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存管、線下理財後,高返雷正式襲向P2P行業?

實際上唐小僧在出事之前早有徵兆,在6月15日其APP發佈公告稱進行系統升級,系統升級期間暫停運營,對此不少投資者抱有疑問。可誰曾想第二天高管報案,警方經偵介入,唐小僧正式宣佈暴雷。數據詳細截至2018年5月31日,唐小僧累計借貸餘額約9.3億元,累計借貸筆數53994筆,累計借款人數量948人,而真實的投資用戶至少在10萬人以上。

繼存管、線下理財後,高返雷正式襲向P2P行業?

對於唐小僧暴雷又給投資人帶來了怎麼的警示呢?

一、高返利平臺慎碰

現階段高報率、高返利的平臺切記不要去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在P2P行業收益超過12%的要打問號,超過15%的就很危險。唐小僧是“資邦金服”打造的一家網絡借貸中介服務平臺,但實際上卻是高額返現平臺,許多投資者反映唐小僧理財的羊毛已經達到了100元活期獎勵30元的現金的高度。如此高的回報率,肯定是當前任何行業投資項目都無法承受的,所以出問題是遲早的事情。

二、資金用途不透明的平臺慎碰

P2P平臺定位是信息中介,那麼本身自然不參與借貸活動,因此用戶的資金用途理應是明晰的,而不少投資者表示,在購買唐小僧產品前根本看不到產品的具體信息,只能在投資後查看產品信息,而投資合同只能看到債權轉讓協議。因此唐小僧募集資金的真實用途,以及還款來源和資產抵押情況也不得而知。

此外值得注意自監管整治以來唐小僧至今也並未開展相關銀行存管工作,換句話說唐小僧完全存在資金池的情況。如果上線銀行存管,則平臺必須要在銀行監管之下,把客戶的資金存放在專門用於投資的賬戶上用備以後的投資活動。而監管部門曾多次要求P2P平臺必須合作專門的銀行監督其存管。

三、涉及線下理財的平臺慎碰

資邦金服此次被查,應與線下理財業務有關。而前幾個月出事的善林金融、中融民信等平臺都由此暴雷,線下理財風險已充分暴露。當前P2P平臺正值多事之秋時,投資者人還是不要投資線下理財產品。

唐小僧平臺爆雷事件再次為眾人敲響了警鐘,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高返利。重點要看P2P平臺的合規性以及相關資質。建議大家在投資P2P時儘量少碰線下理財,以及在籤合時也要弄明白資金去向處,是否有銀行存管監控,避免資金被挪用都還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