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直連」落定!支付寶、微信服務費要飆升?

從去年開始,監管機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監管就日趨嚴格。隨著金融監管進入深水區,支付監管也緊隨其後,打擊支付亂象、規範市場秩序成為重要工作內容。

根據央行的相關規定,2018年6月30日起,第三方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將全部通過“網聯平臺”來處理。

“斷直連”落定!支付寶、微信服務費要飆升?

什麼是“斷直連”?

“斷直連”是從央行下發一則通知文件中引出的,2017年8月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

通知中規定非銀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並要求截至2018年6月30日,所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斷直連”落定!支付寶、微信服務費要飆升?

而現在這些第三方支付公司,不能再和銀行直接交易了,而是在兩者中加入了一個清算機構。每一筆交易的中途必須通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讓網聯留存交易記錄,並進行監管。

什麼是“網聯平臺”?

網聯平臺全稱為 “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主要處理非銀行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服務。

據萬物可期調查資料發現,網聯的業務由“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運營”,該公司的註冊資本為20億元。

其中包括中國人民銀行清算中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在內的央行下屬七家單位共同出資7.6億元,佔比高達37%。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佔股9.61%,京東、網易、盛大等互聯網公司旗下的支付機構均有入股。

“斷直連”落定!支付寶、微信服務費要飆升?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央行系是作為網聯平臺的頭號大股東,有著重要的決策管理權,這也正表明了央行想要將所有的支付體系納入到正規監管之下的初衷。

會產生什麼影響?

在新政策的影響下,將以往以依靠備付金存管和直連模式形成的“第三方支付+銀行”的合作格局被打破。

讓從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滋生出的非法資金轉讓,如賭博、販毒、洗錢等違規行為能夠提前得到防範和處理,支付的環境更加安全。

然而對於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大頭”來說,切斷了其與銀行的直接合作,一定程度上隔斷了從交易手續費、合作模式等中“撈好處”的關係,利益層面將受到一定的衝擊。

“斷直連”落定!支付寶、微信服務費要飆升?

相關業界人士就表示,第三方支付機構如果賺的利潤少了,那麼流失的這一部分利潤就很可能轉嫁到用戶的身上。

新的解決方案

對於目前已經接入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商戶來說,並不能算是一個好消息。

提現的限額使銷售額高的商戶支付的成本將會更高,並不利於店鋪的發展,而萬物可期為商戶提供了最佳的解決方案。

現在入駐萬物可期平臺,為商戶免除入駐費用,併為商戶提供百萬額度優惠補貼,額度內所有提現統統免手續費,幫助商戶降低成本支出,商戶的提現手續費用萬物可期來補!

與此同時,萬物可期還搭建一個商家異業聯盟平臺,在萬物可期平臺,商家與商家之間互通互聯,會員共享、店鋪共享、積分通用、資源共享,同時還為入駐商戶提供場景化的營銷輔助、消費引流、數據統計及分析等服務,幫助線下商家引流推廣。

“斷直連”落定!支付寶、微信服務費要飆升?

雖然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規則出臺說要提升服務費、手續費等等,但是收取服務費這件事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影響降到最低。找一個對的平臺,為自己省錢,讓自己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