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書畫小鎮」魔鬼城夏夜(上)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魔鬼城夏夜

魔鬼城,有相互靠近的兩堆篝火燃燒出紅紅的火焰,篝火四周人影憧憧,看不清有幾個人。我不知道,普通平靜的夏夜,除了我和女兒嬈兒,還自什麼人來魔鬼城過夜?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魔鬼城

我猜測他們可能是牧羊人、攝影人或者撿石人。牧羊人是當地蒙占人或者一三七團的農工;魔鬼城的夕陽、朝霞和星空常常把攝影人留下過夜;撿石人更是迷戀魔鬼城,魔鬼城是金絲玉寶石光的原產地。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我們拿定主意靠近火堆,看看他們是什麼人。黃狗刺客跑在前面,夜空中很快傳來狗打架的聲音,又很快被清脆的孩童聲喝停。有三個孩子站起來,大聲詢問我們。

他們是一三七團的孩子,和嬈兒差不多年齡,在胡楊林看護羊群。熱的夏大,白天陽光炙熱如烤,牧羊人就讓牛羊在胡楊林過夜吃草。點起篝火,在戈壁灘自由自在度過一兩個夜晚,是孩子們的一大樂事。

雖是牧羊,男孩們的坐騎卻不是要吃草料能大聲嘶鳴的高頭大馬,而是動作利落屁股冒黑煙的輕騎摩托車。他們穿著舊衣,光著頭,把摩托車的油門轟到最大,晃悠著胳膊和腿,在高低不平的戈壁顛簸著,快快活活地吼叫,高聲狂笑,揚起的塵土就像麥收時節從收割機裡吐出的麥粒。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摩托車後座放著一隻大口袋,裡面疙裡疙瘩全是石頭,那是男孩們來麈鬼城的目的—拾撿戈壁玉。戈壁玉的興起,給戈壁人家帶來不少財富。

男孩們問過我們從哪裡來,就在箸火前讓出一片空地,讓我們坐下來。沒誰對我們的出現表示驚訝,也沒誰問我們為什麼來魔鬼城過夜,一切都自然而然,像戈壁風一樣自由,像飛累的鷹尋到落腳地一樣自然。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聊了不大一會,我退出了談話,坐在一片紅柳的陰影下。我朝四圍打量起來,火蛇舔舐著乾枯的梭梭柴,熊熊地燃燒,照亮了方圓十幾米的夜空。

光亮處很難看清黑暗中的情形,周圍的一切好像蒙著一層深灰色的幕布,接近天際的遠處山岡是描繪在幕布上的一些弧線,近處的土山土堡則是一些模糊的輪廓,像是畫家在畫布上的水墨渲染。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魔鬼城的夏夜如此美好,黑暗而晴朗的天空高高在上,又神秘,又莊嚴。我吮吸著這夏夜的氣息——醉人的清新空氣,心中便快活得要大喊。

孩子們坐在火堆周圍,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不平靜的是兩條牧羊犬,它們好一陣子不能容忍刺客,眯著眼,嗚嗚地叫著,伺機向刺客發起進攻,又發出又急又快的尖叫聲,很快被孩子們喝停。

男孩共有三個,劉超、巴圖和阿曼。我是在他們向燒兒自我介紹時知道他們名字的。他們嘻嘻哈哈地介紹自己,稍大一點的男孩說:“我是漢族,巴圖是蒙古族,阿曼是哈薩克族,我們是一起長大的三兄弟。”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孩子們的臉映照在火光裡,紅撲撲的,質樸又單純。他們三個一起出現在魔鬼城之夜,本身就是一種有趣的組合。新疆真是個大熔爐,不同民族的孩子一起長大,像兄弟一樣生活在一起。

他們的生活也有趣,在家和父母一起,沿襲著本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踏出家門,和小夥伴一起就不分彼此了,在同一間教室讀書,玩同一種遊戲,說同一種語言……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劉超是最大的一個,看樣子有十八九歲,是一個身材消瘦的男孩子。他頭髮濃黑,相貌漂亮,五官清秀而小巧,特別是一雙眯脒眼,即使睜圓了也是兩條縫,這兩條縫被修飾得極有趣,彎彎翹翹的,旁人看來他總在笑,在我看來那笑一半是愉快,一半是漫不經心。劉超穿著當下徒驢一族的衝鋒衣,徒步鞋,從各方面看他都不像是一個牧羊人,更像一個學生。果然,劉超剛參加了6月的高考,等候通知書的空當到戈壁灘撿石頭,晚上不想回家了,跟著阿曼混幾天。

羊群是阿曼家的,哈薩克族世世代代沿襲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兵團的哈薩克人大多選擇了定居,牧羊也是他們的主要生活方式。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阿曼的衣著說不上好,不過是普通的方格襯衣和黑色運動褲。他身材粗壯,顴骨高高的,臉像一隻大號平底鍋,頭髮是淺棕色,亂蓬蓬地貼在額頭上,皮膚被戈壁的太陽曬得黝黑髮亮,牙齒在火光映照下發出雪白的光。在我的想象中,如果阿曼不穿方格襯衣和運動褲,而是臉上抹著油彩,獸皮裹身,敲起皮鼓,再有幾個上著女孩在篝火下跳舞,就更帶勁了。可惜我們不在非洲大草原,而是身處中國西部大戈壁。

不用說,阿曼長得不好看,至少沒有影視片中哈薩克少年的英俊勁,但我還是很喜歡他,他顯得非常聰明,眼睛裡流露出頑皮和直率。可以看出,阿曼是三人的頭兒,他話不多,但只要他張嘴,另外兩個人都安靜地聽著,包括大一點的劉超。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巴圖在蒙佔語中是堅固、穩當可信的意思,他那快活的神情令人喜歡。巴圖只有十五六歲的樣子,個子比同齡人矮一些,胖胖的,臉上滿是雀斑,那雙烏黑的水靈靈的眼睛傳遞著快活歡欣和無所顧忌。我盯著他看,覺得他在對我說話,我沒有聽到他發出的聲音,卻已開始喜歡他了。

就這樣,我坐在一叢紅柳下打量著孩子們。阿曼顯然很忙碌,他眯著眼,不時往火堆里加幾塊幹梭梭,讓火燃旺一些,又把土豆埋進柴灰裡;巴圖將快活的眼神投向浩渺的夜空,思想不知跑去哪裡了,彷彿他的朋友們和新加入的我們全都不存在;燒兒殷勤地幫助阿曼埋土豆、她對這種燒土豆的方式一直很痴迷,並熱衷於燒土豆香甜的味道;劉超在幫助刺客和兩條狗建立某種聯繫,他的工作卓有成效,兩條狗基本接納了刺客,安靜下來。

「摄影书画小镇」魔鬼城夏夜(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