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区:民国《重修鄠县志》中《 孝子王喊》轶事

西安市鄠邑区:民国《重修鄠县志》中《 孝子王喊》轶事

西安市鄠邑区:民国《重修鄠县志》中《 孝子王喊》轶事

“娘,今黑咱村演戏呢。听说从西安请了几个名家。娘,我背你去看啊。”才十一岁的王喊跳着蹦着拉着娘的手说。卧病在床多年的娘不但没有笑,反而哭了,哭泣声一下子将王喊吓得跪在地上。“娘,儿子不孝,惹您生气了”王喊十分不解地说:“娘,到底发生了啥事?”母亲把儿子叫到床前,在凄厉的哭声中,她告诉了十年前家里发生的不幸事件。

那是清朝道光九年的事情了。渭水之滨三过村,传说是大禹的家乡,有大禹治理渭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村里有200来户人家,主要靠种植红薯,高粱,小麦,玉米等养家过日子。大地主只有五户,其余的人家最多拥有十来亩土地。可是没有天地的人家就有七十多户,这些人长年靠给人拉长工为生计。王喊的父亲叫王刚,是个穷人,自然靠拉长工维持家里生计了。在王喊一岁的时候,村中大地主路天阔在醉酒后糟蹋了一个女人,后因这个女人的丈夫扬言雇人报仇,就先下手请杀手干掉这个男人。女人于是向知县告状,大地主于是收监了。因杀人证据不足,长期坐闷监。这个女人就是王喊的母亲,被暗杀的男人是他的父亲。“喊娃,给你爹报仇啊。”娘叫王喊搬来一个木箱,她开了锁,从箱子里取出一件血衣说:“娃呀,这是你爹被人杀时穿的衣裳啊。”说着,更是放声大哭:“杀死你爹的路天阔回来了,他有钱啊,钱能买通官府啊。这世道坏了坏了。”王喊对娘说:“娘,你放心,我长大一定为我爹报了这仇。”

渭水边,三过村里的秦腔戏在激烈的唱着,王喊母亲的心里如同刀割一样痛苦,刚从监牢里回家的路天阔家里挤满了人。“我回来了,唱就唱他三天戏。”路天阔在大摆宴席,庆贺自己回到村里。鞭炮声,唢呐声,欢笑声回荡在渭水之滨。许多耕种路天阔土地的穷人也来到他家逢场作戏。一天又一天,戏在王喊妈妈的泪水中终于唱完了。

路天阔出现在三过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同时,还活跃在涝店镇街头的妓院里。逢集市还在桥头看斗狗,高兴时还会赌上一把。过了两年,路天阔又娶了一房女人,女人比他小四十岁,才是十七岁的丫头片子。看到仇人影子,听到仇人的事情,想到死去的男人,王喊的娘就哭。“娘,明年我就十六岁了,近几年我在铁匠铺子干活,不但打制了锋利的斧子,还演习了一身力气,咱报仇的时候到了,我不会失手的”王喊说:“娘,路天阔的死期不远了。”“儿呀,娘总担心你下不了手,或者失手。你杀人不成,反叫把你拾掇了,娘会后悔一辈子的,娘就对不起你爹啊。”妈妈抚摸着儿子的脸庞说:“人家路天阔现在还有钱有势力,咱要报仇,可要小心啊。打蛇不死反遭殃,你要记住啊。”

王喊在伺机报仇。一次,又一次,机会总不成熟。一次,在涝店桥头黑店里,路天阔在嫖妓,王喊刚想冲进去杀了仇人,这时来了几个保镖,还有警察局的人,他只好怀揣好利斧,失望地回了家。一次,在渭水边玉米地刚想下手,路天阔的几个儿子来了,他怕失手,也就作罢。一次,王喊听说仇人到县城参加婚宴,于是就跟着到了县城。在一天的跟踪中,他还是没有得逞,原因是仇人带了五个保镖,三只狼狗,况且路天阔身上还别着手枪。伺机下手,机会总是不到。儿子回到家,失望的样子,娘看了说:“喊娃,你可要坚持到底,相信机会总是有的,猴子也有打盹的时候。你爹是咋死的?姓路的,雇人杀了四次才算成功。你爹叫人家杀的太惨了,我的儿啊,你爹等着你的好消息呢。这仇人糟蹋了妈,雇人杀了你爹,太可憎了。”

这年春天,涝店镇来了几个河南卖艺的,在涝店正表演呢,路天阔来到这里观看完准备回家,这时,警察局长正好在检查工作,于是叫到饭馆吃饭。几个保镖在外边闲得无事就搭方打发时间。王喊在不远处张望,一个小时后,路天阔和警察局长出来了。路天阔说:“我和局长到镇上转转,你几个就在这桥头等我,不准乱跑。”机会终于来了。

涝店街头,人山人海。王喊象一头猛牛一样,发疯似的冲了过去。“杀人了,杀人了,,,”人群里有人在嚎叫呐喊。王喊的利斧把路天阔的头劈开了。警察局长吓得爬在地上,搂着头不语。刹那间,路天阔成了肉酱,雪团,死尸。涝店街头人群四处乱逃。“妈呀,妈呀,杀人了,路财东叫人弄了。”

王喊报仇的消息不胫而走,三过村的人惊呆了。“这王喊,有种啊,孝子啊。”“路天阔造孽太多了”“该死该死,人家娃给他爹报仇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孝子报仇,有啥罪呢。官逼民反哩。”

王喊杀人,被收了监。几个月后,知县判其死刑。三过村,余姚村,马营村,祁村和周围的群众几千人包围衙门。“王喊替父报仇,罪不当死啊。”“这娃是孝子,家里还有一个老娘呢。”“放了他,放了他。”几千群众喊着,闹着,骂着,跪在衙门大堂上。“好说,好说,孝子应该从轻的”知县说。

十天后,王喊被发配到黑龙江牡丹江边。王喊的母亲也跟着儿子从黄土地来到黑土地。几十年过去了,辛亥革命了,国家大赦罪犯,王喊出来了。“娘,咱回户县老家?还是在这里安家?”“喊娃,回家吧,我都快八十岁,这把老骨头还要埋在关中道呢,”孝子王喊和母亲准备回家的消息传到当地贤达人士的耳中,他们说:“这王喊是个好娃娃,回去了仇人跟他算账咋办?干脆叫他留在咱黑土地吧,这里也饿不死他娘们俩”

王喊经人撮合与当地一个农民的闺女结婚了。几十年后,子女,孙子女,好大一家人。王喊的母亲活到九十岁时老掉了,埋在了这片黑黑的土地上。王喊八十岁时,他想到了陕西户县老家,想起了惨死父亲,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眼生他养他的三过村啊。

一天,在牡丹江边的一个小镇上,王喊见到了陕西西安周至县的乡党,于是请到家里好酒好菜款待一番后说:“兄弟,咱是乡党啊。我会不去了。你回去给我王家人带个话,我王喊还活着,在这里也有了35口人。

写王家族谱时别忘了你老哥啊。”两年后,王喊无疾而终。

1933年,鄠县修县志时,真的以孝子之楷模将王喊收入县志中。

西安市鄠邑区:民国《重修鄠县志》中《 孝子王喊》轶事

西安市鄠邑区:民国《重修鄠县志》中《 孝子王喊》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