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蒗:“均衡教育”交出扶贫新答卷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矢志不渝优先发展教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大力开展“功能型”、“造血型”教育扶贫,初步建立起较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活力、更具特色的现代教育均衡发展体系。

云南宁蒗:“均衡教育”交出扶贫新答卷

普米族双语教学

云南宁蒗:“均衡教育”交出扶贫新答卷

文/邓武芳 杨艳川 黄少军

上世纪80年代,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可“砸锅卖铁”也要优先发展教育,与江苏省海安县达成“木材换人才”协议,创造了业内广为传颂的“宁海模式”,开启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先河。30年来,宁蒗县历届县委政府领导换届不换思路,换人不换目标,积极推动教育事业适度超前发展,扎实解决教育“有没有”的问题。

走进新时代,宁蒗县狠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教育“好不好”的问题。从修缮中小学校舍到配置先进教学设施,从实施校点撤并到改善教师待遇,从教育信息化建设到改善学生营养餐食,从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到加大师训力度,近年来,宁蒗教育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崭新的校舍,热乎的午餐,花园式球场,点滴变化之间,深刻昭示着一个深度贫困县教育优先发展的宏图大略。

云南宁蒗:“均衡教育”交出扶贫新答卷

小凉山学校效果图

优先发展:“再穷不能穷教育”

“教育优先发展”,字字珠玑,声声铿锵。地处滇川交界处的宁蒗县,其“治穷先治愚,兴县靠教育”的发展理念,正是对“优先”二字的生动诠释。

宁蒗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县境内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8.4%,平均海拔3000米,居住着彝、汉、普米、傈僳等12个民族,其社会发展背景特殊, 是一个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原始共耕制等多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受自然、历史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缓慢,“素质型”贫困尤为突出。

宁蒗教育就在经济极度贫困、文化极其落后的状况下缓慢起步。1951年创办第一所省立小学;1957年开办第一所初级中学;1972年才兴办高中教育。然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当时教育状况让人堪忧。

“那时候,县里不是一般的困难,想办教育却捉襟见肘。怎么办呢?于是我们走出大山去‘取经’,用木材换人才,引进江苏海安教师,充分激活了宁蒗教育的‘一池春水’。”宁蒗县教育局局长杨锋元回忆起这些年的“坎坷路”,总结道:“咱宁蒗人,民族人有民族精神,敢想,更敢干!”

1987年的海安,土地面积仅为宁蒗的六分之一,但人口数量为宁蒗5倍,一个村的工业产值就超过了宁蒗经济中心县城的总收入,而教育是海安发展的强劲“发动机”,当地师资雄厚,是有名的教育强县。宁蒗渴求的先进教育,在海安可以找到;而海安缺乏的林木资源,宁蒗则非常“富有”。协议就此达成:海安组建一个初级中学的教学班子,成建制到宁蒗办一所中学,支教教师的配偶和子女“农转非”,并发给补贴和安家费等;宁蒗每年无偿给海安150立方木料,双方优势互补。

第二年,宁海中学在宁蒗县成立,其基础是县城北郊的原林业职工子弟学校。学校里,33名从海安抽调来的骨干教师跃跃欲试,准备一展身手改变宁蒗教育的落后现状。

“当时的校长、副校长还有老师都是海安那边派来的,我们只安排了2个人在学校里,主要起个联络的作用。”杨锋元介绍,这种合作模式前所未有,宁海中学无论从人员配置还是建设投资上,也是宁蒗教育史上空前的,当年宁蒗就为学校建设投资了100万元,海安来的老师则承担了学校的全部教学和管理工作。

自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宁蒗县的“伐木经济”成为过去式,“木材换人才”成为千古佳话。但宁蒗县与海安县的教育合作却没有止步,而是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最初的义务教育合作拓展到高中教育合作、职业教育合作,教师流动也从单向流动变为双向流动,“宁海模式”在不断创新中得以升级。

从1988年至2017年,先后有9轮255名海安教师到宁蒗县支教,“宁海模式”创造了辉煌的教育业绩。1993年,宁蒗中考跃居全区第一,1994年宁海合作模式由初中延伸到高中后,宁海民族中学高考升学率9年居全市第一,2017年高考再创佳绩,总上线率达93.77%。

宁蒗历届县委政府重实效,出实招,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保障教师待遇,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全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宁蒗县财政之困难有目共睹,可就是在这种的情况下,该县仍确保每年的教育投入保持在当年财政收入总支出的30%以上。从2016年开始,该县财政每年都会拿出1000万元作为教育专项基金,今年该笔经费直接翻番到2000万元。2017年,累计落实到位专项工程建设资金2.03亿元,实施全面改薄、新建校舍、维修加固等。

“舍得财政一身穷,敢教教育换新天”,凭着一种韧劲和不屈,宁蒗县生动践行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发展理念。

云南宁蒗:“均衡教育”交出扶贫新答卷

音乐课

求解公平:均衡发展同进步

“有质量的教育”,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渴望。究竟什么是有质量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算得上是公平的教育?如何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公共教育资源?

杨锋元认为,优质与均衡,是衡量教育优先发展的两个不同维度,却是同一归宿。“教育优先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而是必须以提高质量为前提的质的飞跃。”

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提升硬软件建设、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全覆盖……在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渴望中,宁蒗县将人、财、智、物等精准对接到学校、输送到老师、作用于学生,着力推动教育扶贫从“功利型”向“功能型”转变、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通过一系列的真抓实干,给了人们最好的回答。

自2010年校安工程、薄改等项目实施以来,宁蒗县累计投入8.2亿元对全县中小学校校舍进行了新建和维修加固,共新建校舍面积30.39万平方米,维修加固面积3.14万平方米,拆除D级危房面积14.68万平方米;共投入各类资金4476.36万元,配备了多媒体电子白板1200套、新补充电脑3300台,中小学音、体、美教学仪器及实验室配备率均达100%。其中,每百名小学生拥有电脑10.64台,生均拥有图书30.54册。每百名初中学生拥有电脑11.74台,生均拥有图书32.21册,这些数据均高于省级教育均衡验收标准。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村里娃”和“城宝贝”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宁蒗县还在城乡校舍改造、特色化办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上下了大力气。

近年来,宁蒗县遵循“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小学幼儿园向乡村集中,建设九年制标准化寄宿学校”思路,按照宜并则并,需增则增,先建后撤的原则,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12所,新建小凉山学校,实施县一中改扩建和农村中小学“薄改”工程,调整全县24所学生规模在50人以下的完小为教学点,尽力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

总投资2.37亿元、占地150亩的小凉山学校是宁蒗县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代表作”。校长卢英常介绍说,瞄准“全市一流”,小凉山学校决心成为丽江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典范。目前学校主体工程已经完工,9月份即可开学。

杨锋元表示,县里对教育人才的引进和落实教师待遇方面始终不遗余力。“如果说着力解决农村师资难题是攻克教育均衡的难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那么,提高师德水平则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尊师重教,这在宁蒗县的各类会议文件、教师工资表及奖励支出上都有迹可循。全情投入,全力支持,“砸锅卖铁办教育”,是宁蒗对教育事业最质朴的付出和热爱。

全县教师100%按编制标准配备;开辟绿色通道异地调转优秀教师;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实施县级骨干教师津补贴制度;落实农村教师乡镇岗位补贴;落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等,种种举措,彰显了宁蒗县“求贤若渴”的心。

近5年来,宁蒗县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录用734名新教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78名音体美专业教师,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动力。累计新建教师周转房794套;每年评选100名县级骨干教师,每人每月补贴800元,已累计发放1000余万元;按照艰苦程度,设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每人每月500至1400元不等的差别化标准,累计发放1466万元。

为提升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宁蒗县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县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7名,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聘用,建立各乡镇教师内部交流制度;实行新聘教师到边远山区学校任教服务、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乡镇范围内定期交流轮岗制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蒗县特色化办学之路越走越宽。该县确立“一校一品”的发展战略,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个个有特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如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等国学;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在民族聚居地区学校大力开展彝族、普米、摩梭“双语教学”,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幼有所育”的新要求后,宁蒗县积极响应,加大了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多渠道扩充普惠型学前教育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幼儿园建设运营,努力解决学前教育供需矛盾,缓解人们的“生养焦虑”。同时,按照“一村一幼”建设标准,重新规划建设45所幼儿园,校点布局重点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真正让学龄前儿童享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我们将以‘一村一幼、一乡一公办、一县一示范’为突破口,着力在教育短板上下好‘绣花’功夫,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覆盖面,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杨锋元说。

在公平理念的支撑下,保证偏远山区农村学生、弱势群体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成为宁蒗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近年来,宁蒗县将义务教育工作的各项指标细化量化,采取经费保障、扶贫助学、依法促学等各种措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截至目前,宁蒗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95所,有教职工3710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99%以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2%,初中毛入学率127.2%,残疾儿童毛入学率95.04%,其中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0.83%,逐步形成了体系全、基础实、发展快、效益好、结构优、质量高的良好教育格局。

云南宁蒗:“均衡教育”交出扶贫新答卷

云南省政府督导组评估宁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汇报会

“鱼渔兼授”:志智双扶暖人心

营养午餐拨付2971.68万元;免除贫困学生学费2775.36万元;寄宿生补助2161.02万元;建档立卡户大学生生活补助每生5000元……拳拳爱心,凝结在宁蒗县2017年教育扶贫资助工作的一份“清单”上。

从“清单”可以看出,宁蒗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施学前教育免学费,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高中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大学教育发放助学贷款,奖励奖学金等精准资助政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19285人全部享受到教育扶贫政策,累计资助1.15亿元。

“正因为穷,所以宁蒗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县财政再紧张,也从未削减过在教育上的投入。”杨锋元动情地说,“教育扶贫承载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任,关键是志智双扶、鱼渔兼授,做到‘学有保障’。”

小凉山学校就是宁蒗“大手笔”实施教育扶贫的典型。针对安置进城或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难、县城中小学学生爆满、大班额突出等问题,宁蒗县委政府高瞻远瞩,超前谋划,于2017年3月在县城所在地大兴镇新建小凉山学校。学校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办学压力,确保进城安置子女和进城务工子女有学上、上好学,从而加快推进宁蒗教育整体提速发展。

为了尽可能给贫困地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便利与资源,宁蒗县还主动与“滇西北支教团”、“美丽中国”等社会公益性组织合作,充分发挥外来支教教师的特长优势,对边远山区薄弱学校进行专项帮扶,特别是音体美和英语方面的帮扶,从而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宁蒗县走出了一条以本地教师为主,支教教师互为补充的教师队伍建设好路子。社会力量参与支教行动,开启边远山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为宁蒗教育事业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滇西北支教团为例。滇西北支教团于2007年组建,迄今发起组织各类支教活动70余次,派遣支教志愿者2200余名,覆盖52所中小学。目前,滇西北支教团在宁蒗烂泥箐中心校、大二地完小、干海子完小、竹山完小、沙力河完小等偏远山区学校开展音乐、美术、英语、心理健康辅导等课程支教,补齐了宁蒗县的短板,并通过物质和资金上的帮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有效地降低了贫困学生辍学的发生率。

教育扶贫路上,宁蒗县大力推进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多措并举打响“控辍保学”攻坚战,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零辍学,让建档立卡学龄前儿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都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和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为此,宁蒗县严格落实“双线”目标责任(即县长-乡长-村长-村民小组组长-家长;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完小校长-班主任-教师),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依法治教轨道,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实行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人的“控辍保学”责任制,形成有人抓、有人管的全员管理局面。

当前,宁蒗县正全面落实贫困生助学计划,减免普通高中在校贫困生学费并享受助学金。落实免费职业教育招生“托底”政策,确保在校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全覆盖。让建档立卡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学龄后人口,都能享受高中阶段教育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的目标,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

此外,对于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两后生”,宁蒗县教育部门正着力健全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积极与省内外职业学校进行对接,动员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大胆“走出去”参加职业培训,实现技能型就业,确保实现“一人稳定就业,全家整体脱贫”的目标。

入学无障碍,劝返有实招,关爱有实效。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宁蒗县小学辍学率已控制在0.06%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36%以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宁蒗教育起步虽晚,却以一往无前的气度,矢志不渝的精神,谱写一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超前发展的赞歌。走进新时代,宁蒗县阔步踏上一条集社会效益、质量效益和品牌效益为一体现代教育之路,更加均衡、优质的现代教育,将给小凉山彝乡人民带来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