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積累2019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素材

說起來,申論分數低的原因無外乎於:我寫啥!我能寫啥!我頭腦空空!我根本不知道從何下筆!

這種痛苦相信每一位在備考公務員考試之初的公考er們都經歷過。(當然也會有那種下筆有如神助的學霸級公考er,屬於這一範圍的大神們,底下評論求一波經驗交流吶!)

困難1:我的論點是什麼?很多考生在看到材料題目之後往往大腦一片空白,主題再清楚不過了,我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論述說明呢?

困難2:我的文章結構要怎麼定下來?是總分總還是總分還是...算了,先寫吧。結果就是寫了一篇四不像的文章出來。

困難3:就算我有了論據,我還是寫不出充實的文章。為什麼呢?我沒有任何素材積累!

如果你對申論素材的積累的認識還停留在司馬遷寫史記,居里夫人專心搞科研,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這個層面,那是萬萬不可以的!接下來的積累素材方式方法你要認真看咯!

一、名言警句不可少

名言警句作為申論寫作裡的頂級裝備,自然是少不了的。名言警句不但可以作為我們的申論寫作的立論的關鍵,其中的內涵也可以昇華文章主旨,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通常情況下,名言警句涵蓋範圍較為廣泛,記憶起來有難度。所以大家在備考的時候,儘可能多的積累一些“愛國”“民主”“創新”“堅持”一類的名言警句,這類主題通常較為容易出現在考試文章中,適用性更為廣泛。

二、原理效應要知道

啥叫原理效應?舉兩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破窗效應”告訴我們問題要及時解決,否則容易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一般可以用在政府解決貪腐問題、企業自律加強職業道德、個人完善自身修養等。

“木桶效應”告訴我們解決問題關鍵在於解決最短板,大多數的作文寫作都可以使用它。

發現了嗎?這些效應往往出現在各行各業,比上面說的名言警句適用性更為廣泛。簡直是申論考試中的萬金油吶!多去積累原理效應,深刻了解後,多加練習,靈活運用。簡直不要太萬能喲!

三、社會新聞關注到

互聯網時代,每天會湧現出大量的社會新聞引發各方討論。在平時刷朋友圈、瀏覽網頁新聞的時候,不妨多留意各方觀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優秀的論點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

比如最近的“中興事件”、“畢業季變燒錢季”等等諸如此類。

這些新聞事件可以通過人民網、人民日報等。也可以通過當地新聞日報作為素材積累的來源。互聯網時代,還怕最新的資訊找不到你嗎?

四、平凡小事夠偉大

日常生活裡的點點滴滴,不正是組成這個社會大家庭的一部分嗎?留意你身邊發生的事情,縱然很小,可也是一個社會現象的縮影。

就拿上學來說吧,素材數不勝數:“暑期班天價補課費”、“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育人員水平良莠不齊”等等。

手把手教你積累2019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