,仅寥寥几人;字算得上端正的,为数不多;其余的,不是幼稚可笑,就是歪歪扭扭;更夸张的是,黑板上为数不多的板书里,居然有写错的、写得不规范的,令人咋舌。

《李时珍夜宿山寺》一课中,有的考生写“夜”字最后两笔倒笔画;有的考生把“寺”的上半部写成了“士”;最搞笑的是有个考生,写“寺”字时,连写了两个“土”,然后不知道后面该写什么,涂了又改,半天写不出来一个“寺”, 看着真是捉急。

《黄果树瀑布》一课,考生写“瀑”字时,最后一笔“点”写成“捺”的绝非一人。还有个考生一上来,气势恢宏地大笔一挥:黄果树大瀑布!直接把人家课题改了,也是了得!

一考生在田字格里写出了一个鳖爬样的字,然后对着下面的学生(此处假装有学生)说:请大家照着老师的样子写。我在下面忍住不让自己笑出来:这学生要是照你的样子写,那可就麻烦大了!语文老师的字,起码要做到写得规范端正;要是能写一笔好字,那才能成为学生的范例。

3.说话分。此处指的是上课的语言表达。首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技能。其次,说话的语速要适中,不要过快,让人有一种压迫感,很不舒服。说话时,情感也不要过于激昂,虽然要做到声音响亮让评委听清楚,但上课毕竟不同于演讲,不需要你从头到尾慷慨激昂,像一个英勇就义的壮士。

4.态度分。整个过程中,你要表现出这样的态度:认真,每一个细节都比较注意;自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人感觉你胸有成竹。松松垮垮的样子进来,随随便便的样子出去,你自己都不重视你自己,怎么能要求考官重视你?

招考教师面试得分秘籍,资深面试官告诉你关键细节……

5.设计分。此处的“设计”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整个考试过程的设计,比如,如何进场,如何向考官报道,最后如何跟考官再见等。二是专门指教学设计,也就是在无生课堂中考生要呈现出的主体内容,这一点非常重要,基本上占了整个无生课堂一半的分数。近年来,几乎所有考生都在某些培训机构进行过专门的教师招聘考试的培训,因此,呈现在考官面前的,无论是整个考试流程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走出来似的。这样的“设计”,归根结底成了没有“设计”,整个一个“背流程”、“背教案”。

例如,针对同一篇课文,教学过程几乎都是整体读文、圈画生字、学写生字、分析段落、回读全文、布置作业。这个模子可以套在任何一篇课文上,因此一场招聘考试下来,我们听到的都是同样的过程,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场景设计,听得昏昏欲睡。如果此时你能有自己的设计,一定会赢得考官的注意;如果你的设计又比较科学合理,一定是比其他考生多了加分项。印象中,有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叫《李时珍夜宿古寺》,一众考生都在背同样的流程,唯有一考生另辟蹊径,从“环境描写”这一条线索贯穿全文教学,让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进行了习作方法的渗透。这样的设计是有自己的思考的,并且非常符合这篇课文的特点,是可以得高分的。而那些千篇一律的设计,无非是背台词,只不过有人背得熟练、有人演得到位而已。

“背教案”也就罢了,因为大多数考生走上课堂的时间并不长,按照既定的模式去套教学设计,也是为了求一个“稳”,起码不会失分太多。搞笑的是,我还看过一个“背流程”的。考生入场后,墨迹半天没开始上课,考官发话了:“这位考生,你可以开始了!”考生于是开始背起来:“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某某号考生,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考官无奈,只好再一次发话:“你可以开始了!”这是典型的“背流程”,照着培训机构教的步骤,亦步亦趋,一句不敢更动,结果闹了笑话。

提醒一下,在教学设计中,还要注意的是:首先,课时的划分要明确,要体现出是第几课时;其次,课文导入要干脆利索,直奔主题,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冲淡主题;然后,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忌松散、无序,像踩西瓜皮似的,滑到哪算哪,肯定不行;最后,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不能一问就答,这样的问题设计没有含金量。当然还要其他方面,这里不一一细述。

招考教师面试得分秘籍,资深面试官告诉你关键细节……

6.答辩分。

下面谈谈答辩环节。答辩题分两种,一种是开放题,考的是考生的表达应对能力;一种是专业知识类的题,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当然,无论哪一种题型,都要考查考生临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答辩题有时候非常能拉分。如果前面的无生上课大家都大差不差,拉开距离的也就在答辩了。

答辩环节的得分要点,概括起来是这样的:理解题意——整理思路——逐题回答。也就是拿到答辩题首先要理解题目的意思,看清要求,看清有几个问题,然后整理自己的思路,逐个问题回答。

尽量回答充分。前面20分钟紧张的无生上课结束了,好像招聘过程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此时考生往往容易松懈。在答辩时,明明有五分钟的时间,有的人一两句话就把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完了,这样肯定不会得太高的分。例如,答辩题为:你认为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题。当然开放题也是有基本的答题标准的,不可能信马由缰,答非所问。这一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答,一是专业知识素养,二是职业道德素养。但是你不能只是两句话就完事,针对每一点,要阐述一番,展开说几句。在答题时,尽量做到思路清晰,表述流畅,抓住要点,逐一展开。

有个考生在无生上课环节,给人印象很好:着装得体,形象不错,语言表达流畅自然,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无生上课我给了挺高的分数。但是到了答辩环节,一是没有答到要点,二是答题时间不充分,整个答辩就是虚晃而过。这样我就没办法给高分,心底里暗自为考生感到惋惜。而答辩的失误,造成了这个考生总体分数不突出,直接影响了排名。

关注所有问题。有的考生在看完考题后开始答题,明明有三个连续的问题,结果因为紧张,只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一共20分的答辩,你说考官给你几分合适?这就非常可惜了。后面两个问题,只要你关注到并回答了,即使你答得不完全对,考官也绝不会硬生生扣掉三分之二的分数的。但如果你没有回答,考官就没办法给你赋分。

理解关键词语。例如,有一个问题是:新课标倡导以“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教学任务,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请问你在《李时珍夜宿山寺》这一课中设计了哪些“学习任务”,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这个问题是针对考生前面无生上课设计的答辩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学习任务”。课堂上很多环节都是学习任务,如果你把你的教学过程从头讲一遍,5分钟的时间是不够的,这样回答也是不对的。这道题中的“学习任务”,我的理解应该是“探究性问题”,也就是在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比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来完成,是为了突破教学重点而设计的一到两个大任务,而不是一些小环节。因此,对“学习任务”这个关键词的理解十分重要,如果理解不对,往往拉拉杂杂答非所问。

招考教师面试得分秘籍,资深面试官告诉你关键细节……

好了,我累了,还有很多细节不想写了,就写这么多吧。

最后写一点,不要把考官当猴耍。哈哈!

有个考生在无生上课时,模拟上课情境,把自己当老师,把考官当学生。写字教学时,跑到考官跟前,看考官的评分表(你说评分表能给你看么,考官是有多尴尬),然后说,这位同学的字写得不够规范(考官心里能舒服么);要么就指着某位考官说,请你起来回答问题,然后眼睛盯着你(你说考官要不要配合你站起来回答问题)。整个上课过程,在考官前后左右走来走去,你说考官可别扭?

同学,上课不是表演,自然大方点就好,让考官舒服点,你的分数也会高一点不是么?

最后最为一个老教师,希望所有努力过的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毕竟我们也希望教师队伍里有更多更好的人才充实进来。考试不易,有时候几十人、上百人竞争一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是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