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兩湖平原向來是“漁米之鄉”。不過當地人依然勤勉,沒有沿襲祖先傳統的勞作方式,而是與時俱進,將農業集群化、現代化,徹底解放勞動力,依賴土地而不必捆綁在土地上。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走進“湖南錦繡千村農業合作社”,看到當地著名品牌“洞庭春米業”,親眼見證了一袋大米的產出過程。實際上,新中國成立後,曾有過一段時間的“農業社”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大鍋飯”。從現在的發展勢頭來看,當時的方向沒錯,只是步子邁得有點大。在不具備現代農業技術的條件下,硬將個體勞動者集中到一起,不但沒有提高效率,反而給許多人濫竽充數的機會,導致“一加一小於二”。而現代農業合作社則完全不同,利用農業科技和管理手段,完全做到了“以一當十”。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洞庭春米業”有個品牌叫“城頭山”。這是個有故事的地方,來歷不凡,被闢為“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979年7月20日,澧縣考古工作者發現城頭山遺址,後經十餘次挖掘,發現“中國最早的城市”和世界最早的人工種植水稻,被稱為“中國城祖,世界稻源”。這麼多“最”,沒有理由不去瞧一眼。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其實,隨著旅遊業的畸形發展,各地都在搶遺產、搶名人,甚至不惜造文物、造歷史。所以,我對“第一”、“首次”、“最早”之類的噱頭頗不以為然,無非是吸引遊人的宣傳口號罷了,這種風氣很可能會直接影響考古結果。我便問隨行的導遊,所謂“中國城祖”,有沒有專業定論?她回答是。我記得有關資料說,陝西寶雞常羊山下的“姜城堡”屬仰韶文化遺址,距今5000到7000年。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家才是最早的城市遺址?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城頭山位於澧縣車溪鄉南嶽村,應該是澧縣最有發展潛力旅遊資源,現闢地662畝用以發展配套產業,據說這些地塊在不同季節種植不同作物,以保持不同的色彩和圖案,最終將其打造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從遊客服務中心乘電瓶車,中間經過一個展覽區,再到護城河前,開始步行遊覽。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考古認為,城頭山是距今約4800至6000年的原始社會文化遺址,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時間最早、文物最多、保護最好的古城。護城河寬5至10米,水色瀲灩,碧波盪漾。應該是遺址被發現後經過清理,才明靜如許。同伴提議,倘若搖個小船轉上一圈,當不輸於國內外名勝。導遊補充,護城河外要種植各種花田,將生態旅遊融入其間。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令人驚訝的是,約5000年以前,人們不僅開始築垣為城,而且深挖護城河加強防禦,可見“深挖洞,廣積糧”向來管用。從古城的規模形制推斷,挖護城河所出泥土很可能直接用來砌牆。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從南邊望去,可見圓形古城。牆體高出地面約2至4米,有東西南北四道門。因為長滿青草,與普通田埂無異,要不是導遊提示,根本分辨不出那就是城牆。其中南門是古城早期的陸地通道,在挖掘出的壕溝裡發現一支保存完整的木漿和木橋殘骸,以及用木樁、蘆蓆、竹篾等紮成的籬笆狀護坡設施。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通過搖晃的棧橋穿過護城河進入城裡。古城約7.6萬平方米,中央有住宅遺蹟。根據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基槽、臺基推定,很可能是祖廟。《周禮》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不過,這已經是三千年以後的造城規矩,此前恐怕沒那麼複雜。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古城遺址開發基本圍繞“城”和“稻”展開,將“城池”巧妙地溶入到周邊“稻田”中。現在裡面建有兩座展示館,即“稻田祭壇遺蹟展示館”和“城牆遺蹟剖面展示館”。稻田祭壇遺蹟展示館陳列6500年前的人工種植稻田及灌溉坑渠,打破了水稻源自南亞的說法。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考古工作者對城頭山進行過多次挖掘,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現距今5800至6000年的大型祭壇。祭壇土臺呈不規則橢圓狀,中央隆起,周邊傾斜,頂部數具人骸,另有一具人骸與獸骨混埋的祭坑;南側散佈40多個祭祀坑,內有稻穀、大米、陶器、獸骨等遺物。祭壇的發現,證明祭祀活動是當時極為重要的大事情,巫師很可能是史前維護統治的重要工具。或者說,這座土城已經接近“國家”概念,恐怕也是當時的“大都市”和“朝聖地”。同期的尼羅河流域,出現類似於小邦國的諾姆(Nome)。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除大型祭壇,還有粘土路面、灌溉設施、陶器作坊、氏族墓地等,出土石器、陶罐、骸骨等文物近萬件。在清理出來的553座墓葬中,一座貌似“首領”墓,脖子上曾掛著精美玉璜,有妻妾和精美陶器陪葬,甚至還發現屈肢葬遺骸,估計為“人殉”。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城牆遺蹟剖面展示館在原址截取一段古城牆,以介紹古城的結構及出土文物。古城牆呈梯形,上寬20米,下底寬37米,殘高4.8米。從剖面能清晰看到五個不同時期的夯土層,墊底的的第一期土層距今約6000年,最上面一層為現代農耕層,可見古城至少曾進行過三次大型夯築。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用專家的話說,只要有“夯土”的痕跡,就能證明是人類營造。現今還能見到夯土築牆,小時聽過“打夯”號子,大抵為“呼兒嗨喲”。西北人常用一種叫“基子”的土塊築牆,打“基子”有口訣,“三鍁九礎子,二十四個腳底子”。“礎子”是比較原始的石器,打“基子”用方形,夯牆用圓形。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據考證,土城存續時間達2000年。在距今4000年前,人們突然放棄城池,不知去向。因為城池保存完好,基本排除戰爭原因。有學者推斷,可能因為社會的發展,土城無法滿足越來越多的人口,他們便搬遷到更大的“城市”。當然,這種故事經常上演,如樓蘭古城。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事實上,城內面積僅相當於10個足球場,可居人數極為有限,只能充當“皇城”。按整座城池的建築規模,恐怕更多的人口得住在城外,僅城內人口很難建起如此規模的城池。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顯然,古城的發現,可以證明這裡的主人早已擺脫穴居,開始耕田放牧,燒陶祭祀,甚至能喝上美酒了。

六千年後,我們在護城河邊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