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高压下 日本化工企业意外“吃饱”

中国环保高压下 日本化工企业意外“吃饱”

据日本媒体报道,中国的环保督察持续趋严,正给日本原材料行业带来特殊需求。 中国为摆脱对煤炭的依赖、改善大气污染,开始出台各项规定。受此影响,炼钢用材料和塑料价格上涨,相关日企的业绩正在提升。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日本长野县大町市,昭和电工的大町事务所刚刚把产能提高7%,增至全年4.5万吨,但仍处于排队等待交货的状态。该公司2018年度的合并营业利润预计同比增至1.8倍。

日本东海碳素也以石墨电极为主要产品。社长长坂一表示,“到2019年的产品都卖完了”。东海碳素已开始改造设备增强产能。在2018年度,电极价格同比增至2~3倍,业务利润预计暴涨至近30倍。

中国摆脱对煤炭的依赖还影响到其他化工产品。以用于水管等的聚氯乙烯为例,中国的产能超过全球消费量的一半,一直向亚洲出口低价产品。不过,以煤炭为原料的传统制造方法会导致大气污染,因此停止了部分设备运行。

日本企业正通过填补空白来盈利。化工企业东曹(TOSOH)2017年度创出利润新高,聚氯乙烯等“氯碱业务”占到营业利润的一半。此外,在东南亚聚氯乙烯市场份额居首的旭硝子也通过化学品赚到利润的一半。

中国并非第一次在原材料产业刮起风暴。自2000年前后起,中国相继建设大型工厂。大量生产的通用化学品,再加上日元升值和原油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日本企业被迫停止或缩减业务。

文章称,中国如今已转向“环境重于经济”的姿态。日本三井化学的社长淡轮敏表示,“中国工厂1个月要接受环保部门好几次检查”。也有企业把工厂从中国转移至泰国或越南。旭硝子的高管表示,“在东南亚,基础原料烧碱的订单正在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