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勝偉江鄉:30周年歷史變遷 深山苗鄉華麗蛻變

從“深山老林人未識”到“暢通公路達農家”,從“溝壑縱橫窮根難除”到“綠水青山天地寬”,改革開放以來,龍勝各族自治縣偉江鄉用30年的時間,逐步實現了美麗鄉村的華麗蛻變。

現如今走進偉江鄉新寨村,以前破舊的木房不見了,蚊蟲出沒的垃圾堆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鮮花盛開的鄉村文化廣場、寬敞整潔的水泥巷道、高高佇立的黨員活動室以及標準規範的籃球場。村容村貌不斷改善,新寨村煥發出全新的活力。閒暇時光,老人、小孩流連嬉戲,以及絡繹不絕的遊客,共同編制出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談起村裡的變化,村民蒙良仁說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龍勝各族自治縣偉江鄉新寨村 村民 蒙良仁:“我們村在三十年前,不論哪個自然屯都是環境最差的,差在哪裡呢牛屎多羊屎也多,鴨子雞全部放在外面到處都是雞屎牛屎,走不了路屋前屋後看不成,垃圾也多每一戶的屋前屋後都堆砌有垃圾,從改革(開放)三十年以後黨的富民政策一到了村就不同了,現在沒有垃圾堆在屋前屋後了,村裡都放有垃圾桶,連小朋友都知道清潔衛生(的觀念),屋前屋後的水泥硬化(路面)很乾淨,沒有一個小朋友亂扔垃圾,沒有一個大人亂扔垃圾,各家各戶的垃圾大家都自覺拿去焚燒池去。”

多年來,偉江鄉積極挖掘本地的本源文化,打造當地特色民族文化品牌,新寨村的農民書法,洋灣村的“大端午”系列民族文化活動,偉江鄉一年一度傳統民族節慶“跳香節”,使得鄉村文化得以不斷繁榮發展,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新寨村成了龍勝各族自治縣的“書法之村”,村民也因書法而變得更加有氣質。

龍勝各族自治縣偉江鄉新寨村 村民 蒙良仁:“我們這個自然屯書法傳了幾十年了,因為從老一代一直傳(承)下來一直到現在,(對)讀大學讀高中讀初中(的人)都有個傳承,凡是回來的過春節的都要學寫字,家家戶戶各自寫對聯,各自回家看各自粘貼好,所以我們寨的書法作品在整個偉江來說,是比較出名的。”

文化底蘊、文化習慣的傳承是傳遞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關鍵核心,當地的文化軟實力正在逐漸轉化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硬實力。

龍勝各族自治縣偉江鄉黨委書記 龍憲智:“偉江鄉近年來對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是高度的重視,列入了我們重要的議事議程,通過2016年以來我們成立了偉江鄉民族文化傳承協會的總會,在8個行政村設立了民族文化傳承的分會,就是讓民族文化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組織機構。第二個我們就是大力的培育文化傳承能人,通過總會每年不定期的舉辦1至2期的文化能人培訓班,以及分會舉行每年至少一次的能人文化培訓,讓所有有這方面文化能人傳承的包括民族服飾,民族的曲藝能夠得到有效的交流得以很好的傳承下來。第三個就是依託我們偉江苗族和瑤族兩大民族的特殊習慣,舉辦不同的民族節慶活動,讓我們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不斷得以昇華,讓群眾在民族節慶以及民族文化交流中,提高民族文化的精氣神。”

龍勝各族自治縣偉江鄉新寨村 村民 蒙庭旺:“我已經外出工作50多年了,時不時就回來一趟,現在退休後經常回家,每回來一次我就感受和我所見所看到的事情非常感動 一(是)交通特別方便 過去我們這個地方 我們的苗族同胞,跳擔子挑到馬堤四五十里路來回一百多里,我看著確實很難過現在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四十年來變化非常巨大,我想不到我們這個地方會通水泥路更想不到會有電燈會有自來水,變化特別大現在老百姓從這裡出發到龍勝買個東西就回來了多容易多方便,老百姓能不說好嗎。”

據瞭解,偉江鄉建鄉30年來,截止2017年年底,全鄉完成財政收入369.99萬元, 企業總產值2230萬元,全鄉農業農作物播種面積為1562公頃,農民人均收入達5358元,同比上年增長9.9%,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三大跨越”。三十年的砥礪奮進,偏遠貧窮的小鄉村發了美麗嬗變,偉江鄉正以傲人的姿態一步步邁向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龍勝各族自治縣偉江鄉黨委書記 龍憲智:“下一步我們將結合中央的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目標,進一步的開拓民族文化的新渠道,讓民族文化在社會經濟文化建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善,讓老百姓能夠在人居環境宜居的情況下能夠進一步提高幸福生活指數,第三是讓我們的產業發展能夠進一步的提升,大力發展我們特有的高山、果蔬以及養殖等這方面的穩定產業讓我們群眾有穩定的增收,實現幸福的生活更進一步。”

(龍勝臺 李莫 王璐潞 通訊員 楊曉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