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慈善與外國藥品專利

白血病慈善與外國藥品專利

(注:最近有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我還沒看,但一些評論已經將這部電影捧到天上去了。看了一下評論和介紹文章,大致知道了這部電影的內容。因此,在這裡發一篇我六年前寫的文章。當初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質疑薛蠻子借白血病搞慈善自肥。如今,電影又回到這個題材,根據一個真實事件改編。即某人因為走私治白血病的藥品被起訴。不知道編劇、導演是否涉及白血病慈善和外國醫藥公司。)

白血病慈善與外國藥品專利

以下是我2012年7月寫的文章,略長,稍有刪節。括號內文字是添加的註釋。

去年,網上曾有傳言說,瑞士諾華公司“免費”贈送給中國患者的格列衛,被中華慈善總會以每盒2.5萬元的價格賣給患者。很快,瑞士諾華公司和中華慈善總會都否認了這一傳言。這一傳言的背後就牽涉到白血病慈善的複雜背景。

這個事實從人們善良的觀感上說,瑞士諾華的慈善救助總比一毛不拔好,至少緩解了中國一部分白血病人的一部分經濟負擔。看起來好像的確如此。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白血病慈善與外國藥品專利

事實上,只要中國政府強行解除對諾華格列衛的專利保護,中國的白血病患者就可以大大減輕藥費負擔,甚至進入醫保都有可能。那麼,鼓吹慈善又鼓吹專利意識的輿論,在這個問題上的目的究竟何為?我不知道民間白血病慈善機構和個人最終是否從瑞士諾華拿提成(外國醫藥公司通過“醫藥代表”之類給高額回扣,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國內醫藥企業都是跟他們學的!),也不知道瑞士諾華與中國的民間白血病慈善是否有隱蔽的資金支持,但是,基於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慈善(這是我新浪博客上另一篇文章的標題)”的一貫觀點,我有理由這樣懷疑。

只要強行解除專利保護就很容易達到目的的簡單方法,除了讓瑞士諾華的利潤受損之外,對於400萬中國白血病患者來說是“善莫大也”的好事,為何要繞這麼大圈子,又是慈善、又是專利,還讓中國政府顯得丟人?媒體輿論把矛頭指向官方慈善“賣藥”嫌疑的同時,民間慈善是否也需要嚴格的監督?憑什麼民間慈善就一定是善良的、可信賴的?鼓吹民間慈善的良好形象,同時打擊官方慈善,在我看來,更像是爭奪以慈善名義賣高價西藥的競爭行為。

西方醫藥公司的高價專利藥物,基於對西藥的迷信,在中國的確有相當大的市場。由於西藥的專利保護,昂貴的價格使得中國患者難以承受,於是,某些民間慈善就肩負起用廣大民眾的錢購買昂貴西藥的重大使命。當然,為了慈善的形象,其中隱秘的關聯,除極少數核心人物外,絕大多數參與其中的普通人未必清楚。

白血病慈善與外國藥品專利

此文就當是給看這部電影的觀眾提供一個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