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一

紅燒黃河鯰魚推薦指數:★★★★

黃河鯰魚是寧夏的特產,“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水在寧夏境內平穩緩慢,形成獨特的水產資源,黃河鯰魚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種魚類。西北人最淳樸的烹飪手法,將大塊的黃河鯰魚燉的湯濃味美、肉質細嫩。一碗魚湯輕鬆就能讓你吃下一大碗米飯!豈能一個爽字了得。

「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二

手撕土雞推薦指數:★★★★

手撕土雞其實是清燉土雞衍生出來的一道寧夏名菜,將燉的軟爛的整隻土雞放涼,用手撕成小塊或絲狀,澆上調製好的醋汁,配上香菜青椒拌均勻。和清燉土雞的味道完全不同,但是,依舊是酸香可口,回味無窮。

「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三

炒燴肉推薦指數:★★★★★

在寧夏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炒燴肉的清真飯館。口味和辣爆羊羔肉相似,是用清燉好的羊肉切片配上粉條青椒炒制的。炒燴肉和辣爆羊羔肉一樣,一定要辣味十足才夠好吃,一定要配平羅產的線椒,所以炒燴肉的特點是色澤紅亮,肉質細嫩,超級下飯。每次吃完炒燴肉總能讓人走不動路,哈哈哈。

「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四

醬羊骨頭推薦指數:★★★★★

醬羊骨頭打破了寧夏羊肉清燉、手抓的傳統吃法,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做法。醬羊骨頭優選寧夏鹽池灘羊肉為主要原料,湯料配以甘草、黨參、天麻、花旗參等名貴中草藥,經傳統工藝用老湯精心熬製,吃的時候真有大塊吃肉的豪邁!

「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五

燕面揉揉推薦指數:★★★

燕面揉揉是一道民間小吃,開始時僅在固原地區行,現在寧夏各地都有製作和供應。燕面是莜麥面,燕面揉揉吃的時候,柔軟而且勁道,莜麥面營養價值高,它富含蛋白質和脂肪,而且還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維生素。由於莜麥面營養豐富,耐飢抗寒,在自治區西北被譽為一寶。

「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六

烤全羊推薦指數:★★★★★

烤全羊是少數民族膳食的一種傳統地方風味肉製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千百年來遊牧生活中形成的傳統佳餚,是少數民族招待外賓和貴客的傳統名餚,也是當下非常受喜食的肉製品了。

「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七

地軟包子推薦指數:★★★★★

地軟地軟,美味佳餐,天天吃地軟,勝過活神仙。地軟是北方一種比較常見的野菜,是一種類似黑木耳的菌類。每年春夏季節野地裡都會生出這種地軟,雨後人們會去野外採集很多回來包地軟包子,特別好吃。

「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八

羊肉餃子推薦指數:★★★★★

羊肉餃子是一道傳統小吃,寧夏的羊肉好吃有味道,用寧夏羊肉包的餃子也是別有風味。有幹餃子,還有粉湯水餃。粉湯水餃是將自制的涼粉切小塊,配以羊肉湯、涼粉、木耳、黃花、西紅柿、炸土豆片、菠菜、香菜等燴成湯,再將煮至七八成熟的餃子燴到湯裡即成。

「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九

啃牛骨頭推薦指數:★★★★★

這是一道特別具有民族各色的地方風味菜,主要流行於吳忠、靈武一帶,選用帶肉帶筋的牛骨頭煮制而成。如今許多小店的啃牛骨頭仍保留著它江湖菜的本色。吃牛骨頭不能講斯文,進店吃飯的顧客,服務員會給每人發一雙一次性手套,因為牛骨頭只能用兩手抓著才啃得乾淨,誰要是用筷子夾著一個個碩大的牛骨頭吃,反倒會讓人笑話。

「銀川比速」寧夏竟然有這麼多美食,我們都不知道!(三)

推薦十

九碗十三花推薦指數:★★★★★

九碗十三花是指宴席上的菜全用九隻大小一樣的碗來盛,把九碗擺成每邊三碗的正方形。這樣,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三行。再在正方形的四邊擺放四碟素菜或兩葷兩素。九碗十三花是回族群眾的宴請菜餚,用來招待最尊貴的客人,是廣泛流傳於寧夏及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的回族聚居區的傳統菜餚。一般最尊貴的客人才能吃到“十三花”,一般的客人只能吃到“九碗”。享用九碗十三花不僅是享口福,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